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步
鳳凰衛視多美女,恐怕是所有觀眾的同感。鳳凰衛視老板劉長樂曾說;鳳凰衛視招聘出鏡女主持除了要具備較高的氣質外,還要有吸引觀眾的容貌,這樣才能提高節目的人氣。所以,鳳凰衛視網羅了三十多個有傾城之貌的女主持。三十多名主持人生活在鳳凰這一個平臺中,既有競爭,也相互促進。他們各有個性,主持風格截然不同,擁有不同的觀眾群,一方面抵消了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又提升了節目的質量。競爭激勵著這群美女不斷成長,也帶動了整個鳳凰臺的發展。在眾多主持人當中,許戈輝是其中一名比較有人氣的靚女主持。
鳳凰衛視的美女
說許戈輝是鳳凰臺的美女,恐怕誰都木會反對。觀眾都很喜歡她,給了她無數的贊美。網民說她有親和力,有安然平和的處世態度。溫和、從容的美麗,令觀眾感到她有?一種難似取舍的吸引力。呂位網民描寫她:世俗的、本能的、自然的、不偽裝、淺淺的笑容里有無盡的溫柔,特別是她那雙眼睛可以“殺死眾多男士。
其實,她自己也說過,一個真正的美人在鏡頭之外,能呈現出更美、天生麗質的那種沒有經過雕琢的美,只需一份淡妝,便可透露出清水芙蓉般的美。而她自己率真的性格,在節目中用練達的語言提問,及時抓住嘉賓情感起波瀾的剎那間,調動嘉賓的情緒,那份聰明和清純,令觀眾贊嘆不已。
對十女主持人;許戈輝最害怕的就是讓觀眾感到虛偽和對工作隨意應付的態度,而且她還要注意提問的尺寸,不然的話,觀眾就會覺得主持人利用提問的話語權對嘉賓進行拷問,缺乏對嘉賓和觀傘的尊重。事實上,許戈輝在觀眾的眼中并沒有刻意注意什么,她主持節目時,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質樸。這與她的性格有莫大的關系。她其實是個天生不善于矜持的女人,笑容中總帶著質樸的天真。她把這種笑容帶人節目,無疑使嘉賓和觀眾都受到感染。
熟悉許戈輝的人,不但為其美貌所傾倒,而且也佩服其寫作才華。其實在進鳳凰的時候,她曾經有著“才女”的稱號。她的文筆也不錯,寫出來的東西婉約而不華麗,細膩而不累贅。她在刊物上發表了許多散文和隨筆,談自己對社會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讓讀者看到她清純的才女形象。
不屈的性格
許戈輝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夫,父母給她起名“戈輝”就是為了紀念他們在新疆度過的那段時光,希望記住戈壁灘的光輝,能時常想起過去的歲月。這個在中國人聽起采像男孩兒的名字,透著一股硬朗和大氣,真實地反映了許戈輝的個陸。學生時代的許戈輝自認充溢著一種青澀之味,再加上一直有“班長”之銜加冕,使她無形中與別人產生一種距離感。然而,她主持的《名人面對面》卻力爭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更接近嘉賓的心理,訪問到他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這使得她不斷在個人的親和力上做文章,命運就是這樣捉弄許戈輝。
許戈輝說,“直爽、好強、獨立、有理想”這些品性都是她欣賞和追求的,但是她再三強調自己的性格相比較而言還是比較溫和的。觀眾寫信給她也都說她內斂有余而犀利不足。她承認,她希望自己為人溫和,看問題犀利,外柔內剛,但不愿意展示鋒芒。這種性格和主持節目的原則,受到很多觀眾的歡迎,但也有明顯的不足。節目稍欠深度,有時候提問題沒有提到點子上,有些問題顯得相當幼稚,觀眾無法了解到更多更深的背景。所以有網友批評她的節目:“看得出許戈輝的心氣很高的,比如她說希望這些人物的思想會對這個社會歷史有推動作用。這就有點流于高大空泛,沒有明確的定位。”訪談缺乏深度,問題欠缺深刻,就很難使觀眾產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如何讓節目做到自然而又具有深刻性,我想許戈輝應該去嘗試和改進。
1991年,還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讀書的許戈輝,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青年業余主持人大賽,獨占鱉頭,應邀登上中央電視臺的殿堂做節目,開始了主持人生涯。她先是主持青年談話類節目《12演播室》,后又做《正大綜藝》的外景主持,再后來主持了近兩年的兒童英語教學節目侖瑪澤的故事》,最后任《東西南北中》節目主持人。不服輸、愛思考的性格使她在四個風格迥異的節目中表現得相當完美,也受到了鍛煉。1994年她因此被評為全國最受歡迎的十佳主持人之一,1995年被評為華語電視界金獎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
1995年,許戈輝在北京成立一家文化公司,叫“外室天空新文化藝術公司”,自任總經理。回憶起當時一手操辦的公司,許戈輝仍然充滿激情。她說,在創辦和經營這家公司時,那種既是老板,又是員工的身份使得她相當勞累,但她迄今相當感謝那段經歷,她說,這段經歷給了她對人生新的感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澀。許戈輝經營這家公司,主要負責為電視臺制作節目,其中《快樂周末》和《約會星期天》受到各級電視臺的歡迎。《約會星期天》曾在全國20多個城市電視臺播放,風靡一時。1996年,她去了香港之后,就不再負責這家公司的運作了。
1996年春天,喜歡挑戰的許戈輝去了鳳凰臺當《相聚鳳凰臺》的主持人。 2000年,她開始創設和主持《名人面對面》節目,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她以自己的美貌、率真的性格、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打動了觀眾,成為鳳凰衛視當紅主持人,《名人面對面》也成為該臺一個不可或缺的節目。
登上事業的頂峰
喜歡觀看鳳凰臺的觀眾,都會經常看到兩個比較有人氣的訪談節目,一是陳魯豫主持的《魯豫有約》,另一個便是許戈輝主持的《名人面對面》。2004年許戈輝出版了一部名為《名人面對面》的書,講述了她主持這個節目的酸甜苦辣,鮮為人知的趣事,描述了名人的喜怒哀樂。此書收錄廠2003年10位最有分量的明星人物——張藝謀、姚明,洪晃、馮小剛,徐帆等“大腕”級明星和湯加麗、虹影、張廣天等具有爭議性的人物。
《名人面對面》這檔節目迄今已開播了5年,訪談了各界名流、名家200多人。圍繞著嘉賓個人及身邊發生的熱門話題,許戈輝與他們傾心交談,使得這些個性紛呈的時尚人物形象鮮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訪談節目空前盛行的今天,《名人面對面》一直堅持自己的特色,在眾多同類型的節目中獨樹一幟,這是因為許戈輝對于“名人”的概念有自己的詮釋:“我覺得名人一方面是由于他的知名度、公眾對他的認知,另一方面也因為他的成就、言論和思想。但也有一些人,其知名度并沒有像娛樂節目中的明星那么高,可他對社會有貢獻,即使今天不為人所知,但他們為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可能會對將來產生變革,這樣的人我也把他劃人名人之列。訪談節目的形式對各媒體來說都大同小異,但在內容、取材和角度上則各有不同。對此我有自己的感知、理解和挖掘的方式,所以,即使我選取的對象和別人一樣,但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
這一點筆者覺得許戈輝做得比較好。對在科技界、醫學界、學術界默默從事研究的人來說,盡管我們對他們的名字很陌生,但他們同樣可以走進《名人面對面》節目,傳播他們的思想觀念,闡述他們的學術觀點,講述他們的研究成果。許戈輝反復說作為一個傳媒人一定要有責任,正是這樣的名人觀,這種制作節目的宗旨,才使得《名人面對面》把視線照耀到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落,給工作在各條戰線的人們提供袒露心扉的機會,也為觀眾更加深入了解社會各階層的名人提供了機會,更重要的是,它批評了一些電視臺炒作影視明星,忽視真正劉·社會有貢獻的人物的做法,批評了當前一些電視節目追逐娛樂界名人私事的不良風氣,而以健康,樸實、客觀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名人面對面》在觀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成為鳳凰衛視的品牌,許戈輝也憑借這個節目走到了事業的頂峰。
形象魅力來自學習
有記者采訪許戈輝;“你以你的知性氣質著名,你覺得這樣的氣質是先天具備的還是后天鍛造的?”她回答說,“無論財富還是名譽,這些都是過眼的東西,你帶不來也拿不走。只有知識是悅自己的,你學習了你就獲得了這些知識,它就一直是你的,別人奪不走。如果人想積累財富,那么,只有知識才是最好的財富。”
許戈輝說,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讓女性積極、樂觀、向上,使女性有獨立處理事物的能力和想法,令女性自立、自主、自強,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有足夠的寬容和善待之心,這是女性永遠保持青春健康,展示魅力的最好手段。她深有感觸地說。她做了許多成功人的專題,而這些人怎么去看待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的觀念對她影響非常大。地說自己到了今天,才明白其實成功不是靠多少的財富或者多高的知名度來決定,而是一個人內心的充實與平和,否則一定會被名和利所困。
她最想對大學生說的一句話是,不要太渴望成功,對生活來說,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份情懷,走得太快、太功利會失掉很多風景。保持情懷可以拉大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有時可以幫助人們從喧囂和壓力中解脫出來,在生活中,就會有一個角落可以清靜和對人生進行冷峻思考。
許戈輝認為,人首先應該有向往之心,對一些人或者事,對于生活最本真的愿望,必須有向往,才會驅使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其次是應該擁有一份自信,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獨立處理事件的信心和想法;再次是要有善待他人之心。自信是一種個人魅力的體現,學習、看書是兩條很重要的實現途徑。許戈輝很忌諱觀眾說她是鳳凰臺的花瓶。為了避免觀眾形成這種印象,她不斷提升自己,汲取新的知識,也因此不辭辛苦地攻讀MBA碩士課程,并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學位,
學習的過程讓許戈輝終身難忘,既磨煉了她吃苦耐勞的精神,也使她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當時除了主持鳳凰臺兩個重要節目外,許戈輝還要讀很多艱澀的書籍。主講教授每次從倫敦飛到香港,授完課后,都會留下長長一串書單。地就必須在下一次教授上課之前準備好有關書目的閱讀與發言。她把幾乎所有的空閑時間都花在了金融、市場、財會、管理等功課上。整整兩年,她在忙碌中度過,但刻苦的學習提升了她的境界,使她對知識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體會。所以,她不斷對人說,只有知識才能使人變得更美好,特別是女性,學習才是保持美麗的最有效力法,也才能丟掉花瓶形象。
對于工作和生活,她說了一段非常有詩意的話:“在鳳凰衛視的日子。是一段成長的日子,也是收獲的日子,鳳凰既給我丫一塊土地,教給我怎樣去腳踏實地,同時它也給了我一片天空、一雙翅膀,讓我可以在廣闊的天空中展翅,飛得更高。”“鳳凰臺既幫助我學會生存、學會競爭,努力去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同時也讓我心里沒有任何的禁忌,讓我盡情地去飛。鳳凰就是這么一種精神。”
鳳凰衛視慧眼識美人,對于招聘進來的女宅持人,留給她們一片未曾開墾的處女地,鼓勵她們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對節目不斷推陳出新,提高節目的質量,也使主持人的素質在競爭中得到提升,從而在臺里形成一個相互競爭、相互學習的良性循環。許戈輝與鳳凰臺一同成長,能夠盡情施展她的才華,展現其智慧和美貌,塑造形象魅力。從這點來說,鳳凰臺的經驗很值得內地的電視臺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