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毅
自制冰水枕。消除眼疲勞常目出現眼疲勞和頭痛的患者,可能與頸部附近出現血循環障礙有關。而冰水理療可改善血循環。所以對緩解頭痛,眼疲勞有效。取直徑為10厘米的圓形水壺或塑料瓶,放8~10塊小冰塊,再注入冷水至八分滿,旋緊蓋子,用毛巾包好,放在頸肌或后發際處。不久,頭痛會減輕,可以在冰墊下放墊子來調整高度。因高血壓而致頭痛者勿使用此法。
咀嚼運動,抗衰防老咀嚼能使橫膈膜上下運動,提高肺部功能。因為由腳延伸到腹部的神經緊貼在橫膈膜上,它的運動可以將血液送回心臟。所以咀嚼是幫助心臟的最佳運動。普通人經常作咀嚼運動,可以延緩面部衰老。
按摩天庭穴,預防腦中風在額頭中央接近前發際的部位,如有泛紅現象,可能為腦中風前兆。現代醫學認為此處泛紅與心腦血管障礙有關。每天用指尖按摩此處10分鐘,按摩時,要使用大拇指和食指緩緩施力,由輕而重。嚴重者,可在發紅部位針灸,亦有良效。
指壓兩眼間。預防心臟病心悸與呼吸困難是心臟病的報警信號,也是動脈硬化的開始。鼻根皮膚溫度比臉部低(一般低1.5~2℃),或沒有光澤感,均表示心臟有異常。用大拇指、食指壓揉,此處皮膚溫度會升高,心悸與呼吸困難也可能同時好轉,按摩秘訣是隨著心跳節律按摩1分鐘即可。
輕敲顴骨,便秘可除眼睛正下方的顴骨部分皮膚,若形成黑藍色的陰暗部分,大多是便秘征象。用手摸此處,會感到溫度偏低。只要刺激眼睛正下方或顴骨四周皮膚,可有效地治療便秘,使腸功能恢復。早餐后10~15分鐘,是大小腸功能作用最強的時間,此時,并攏食、中、無名指尖,有節律地輕敲此處,或按摩此處,約1分鐘,大多可產生便意。
鼻下按壓,腰足強健腰是人體的弱點,腰疼往往足軟無力。鼻下按壓效果明顯。用食、中、無名指三指尖與鼻下皮膚接觸,然后左右移動按揉,每次10分鐘,不必特別用力。用之得法,會感到腰或足部有力量涌出。由側面觀察人體模型,鼻子下方正好相當于第一頸椎的高度,這個部位正好是通過脊椎神經的出發點。因此,可以在鼻子下方給予刺激,這種刺激波能夠傳到后頸部的第一頸椎,脊椎神經傳出信息,使支撐背骨的立肌松弛,從而緩和疼痛和緊張。
輕敲頭部,消除頭痛用5個手指尖輕敲頭部,也可用拳頭的側面來輕敲,用力不要過猛。先敲整個頭部,如果在敲打時發現有特別舒服的部位,就可以把該處作為重點,輕輕敲打至少3分鐘。要注意高血壓性頭疼要輕敲發際。
毛刷摩擦,止咳化痰手心朝上,平伸手臂,從肩胛處開始,用軟刷子一直刷到拇指,以后漸用硬毛刷,由上向下刷,不得逆向。其目的是促進肺部經絡的經氣流通。每天1次,每次1—3分鐘,刷至皮膚呈粉紅色為止。經常摩擦能預防感冒、支氣管哮喘發作并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常學龜行,減肥美體背部朝上,雙手雙腳著地,抬起腰部,使軀干呈水平狀態,然后像烏龜般行走約30秒。可以向前方、后方、左右等方向運動。不過,前進時,應以同側手腳一起行動。這種健美操主要靠腹肌的力量。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腹部的贅肉。此外,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也可多加練習,以增進胃腸的功能。
咬緊臼齒,大腦清醒咬緊臼齒可防止大腦退化,增強記憶力,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方法是將雙手拇指根部突出的部位,貼在太陽穴上,雙手微用力壓住太陽穴,然后有節律地咬動臼齒,頭部便能感受到很舒適的刺激。咬合20次,休息3分鐘;再如此反復4次。不要把嘴巴張到極限,以免使下巴脫臼(掉下巴)。由于本法在應用時,口水可自然分泌出來,口水中含有腮腺素,而腮腺素有延緩衰老作用,所以經常鍛煉可使人年輕。
夾住無名指,減輕經期痛中醫認為無名指是三焦經脈的“水源地”。月經不調或痛經,根本原因是激素分泌失調。無論婚否,都可用衣夾夾住無名指指尖,不要夾側邊的嫩肉,操作要有規律,夾30秒,休息30秒,反復lO—15次。能促進三焦經氣流通,增強激素分泌,消除或減輕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