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磊
如今,電視幾乎普及到了所有的家庭。不僅如此,在公共場所有大屏幕電視,在公共交通上有移動電視,“聲話共舉”的電視媒體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眼球。電視作為一種直觀性、形象性的“感受型”媒體,直接作用于人的視聽感觀,一目了然、淺顯易懂。這個特點正好適應了人們高度緊張和快節奏的生活,使得受眾不需要補充過多的思考和想象就能接收信息。作為平面媒體的報紙,在這場受眾“爭奪戰”中漸處下風。于是,各家報紙在思考對策的時候,自覺不自覺地顯露出一些“電視化”舉措。
所謂“報紙電視化”就是指報紙媒體借鑒電視媒體的長處,注重版面編排的視覺沖擊力,新聞敘事的故事化以及出版的時效性。
一、“編排視覺化”
最早提出“編排視覺化”概念的是《今日美國》報。該報總編輯朱爾金森不無得意地說:“我們的報紙看上去就像一部電視,上面是大圖片、短內容。報紙的頭版對折后仍可見到三四幅彩色圖片,置于售報機里簡直就像一幅靜止的電視畫面。”隨便翻閱一下近日出版的幾張報紙,如今國內報紙對“視覺化編排”的重視也已初具特點。
1.頭版——一圖勝千言
報紙的頭版是要聞版,只有比較重要和嚴肅的新聞才能上頭版,這一直是報紙編排的一個重要原則。從閱讀習慣和購買方式來說,受眾也總是通過對一版的關注才做出最后決定。所以,很多報紙就把新聞圖片安排在頭版醒目位置,形成版面的“興奮點”,試圖以視覺沖擊力來吸引消費者注意。比如2003年11月2日出版的《東方體育日報》,頭版頭條《國際預訂末代王冠》配以近半版的大幅圖片,圖片上是上海國際隊在戰勝大連實德后手拉手向球迷致意,球員們近乎瘋狂的表情,使得讀者仿佛置身于球場之中,真實地物化了“一圖勝千言”的概念。
2.提要——內頁小眼睛
提要刊登在頭版上,主要是一些導讀性的文字,指引讀者閱讀內頁的文章。長久以來,編輯們主要把提要作為服務性的內容,往往用一些標題填充了事。而今,越來越多的報紙意識到,頭版的位置寸土寸金,簡練的提要配上圖片也能增加報紙的“賣點”。圖片式提要就像內頁文章的一雙雙小眼睛,提示讀者關注。
比如,上海新近出版的《東方早報》,該報把圖片式提要放在報頭和頭條之間,即使對折仍然一目了然。給人的感覺就像一下子頭條多了好幾條,每個讀者都能對號入座,各取所需。
3.天氣預報——卡通小圖標
如今,只要你翻開每日的《東方早報》和《新聞晨報》,一定會感嘆天氣預報也能做得那么漂亮。的確,報紙的視覺化也已滲透到讀者日常生活的領域。以前,天氣預報一般刊登在報頭之下,雖然位置不錯,但是只有簡單的文字和數字。現在,映入你眼簾的是彩色的長三角地圖和中國地圖,每個城市的旁邊則用卡通化的小圖標配上數字顯示今日的天氣和溫度。不僅查找方便,看著也“養眼”。這種新型的版面語言,兼有文字和電視媒體的功用,既能彌補文字在形象上的缺憾,又能讓稍縱即逝的畫面定格在報紙上。
4.組圖——紀錄片定格
組圖是指把同一主題或者主題相近的圖片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組綜合性的攝影專題,有些甚至占據一個版面。隨著報紙印刷技術的革新,套色、彩色印刷、銅版紙的運用也在為組圖的編輯推波助瀾。這種趨勢在生活服務類報紙中尤為盛行。以2003年11月12日出版的《申江服務導報》為例,它A疊16頁銅版紙彩色印刷的版面,幾乎都采用了組圖配少量文字的編排形式。其中一版介紹名模辛迪·克勞馥的豪宅,客廳、臥室、廚房、花園,8張圖片幾乎把鏡頭對準了辛迪家的每一個角落,依次掃過就像看一部介紹名模家庭的紀錄片。
二、“敘事故事化”
傳統報紙的新聞寫作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的硬新聞寫作。但是,越來越多的報紙覺察到讀者已經不能滿足對新聞極端結果的報道,而是更關心事件中的人。注重對新聞事件中人的故事的報道開始流行,清華大學的李希光教授形象地稱之為“故事新聞學”。李希光強調:新聞報道尤其要重視人物的刻畫。新聞學承擔著建立公民社會的使命,除了關注和報道政府的公共政策、公共事務外,新聞媒體還要關注政府公共事務之外的一個重要選題——媒體公共議程之外的世界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包括他們的生活態度、品位、動機、渴望和喜怒哀樂等。在新聞敘事中,對這類普通人物的刻畫,應該像一個雕塑家一樣,把一塊泥巴揉搓成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說到底,敘事故事化就是通過故事中人物的眼睛敘述新聞事件,讓讀者感覺到記者不僅僅是報道事實,更是從人性的視角講述這個事件。
三、“出報滾動化”
在大多數傳播學的書籍中,都強調報紙的深度,而把時效性看作致命弱點。但是,隨著數碼攝影、激光照排、衛星傳版、異地印刷等新技術的不斷運用,報紙也在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宿命”。
《溫州晚報》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的當天,曾連出各為8個版的上午版、中午版和下午版,滾動報道香港回歸祖國的盛況。2001年5月18日,《羊城晚報》在報道“中國第一爆”——廣州體育館爆破工程時,就嘗試了連續滾動出報。先在中午以《中國第一爆靜待吉時點火起爆》為主題,在A1、A2版用兩個整版對其作了報道,按正常的出報時間和正常的版面,出了當天的中午版。而后又在下午,以《中國第一爆瞬間大成功》為主題,用了四個版作了連續報道,加上其他幾個新的版面,出了當天的下午版。溫州晚報和羊城晚報的做法,可以說是國內報紙在增強時效性上做的有益嘗試和重大突破。
當然,滾動出報目前還僅限于有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要長期堅持這種“電視化戰略”,報紙目前還面臨著很多“障礙”。但是無論如何,滾動出報都是未來報紙的一種趨勢。滾動出報的出現就是不僅要抓最后一眼,還要抓第一眼。在發揚深刻的同時,在時效性上也不輸給電視。筆者大膽地預測,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在家中看電視直播的同時,我們的信箱里就已經塞滿有關于該事件報道的報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