歲末年初,又到了人們盤點當年謀劃來年的時候。
宏觀看“勢”。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脈象”如何?“勢”又怎樣?剛剛結束的200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人們的關注點集中起來。會議說,明年要繼續改善宏觀調控,用法律和經濟手段實行“點”調控,在總體部署中做到穩定政策、適度微調,把握大局、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關注民生,積極穩妥,留有余地。
明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是關鍵。開局之年,各級政府都有大發展的沖動。而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居民消費預期的攀升以及技術改造與城市建設投資等因素仍然支撐著經濟的增長勢頭,發展太快了,就會變得過熱;發展太慢了,就會引起通貨緊縮。在中央的部署中,我們看到的關鍵詞是“穩”和“調”。所謂“穩”,是繼續保持宏觀經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所謂“調”是在平穩的前提下,集中精力調整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經濟與社會關系等。“調”的重點不在增長速度上,而是著力于增長的結構、質量,重心從總量調控轉移到結構性調控。
而在對2006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八大任務中,人們看到的是很多處“著力”:“著力加快改革開放”,“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順利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還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著力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當然,還有“著力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等。
諸多的“著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努力推進建設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也反映出黨中央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矛盾的力度,更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執政新風。
著力點的突出強調,說明黨中央、國務院要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擺上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上花大力氣解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諸多“著力”,已開始讓我們感悟到來年的“脈象”和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