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蘭
提到企業管理,很容易把它理解為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執行,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故然,沒有科學、健全的規章制度,管理工作就無章可循。但就規章制度的意義來說,建立只是前提,執行、落實才是關鍵。沒有嚴格的執行,再好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紙空文。而執行過程,始終都是一個協調、規范人(企業全體人員)的活動。企業管理是企業各個管理層次,按生產經營過程的客觀要求和即定目標,對其操作人員的行動的協調和規范。所有這些管理都是人與物的結合,都是人的活動。只有管好用好人,才能管好其它的東西,才能把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一、人是科學文化、專業技術知識的載體
在社會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具有勞動技能的人創造、繼承、發展了人類社會的科學文化和專業技術知識,創造了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反映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書刊是人寫的,機器是人造,廠房是人建的,產品是人生產的。任何生產過程,都是具有勞動技能的人和特定生產資料的科學結合。沒有具有科學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的人的有效作業,再好的生產經營條件也無法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也不能自動出產品,出效益。
二、人的行動是受思想支配的
第一,無論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由于自己或別人的思想意識支配的結果,而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比如一個人有買電腦的想法,就是他聽到或看到電腦這個事物比較好,工作、生活都用得著它,因而先產生了買一臺的思想意識,然后才會有買電腦的行動。技術人員搞設計,一是接受了別人關于設計要求的意識;二是自己頭腦里專業知識的意識;三是自己頭腦里有直觀的意識。以上三種情況說明,人的行動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只有思想明確了,行動才會自覺。思想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其次,思想導致正確的行動,可能導致成功;錯誤的思想導致錯誤的行為,可能導致失敗。何為正確的思想、錯誤的思想?符合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就是相對正確的思想;脫離客觀實際,違背客觀規律的認識,就是相對錯誤的思想。在生產車間里,某個同志因違反操作規程發生了事故,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操作規程是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相對正確的認識。按操作規程操作,就能保證設備安全運行,違反操作規程,就違背了客觀規律,就要出事故。明白了思想正確與否與事業成敗的關系,企業管理者就應看到提高職工思想認識的重要性。就應經常向職工進行宣傳教育、技術培訓。讓職工知道應該做什么、怎么去做?要達到什么標準或目標。把職工的思想認識引導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引導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任務、經濟技術指標、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上來。使職工懂得,企業靠職工振興、職工靠企業生存、致富。從而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本崗工作。
三、人的素質具有決定性作用
毛澤東同志說:“政治路線確定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鄧小平同志說: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江澤民同志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現代化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他們的這些論斷,都是講人的作用,講人的素質與事業的聯系的。講人的決定性作用,并沒有顛倒物質決定精神的唯物主義觀點。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考察人,人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而人本身首先是物質的。人有了軀體和大腦這種特殊的物質器官,才能能動地反映客觀事物,才能產生意識。沒有軀體、大腦、意識、精神就無從產生。需要弄清的是,人的生理構成大體相同、差異不大,但其能力卻是千差萬別的。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素質不一樣。素質這個概念內涵比較大,如生理素質、心里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等等。一般的講,素質高的人能力就強,素質低的人能力就弱。同樣的崗位、同樣的任務、同樣的條件、素質高的人上崗和素質低的人上崗,完成任務的結果大不一樣。素質高的人不僅有勝任崗位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盡心盡力地做事;能開動腦子、充分利用條件、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千方百計地完成任務。即便出了差錯,他能以事業為重,引咎自責,吸取經驗教訓,把以后的事情做好。而素質差的人就不然,不說整體素質差了,單就思想素質差這一條就很難做好事情,干好工作。思想素質差的人往往事業心、責任心較差,沒有認真做事的態度。表現為怕苦、怕累、怕麻煩、怕約束;懶于動腦、動手、動腿,知識不求甚解,情況不求清楚,操作老是不到位;做事容易顧此失彼、丟三落四,本來能夠辦好的事情,他總是辦不好。出了差錯,不考慮對工作的影響、對事業的損失,而是計較個人得失,逃避責任。甚至反復出現差錯也不愿從自身找原因,不吸取經驗教訓。因此,不僅思想認識提不高,而且專業技術水平也總是提不高、深化不了,這種狀態怎么能搞好工作。至于極個別思想素質極差,利欲熏心、貪圖私利、損害企業利益的人,就更不用詳細分析了。所以,要搞好企業管理就必須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企業職工的素質提高了,企業管理工作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管理必須是全方位的,但首要的問題是以人為本、管好用好人。在管好用好的條件下,才能管好資金、技術、設備、信息、物資等等。
(作者單位:陜西漢鋼物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