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業理財網站的調查,有78%的被調查者對理財服務有需求;50%以上的人愿意為理財服務支付費用。
什么是理財規劃師?
所謂“理財規劃師”,即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理財知識為個人提供理財規劃服務的金融業專業人員。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理財規劃師,從事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士散見于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
理財規劃師并沒有男女的限制。女性有著細心、謹慎、更不容易出差錯、更容易贏得客戶的信任感、能為客戶提供更為細致耐心的服務的優點。不過,這個職業是一個非常理性的職業,所以也需要女性鍛煉自己的邏輯和分析能力。在面對市場動蕩的時候保持冷靜理智的頭腦,才能夠在這個行業中如魚得水。
在歐美,個人理財服務市場已相當成熟,個人理財師更是成為含金量較高的職業。做理財規劃師收入非常豐厚。在美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平均年薪高達11萬美元。在中國,個人理財服務雖然剛剛興起,但需求不斷激增。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居民儲蓄額已超過10萬億元。
理財規劃師的門檻有多高?
從事個人金融理財工作的從業人員應該是受過嚴格的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理財規劃是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是針對客戶整個人生而不是某個階段的規劃,包括個人每個階段的資產,現金流量的預算和管理,個人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投資目標的確立和實現,職業生涯規劃,子女教育及教育規劃、居住規劃,退休計劃,個人財務規劃以及遺產規劃等等各個方面。從業者除應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投資理財技能、豐富的理財經驗外,還要熟悉股票、基金、債券、外匯等金融業務領域。
什么人適合做理財規劃師?
良好的人品及職業操守。理財規劃師應以客戶的利益為服務中心,時時刻刻為客戶著想。此外,保守客戶的個人秘密也是重要方面。
豐富的金融、投資、經濟、法律知識。理財規劃師應是“全才+專才”。這就是說理財規劃師應系統掌握經濟、金融、投資、法律知識,同時在某些方面又是專才,如保險、證券等方面有特長。
豐富的實踐經驗。只講理論是不能幫助客戶達成理財目標的,因此,實踐經驗是否豐富是客戶選擇理財規劃師的一個重要標準。
相對的獨立性。今后社會上會出現很多“獨立理財公司”,這些理財公司的獨立性較強,不依附于某些金融機構,他們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幫助客戶選擇投資產品,實現客戶的理財目標。
良好的個人品牌。今后社會上一定會出現一批具有良好口碑的“名牌理財規劃師”。客戶選擇這些名牌理財規劃師應該會得到更優質的服務,“信譽”是理財規劃師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
良好的心理素質。理財規劃師會遇到很多被拒絕的情況,好的理財規劃師應該在好的時候要出現,在不好的時候也不離棄。
理財規劃師職業證書怎么拿?
據了解,《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標準》將理財師分為兩個等級,分別是理財規劃師和高級理財規劃師兩類。理財師必須掌握9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分別是經濟學、消費支出、保險學、投資學、貨幣金融學、實業投資學、稅收、財務會計和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市場上有關理財師的認證項目有近十種,包括注冊理財規劃師(CFP)認證、財務顧問師(RFC)認證、公認財務顧問師(ChFC)認證、注冊財務策劃師(RFP)認證、特許財富管理師(CWM)認證、注冊金融分析師(CFA)認證等。
據透露,今年國內將正式推出中國金融理財師認證項目。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簡稱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鴻儒教授稱,金融理財師不是一個從業資格證書,而是一個水平資格證書。
在國外,最具權威性的認證項目是注冊理財規劃師(CFP),認證證書名稱:中文翻譯為“注冊理財規劃師”,簡稱CFP。在國外,只有獲得CFP資格的人員才能從事個人理財業務。CFP證書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理財顧問認證項目,對個人來說,CFP證書是理財專家的身份證明,更是獲得高薪和高職的有力保證。
理財規劃資格認證的洋品牌已經有一定的權威性,但是他們一般對英文的水平要求較高,針對的受訓人群也較窄。國外的個人理財需求更偏重于稅務籌劃、遺產規劃、員工福利和退休計劃等方面,而國內的個人理財需求可能更偏重于保險規劃和投資規劃等方面,同時金融產品也沒有西方發達國家那么豐富。相關專家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頒發的本土理財規劃師認證具有更強的普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