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文
時下,熱衷于健身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精力充沛,比以往更健康了。但也有人因選擇的運動項目不適宜,運動后頭昏腦漲,不但達不到健身的目的,反而造成身體不同程度的損傷。健身運動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及所要達到的目的針對性地選擇運動項目、運動時間。
腦衰患者預防腦細胞減少的最好辦法就是運動,能促使身體充分吸收和利用氧氣的運動都有健腦功效。但需達到一定的程度,即脈搏數達到激烈運動時的70%~80%,并至少維持12分鐘,以不感到疲勞為度。運動能使大腦處于最初起動狀態或放松狀態,使人的思維更敏捷,更富有創造力。赤腳走(選擇光潔路面)、慢跑、彈跳、手指操等都是健腦益智的好方式。
肥胖者肥胖者要進行消耗體內過多脂肪的鍛煉。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長跑和游泳,可把體內過多的脂肪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以達到減少體內脂肪的目的。肥胖者最煩惱的是大腹便便,要消耗腹部過多的脂肪,最有效的鍛煉方法是:仰臥舉腿(做10次),半蹲(做50次),仰臥起坐(做12次),深蹲(做40次)。如果體力許可,可按上述順序反復進行。
心臟病患者心臟病患者應根據心臟功能受損的程度來選擇運動方式。心臟病患者切忌運動量過大,一般來說,一二級心臟功能不全的輕癥患者,可從事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醫療體操等鍛煉項目,運動時脈搏限于每分鐘104次至120次;三四級心臟功能不全或心絞痛發作頻繁的患者,不宜參加體育活動,以休息為主,可適當做些氣功等保護性的輕微活動,原則是不增加心跳次數。
哮喘病患者跑步、足球、籃球、自行車運動皆可誘發哮喘,謂之運動性哮喘。游泳、棒球、滑雪等項目可緩解哮喘癥狀,游泳可作首選。因游泳不會使體溫升高而使呼吸道水分減少,加上水平運動又減輕了呼吸道的負擔,也不會出現沖撞動作。游泳池環境清爽,空氣也新鮮,負離子多,因而有利于病情改善。
尿結石患者一般說來,直徑小于4毫米的結石、90%的輸尿管下段結石和80%的輸尿管上段結石均有自行排除的可能。如果輔以科學的運動,可以加快排出。各種形式的奔跑、跳躍均有益處,采用患有結石側的單腿跳躍動作效果更佳。如為左側輸尿管結石,可用左腿跳,右側結石則用右腿跳,利用跳動和重力作用促使結石下移,最終得以排出。
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散步、上下樓梯、騎自行車、打羽毛球、打太極拳,輕微的家務勞動等低強度運動為宜;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以慢跑、登山等中等強度運動為宜。糖尿病易引起各種并發癥,患者在選擇了一個運動項目后盡可能的不要換。患者一旦適應一種運動后,如果更換運動項目,因鍛煉部位和耗氧量不同,可能會引起患者的不適應或加重病情,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并發癥。
運動時人群不要過于密集,人體間距最好應在2米以上。樹林內、雨天、無風環境里人體間距5米以上。身體感到乏力、虛弱和發病期禁忌運動。運動要保持長久性,每周參加運動3天以上,間隔時間不超過1周。同時,運動時間、強度要循序漸進,切忌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