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糧價經過去年兩次較大幅度的上漲,今年走勢已基本平穩,增幅逐漸放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糧食價格環比指數在4~7月連續4個月下降后,8~10月分別微幅上漲,11月以后基本穩定。]
糧價降 肉蛋跌 食油小幅漲
今年一季度,糧食市場價格持續高價運行,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58%;進入二季度糧食價格開始回落,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個百分點;三季度農產品價格不僅跌幅增大,且涉及的面也在擴大,價格總體水平出現負增長,總指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53個百分點。8、9月份糧食價格開始回升,10、11月保持穩定。目前國內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已比國際市場每斤低1角至3角。
據物價局監測顯示,2005年食用油價格小幅上漲;肉禽蛋價格繼續下跌。
雖然近年來我國油料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總產量也大幅增長,但從市場供需看我國植物油供應缺口仍然不小,因此,花生油和色拉油價格有所上漲,菜籽油價格平穩。
今年下半年肉蛋禽價格一路走低。牛羊肉的價格從17元/公斤、18元/公斤落至16元/公斤、17元/公斤,豬肉的價格下降到10元/公斤以下,雞蛋價格為5.8元/公斤。
肥料上漲,長效機制“缺位”
今年上半年的糧價下跌和肥價上漲,已使糧區部分農民增產增收的好年景,再一次面臨新的挑戰。據有關部門測算,由于糧價下跌和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使農民種糧每畝比上年多支出20多元。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對全國9000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小麥收益情況調查顯示,今年全國農民種植小麥平均每畝純收益為166元,比上年減少33元,下降16.6%。小麥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肥料、種子等生產投入增加和小麥價格下降。
據國家發改委對糧棉主產縣市監測,今年以來截至8月底,化肥價格依然有較大幅度上漲,6月份全國尿素、鉀肥、復合肥等主要品種零售平均價同比漲幅已接近、個別地區甚至超過20%。
能源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者利潤造成了“擠壓”,農民不可避免地成為為全年價格總水平穩定“支付代價”的群體。對此,相關部門一直在尋找解決之道,以保證農民從農村稅費改革中獲得的利益不致“縮水”。
“有關部委從去年就對大型化肥生產企業的化肥出廠價實行限價措施,但是效果不明顯。”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市場研究室主任韓一軍說,“真正的問題是,糧食價格再上揚的空間很小,這對糧食主產區可能是一個長期的考驗。”
從中長期看,破解中國糧食生產和糧農收入波動問題任務迫切。真正的挑戰,在于中國糧食生產穩定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長效機制仍然“缺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徐小青研究員認為,“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只有從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出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糧食物流困局亟待破解
糧食物流是糧農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糧食物流企業正面臨著以高過國外同行10%以上的流通成本,與之在同一市場上進行競爭。此外,鐵路,交通體制改革的滯后,也使物流在運輸方面遇到較大“瓶頸”。據調查,國內糧食從生產區運到銷售區的流通費用,占在銷售區的糧食銷售價格的30%到35%,而國外如加拿大則是20%到25%。
目前,我國儲備糧庫主要分布在東北、黃淮海以及長江中下游糧食產區,東南沿海銷售區庫容相對不足,中轉設施也相對落后,港口接待能力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以東北為例,黑龍江糧食南運,走鐵路加水運到廣東,流通費用占銷售總成本的35%左右,如果從大連口岸出口糧食,流通費用占30%左右,撒漏損失一般占3%至5%。而歐美國家流通費用率最高不超過25%,撒漏損失不超過1%。
據國家糧食局糧食行政管理司司長何毅透露,我國制定的糧食物流發展目標是通過10年的努力,完善重要糧食物流節點設施,建設和完善糧食運輸設施,配套建設物流信息和檢測體系,在此基礎上建成高效、順暢的跨省糧食現代物流主要通道,實現跨省糧食物流的散裝、散運、散存和整個流通過程的無縫化連接。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今年國家還出臺了《全國糧食現代物流十年規劃》作為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官員日前透露,我國將重點建設東北、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以及京津地區等五大糧食現代物流通道。為提高東南沿海地區的散糧接卸、中轉能力,我國將爭取用5到10年時間,在浙江、福建、上海、廣東一帶建設10多個糧食港口中轉庫及專用碼頭。這樣一來,我國東南沿海港口年接卸散糧的能力可以達到3000萬噸以上。此外,我國在東北和黃淮海地區進行由鐵路“包糧”改“散糧”的運輸試點,也將大大緩解我國糧食運輸疲軟的現狀。
明年多少政策可期待
明年對中國特別是中國農民來講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延續2600多年的中國農業稅將走進歷史博物館,9億農民輕裝前進。我國總體上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從近期國家農業政策的取向看:農業部要求各地做好穩定冬小麥等糧食面積,積極發展特色雜糧雜豆;國家發改委也通知各級地方糧儲做好市場供應,要求主銷區糧庫的儲備量要有“6個月銷量”的存量,并指出從長遠看國內糧食將供求偏緊。
國以農為基,民以食為天。在連續兩年糧食增產的情況下,一些地方出現了放松糧食生產的苗頭。糧食增產,已成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成為發展改革委提出的明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明年國家將繼續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繼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努力使糧食總產量保持在今年的水平。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健全中央和省級糧食儲備調節和調控機制,充實地方糧食儲備。
(本欄編輯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