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倉
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生長在山溝里,甭說到省城了,縣城也沒去過!
我是寒門子弟,從咿呀學。語到中學畢業,甭說推薦上大學了,年年招工……年年沒有我!
我是兄弟姐妹7個牛唯一讀完中學的孩子。甭說吃好穿好,從記事起就過著缺吃少穿的生活!夏天,母親做的布鞋總舍不得穿,赤著雙腳到3公里外的小河邊洗洗再穿上鞋走進學堂。那年頭為節約糧食,在青黃不接的季節一天吃兩頓飯是常事。每當回憶起往事,我爬格子總有使不完的勁!
1986年3月25日,河南農民報發表了我寫的《故鄉的旱船》散文。好消息不脛而走:半天時間全村就都知道了。從此,我成為一名省報通訊員。
20世紀90年代我來到了一家省級雜志社當了一名記者。今天借此機會,特別鳴謝當初不認識的15位編輯。我有今天,全是當初15位編輯老師給我幫忙,給我發稿。在為走不出窮山溝苦惱時,他們給了戢無窮無盡的力量。在寫第一篇拙作時,他們在信中教我如何寫小說、寫散文;寫通訊并寄一本《新聞愛好者》等書籍。他們不僅是我的。良師益友,也是全省通訊員的良師益友。今天,借貫刊一角,向15位編輯尊聲師友、再說聲謝謝,祝他們新年惟快、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