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一副會長濮洪九暢談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一副會長濮洪九在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深層剖析了中國煤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用五大戰略措施確保未來中國煤炭的發展。
濮洪九指出,目前我國煤炭主要面臨的困難是煤炭安全供應保障能力低,產能與需求矛盾加劇;受運輸瓶頸制約,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管理滯后,精查儲量不足;礦區生態環境制約煤炭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行業總體生產力水平低,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針對上述問題,他著重提出了五大戰略措施,以落實科學發展觀,走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煤炭工業發展道路。
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可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近幾年,全國涌現出了一批以神華集團為代表的跨地區、跨行業發展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如中煤集團、兗礦集團等;還有一批區域性煤炭企業集團,如山西焦煤集團、陜西煤業集團等。煤炭企業大型化、集團化發展優勢正在顯現。培育和組建一批實力強大、優勢明顯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是適應國際化競爭的基本要求和發展趨勢;是提高煤炭生產集中度、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高效、安全、環保、現代化煤礦,發揮技術、人才、投融資優勢,推動煤炭產業升級、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建設大型煤炭生產基地
建設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從而實現煤炭資源科學規劃、有序開發、高效安全開采。根據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特點,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組織了大型煤炭基地規劃,為加強煤炭資源勘查,強化資源管理,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奠定了基礎。通過制定和實施大型煤炭基地規劃,優化資源勘探和開發布局,規范資源市場和礦業權管理,加快大型煤礦項目建設,促進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和發展。以煤為主,形成煤炭、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產業格局,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在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基礎上,形成以煤炭資源開發為基礎的產業集群。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
加強礦井建設和改造
加強礦井建設和改造,以確保煤炭供需平衡。必須從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的特點出發,立足當前,通過改造一批老礦井、新建一批現代化礦井,以資源或資金為紐帶,對小煤礦進行資源整合與重組。穩定老礦區生產規模、擴大新礦區開發規模,提高小煤礦的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對煤炭資源豐富和基礎設施完備的地區,加大新井建設力度,提高煤炭供應能力。新井建設必須堅持集約、高效、安全、環保、現代化的標準。
聯合、重組小煤礦,提高單井規模,最大限度地減少小煤礦數量。引導小煤礦聯合改造,合理集中煤礦資源,統一規劃開發,提高資源回收率,加強環境保護。支持大型煤礦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租賃等形式聯合改造小煤礦,制定和實施小煤礦聯合改造規劃,全面提升小煤礦的整體素質。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
從源頭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水平,煤礦新井建設必須考慮與煤共伴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按照上下游一體化思路,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煤礦石資源化、無害化利用的發展;充分開發利用煤層氣、礦井水資源。新井建設必須充分考慮水資源保護、土地復墾、地質災害防治問題;減少或避免對水資源、耕地和地表的影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發展潔凈煤技術,實行優惠政策,推廣煤炭液化、工業型煤等煤炭加工轉化和利用技術。實現廢物資源化、生產無害化,創建資源、環境、經濟和諧發展的新型礦區。
實施科技興煤和人才強煤戰略
實施科技興煤和人才強煤戰略,最終促進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實現跨躍式發展。重點對煤炭資源開發、高產高效礦井建設、煤礦安全、煤炭潔凈利用與環境保護、煤礦信息化和管理科學等五大領域的共用技術、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組織科技攻關,培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為目標的安全技術改造,增強礦井防災抗災能力。搞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建立人才匯集機制。調整政策,多種形式引進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大中專畢業生到煤炭行業工作,提高科技人員比重。改革煤礦職工招聘辦法,變招工為招生,提高技術工人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