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超 王滿良 謝淑琴
高等學校后勤改革已經進行二十年,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沒有實質性突破。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是高校后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等教育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通過改革逐步實行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是解決這個矛盾的唯一出路。高校后勤實行社會化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有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在高校后勤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高校后勤實行社會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證。本文試圖就此作以理論探討。
一、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要性
現代企業制度是反映社會化大生產特點的、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產權明晰、權責清楚、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制度,是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專家經理經營為特征的新型的企業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唯一出路。在高校后勤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高校后勤實行社會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證。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作為我國集體經濟的組成部分,它的社會化的主要組織形式是企業化,現代企業制度適應于國有企業,當然也適應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生的和國有企業情況相似的高校后勤。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高校后勤與市場經濟接軌的主要途徑。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高校后勤,由學校來配置后勤資源,人財物都是由行政手段劃撥,學校對后勤承擔的責任是無限的,因此學校是后勤經濟活動的主體。這樣做的結果是,學校辦學需要的后勤滿足不了,后勤需要的學校給不了。后勤成為學校在經濟方面的沉重負擔,學校計劃成為后勤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的桎梏。高校后勤社會化要求首先必須是市場化,市場化是社會化的前提,沒有市場化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后勤進市場的問題。只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后勤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化經濟組織,高校后勤才能成為市場主體,才能納入市場經濟體制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使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在高校后勤中發揮作用,從而使高校后勤更好地滿足辦學需要。也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從管理后勤的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甩開包袱,集中精力搞好教學和科研。
2、只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才能從根本上理順后勤和學校的關系。目前,高校后勤是學校的一部分,學校和后勤之間是上下級管理和被管理、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后勤的社會化要求后勤由社會承擔為主,這樣后勤和學校的關系就能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原來的管理和被管理、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變成經濟關系,即股東和企業的關系。如何轉變和理順這種關系?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唯一出路。這是因為:第一,可以理順產權關系。產權關系是最基本的經濟關系,產權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產權明晰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要求,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要的是界定產權,即學校的資產所有權和后勤的法人財產權,使二者分離,除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沒有更好的辦法理順這種產權關系。第二、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事企不分的問題。學校不能直接干預后勤的經營活動,后勤依法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對資產所有者學校的資產負保值和增值的責任。第三、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可以很好地界定學校和后勤的權利、責任、義務,做到權責清楚,改變原來學校只有權利,后勤只有義務的局面,使后勤有充分的自主權。
4、只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才能真正地發展后勤生產力,壯大后勤實力,更好地滿足學校辦學的需要。后勤社會化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日益發展的高校辦學的需要,而停滯不前、實力薄弱、無競爭力的高校后勤是滿足不了這種需要的。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效地解決后勤進市場問題,理順后勤和學校的關系,明確高校后勤以其財產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化市場主體地位,從實質上擴大了后勤自主權,增加了經營靈活性,會極大地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性,從而搞活后勤內部機制,同時將現代企業制度中的科學管理制度引入高校后勤,建立起高校后勤科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會極大地促進后勤生產力的發展,使后勤實力不斷壯大,為更好地滿足辦學需要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容
1、明晰產權。在現行的高校后勤管理體制下,后勤沒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它是學校的一個行政部門,是完成學校行政計劃的工具。由于后勤無自己獨立的財產,因而也就無從談起進市場問題和自負盈虧問題,后勤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權。承包制度雖然使后勤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但由于沒有財產權,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自負盈虧。這樣,高校后勤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化法人化地位便不能確立,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
現代企業制度的最顯著特征是企業具有明晰的產權。產權關系是最基本的經濟關系,產權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所以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要的是明晰產權。一方面是出資者學校的資產所有權,即學校以各種形式對后勤投資和投資受益形成的財產所擁有的權利;另一方面是后勤的法人財產權,指后勤對學校授權經營的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后勤依其財產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真正做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明晰產權的內容是:一是明確學校和后勤的產權邊界,明確二者所擁有的資產數量和比例。二是科學評估后勤資產,剔出無用資產,實現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三是學校對其注入的后勤資產只按比例承擔有限責任,而后勤依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經營、照章納稅,對學校承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責任。
2、界定權責,事企分開。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分清學校和后勤的權利和責任范圍。作為資產所有者學校的權責范圍應該是:第一、有權對后勤的經營進行決策,有權對后勤經營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第二、有權對后勤的經營者作出選擇,有權根據需要選擇服務內容。第三、有權對后勤集體資產的流失進行干預和制止。第四、學校不直接干預后勤經營活動,但應當在資金、人員、條件、設施等方面對后勤予以支持和扶持。第五、學校作為股東按資產比例受益,當后勤經營破產時,亦按比例承擔有限責任。作為資產經營者的后勤,其權責范圍是:第一、運用后勤的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國家法律和學校宏觀目標的約束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第二、重大事項的決策必須經學校批準后方可實施。第三、有義務在經營服務中貫徹“三服務兩育人”的原則。第四、后勤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學校和后勤應該是分開的,學校不再有后勤服務的職能,其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科研、培養人才上,而后勤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不再受學校行政計劃的約束,在搞好校內服務的同時,不斷擴展經營范圍,保持后勤產業迅速發展。
3、建立科學的后勤管理制度。高校后勤要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就要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一整套校行政計劃的約束,在搞好校內服務的同時,不斷擴展經營范圍,保持后勤產業迅速發展。建立科學的后勤管理制度:①科學的后勤組織制度;②科學的后勤領導制度;③科學的后勤人事制度;④科學的后勤分配制度;⑤科學的后勤財務制度;⑥科學的監督制度;⑦科學的保障制度等。
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模式是公司制,主要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目前比較適合高校特點的是有限責任公司。
高校后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實事求是、大膽探索,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高校特點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照搬硬套的教條主義對高校后勤改革與發展有害無益。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經營、服務、育人的關系,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作者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