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投資者:這是一個中性的消息
在國泰君安營業部開戶的周先生表示,此前對于股權分置問題一直沒有明確預期,對于市場也難以把握。改革試點通知的推出,讓投資者形成了穩定的預期。
不過周先生也表現出一定的擔心,他認為,試點通知沒有明確流通股含權,以及對流通股股東的補償和讓利。“流通股東都期盼解決股權分置能夠采取含權、補償或者讓利的模式,但是目前市場期望的這些還不明確。”
部分投資者表示,試點通知的出臺對于中小投資者是一個中性的消息。新疆證券某投資者認為,從通知來看,究竟股權分置試點對流通股股東有多大利好,還需要看不同公司的具體方案。
券商:股價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
聯合證券首席分析師田藝表示,在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初期,試點公司的確定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預期,并進而影響到試點工作的成敗。因而,應當盡快制訂“解決股權分置試點資格管理辦法”,只讓那些業績良好、信息披露規范的上市公司獲得試點資格,而存在各種問題的公司,必須在先解決問題后,才能考慮是否讓其獲得試點資格。
田藝同時表示,基于對未來“新老劃斷”和完成全流通的預期,股價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股權相對分散的優質公司將面臨控制權溢價,股價有進一步上升動力,而垃圾股股價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重組無望的公司將直接面臨退市。A、B、H股的接軌動力進一步增加。
民生證券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對股價結構性調整影響甚大。“后股權分置時代”的股價結構性調整不僅不會放緩,反而會加速,股價的“二八”現象或“一九”現象仍會持續,但因之而賦予了新的內容。其一,首批試點公司應具有良好的投資機會。但應看到,“首期效應”往后是遞減的,即隨著逐批的推行,股價將最終取決于公司本身的價值。其二,試點后超級莊股有可能出現。這份通知規定決議需要類別股東2/3多數通過,而沒有投票率的規定。這樣大股東自己炒自己坐莊的公司特別容易通過。其三,部分質優公司有望受益。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一經啟動,投資者很自然地要對入選個股名單進行猜測,從而指導投資活動。一般來說,市凈率高、非流通股比例高的個股,市盈率調整的幅度將會比較大,投資價值大一些。
基金:價值投資的根本方向不會改變
大成基金認為,股權分置試點方案是我國證券市場制度的一大創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首先,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可實現證券市場真實的供求關系和定價機制,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促使證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利在長遠;其次,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使得改革試點的成功更加成為可能,這將提高投資者信心;第三,股權分置解決后,一系列金融創新就會順理成章推出,有利于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產品結構,增加投資品種,促進資本市場資源合理配置。
寶盈基金管理公司認為,由于通知控制了非流通股股份的流通節奏,存量擴容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沖擊。寶盈基金表示,股權分置試點的投資機會主要是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價值投資的根本方向不會改變。雖然大部分績差公司含權可能較多,但是在股價高估的情況下仍然缺乏投資機會。寶盈基金表示,該通知是解決股權分置的開始,對于如何促進優質上市公司解決股權分置的積極性沒有規定,防止內幕交易的規定需要細化,可以期待將有進一步的配套政策出臺。
申萬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國芳認為,實質性政策的啟動將強化利好預期。中國證監會及時發布有關通知,給市場指明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向,澄清了許多錯誤認識,避免了各種爭論給投資者帶來的錯誤信息,給予市場的信心是不可低估的。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總經理林偉杰認為,《通知》的出臺表明了監管當局已經放棄了統一的全流通框架,而是通過試點的辦法讓上市公司股東自主決定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方案。作為市場參與者的二級市場投資者,要珍惜和善用這個權利,爭取有利的解決方案。
林偉杰還指出,按市值計算,整個階段要保薦的股票總值將是相當巨大,非流通股上市流通保薦工作將成為未來重點投行開發項目,這將考驗券商的實力和獨立性。其次,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獨立性也是全流通試點能否健康開展的關鍵。同時,監管機構在審核過程中所享有的權力和所執行的準則也將受到市場關注。
保薦機構:考驗定價能力
東方證券有關負責人表示,股權分置改革為證券公司提供了新業務。這其中有兩個方面:《通知》要求試點公司應聘請保薦機構協助制訂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即便在短期有10%的公司提出股權分置試點方案,證券公司將有可觀的業務。另外,隨著股權分置改革逐步完成,上市公司并購業務可能增加。上市公司并購可能成為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
東北證券投行副總田樹春表示,現在的保薦人制度規定兩個人負責一個項目,試點方案的保薦工作,是否這些保薦人可以同時做?如果不能同時,那對于中小券商來說就不一定會做。因為投行要考慮如何均衡使用資源的問題。現在公司很多保薦人都在負責具體的保薦項目當中,是否有時間去做試點方案也要衡量。(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