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通渭——曾是“苦甲天下”的地方

2005-04-29 00:00:00楊繼繩
炎黃春秋 2005年12期

2005年9月中旬,我在甘肅省定西參加了一個會議以后,應通渭縣委書記鄭宏偉的盛情邀請,隨他到通渭。這是我第二次到這個古老而聲名遠揚的地方。上一次是2000年8月,那次汽車走了兩個半小時,這次只用了50分鐘。上次我從蘭州到定西,車行了三個半小時,這次只用了一個小時。汽車穿過一個一個隧道,跨過一道一道橋梁,兩旁的黃土高原迅速掠過,如風馳電掣。這幾年隴中的高速公路修的很多、很好,這是西部大開發和前幾年“積極財政政策”的成果。

通渭很出名,不只是因為建縣古遠,也不只是因為紅軍長征在這里找到了陜北這個落腳點、毛澤東在這里第一次朗誦了《七律.長征》,主要是因為這里很窮。清末左宗棠任陜甘總督時稱:“隴中苦瘠甲天下。”而通渭的苦瘠甲于隴中。上世紀后半葉,這里的窮也是出了名的。1959年和1960年,餓死了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現了“人相食”的慘景。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聽取甘肅省委書記匯報通渭的貧困狀況時,難過得老淚縱橫,立即下令送去大批糧食和一列車一列車的軍大衣。直到80年代中期,通渭人還是“穿著黃軍裝,吃著救濟糧,住的土窯洞,睡的沒席炕”。上世紀90年代,世界糧農組織還說這里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

今天,通渭的情況怎么樣呢?

華家嶺上一片綠

車出縣城,過馬營再往北,就到了華家嶺山麓。華家嶺是隴東高原的最高峰,海拔2600多米。它是一條黃土山脈,東西亙延240多公里。在名人的筆下,對這里的記載是可怕的。張恨水在《誰都頭痛的華家嶺》中說“字典上關于討厭的形容詞,都可以取來形容華家嶺。”“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滴水,自然,沒有一戶人家。”茅盾筆下的華家嶺是天氣惡劣,風雪交加,“有點討厭”。這里年降雨量四五百毫米,多集中在秋季,蒸發量高于降雨量。無霜期只有100天左右。干旱,高寒,風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狀況依舊:山上不長草,空中無飛鳥,糧食畝產幾十斤。

我這次去華家嶺,卻在綠色的草木中穿行。

在公路兩旁,有幾十米寬的白楊林帶。鄭宏偉說:“這些白楊樹是1958年栽的,長不大。”我仔細一看,只有碗口粗,兩三丈高,樹頭全都偏向一個方向。老百姓稱這些樹為“小老樹”,又小又老。常年的大風把這些可憐的“小老樹”壓迫成“偏頭樹”。栽下40多年了,為什么只長成這個樣子?鄭宏偉回答:經過幾十年的摸索,證明這里不適合種白楊。最近幾年才知道,這里適合種云杉、油松,現在我們用云杉來取代白楊了,云杉每年可以長30公分。車往前走,果然云杉長得不錯。在白楊林間隙栽的云杉,幾年時間就蓋住了“小老樹”。由于陽光被云杉擋遮,“小老樹”開始枯萎。這種自然淘汰的辦法,“小老樹”終究將被云杉代替。

汽車繼續沿盤山土路向上緩行。兩邊的云杉、油松、沙棘、檸條和賓草幾乎覆蓋了黃土地。有幾百米山路簡直成了林蔭小道,緩緩前進的汽車被兩邊的草木擁抱,綠色的條枝刮著車廂發出呼呼的響聲。我們登上了2600米的頂峰,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梯田披上了淡淡的綠裝。大牛村的干部向我介紹:全村退耕還林4400畝,荒山造林2200畝,林草面積10050畝,林草覆蓋率為58%。他指著腳下的綠得可愛的一片山坡說:這是“金融林”,國家金融工委投資390萬元建立的,面積1000畝,是甘肅省退耕還林的“精品工程”。在通渭,這樣的“精品工程”還有縣城南的北山綠化工程、鹿鹿山退耕還林工程。

在冷風嗖嗖的山頂上,我們看到了幾座大溫棚,溫棚不是用塑料建的,而是用就地取材的茅草和黃泥搭成。棚里種反季節姬蘑,是餐桌上的珍品。走進去一看,幾位婦女正蹲在地上收獲,一顆顆潔白圓潤的蘑菇,堆成一堆又一堆,準備送往蘭州市場。這些溫棚是大牛村的。村干部介紹說,這蘑菇出棚價,每斤3元。村里的6個大棚每年收入20萬元。縣委辦公室主任張新社說,在華家嶺這樣的高寒山區,搭溫棚,種蘑菇,是開天辟地的大事。

隨著黃土的綠化,生態得到了改善。山坡上一群群小鳥在飛翔,嬉戲;山腳下一座座小水庫蓄滿清水,一群白鴨激起了層層碧波,嘎嘎的叫聲在山谷回蕩。

這還是昔日的華家嶺嗎?

鄭宏偉用九個字概括了華家嶺發生變化的原因: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

隴中自然條件差,農作物產量極低。多年來,為了糧食,人們不斷地破壞植被。人口增長越快,植被的破壞越嚴重。隴中缺水,但雨水卻集中降落,集中的雨水像一把把刀子年復一年地切割著黃土高原。裸露的黃土被切割得溝溝壑壑。每年沖入黃河的泥沙1800多萬噸,帶走土壤有機質120萬噸。水、土、肥流失,農作物產量更低,農民不得不擴大種植面積。開荒,開荒,凡是人能進去的地方,都用鋤頭刨了一遍。越刨越窮,越窮越刨。胡耀邦很早就看出了這里的問題癥結,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了“種草種樹,恢復生態”的戰略思想,還送來了草種。進入90年代,中央政府實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在生態極為脆弱的地方停止耕作,種樹種草,恢復植被。農民不種糧食,吃什么?對停止耕作的農民,每畝由國家財政出錢補貼200斤小麥和20元錢(最近兩年不給小麥,全部給錢,每畝160元)。從2000年補到2008年。這就是鄭宏偉說的“政策好”。

“人努力”的成果使人欽佩。通渭人年復一年地揮灑的汗水,把光禿的荒山變成了層層梯田。站在最高處低頭下看,可以透視出修建者的智慧:“寬適度,長不限,等高線,沿山轉,大彎就勢,小彎取直”;放眼遠望,一幅幅壯美的畫卷從眼前向天際延伸,像技藝高超的雕刻巨匠,對黃土高原進行了精細的雕刻。鄭宏偉說,把坡地修成梯田不僅可以保住土壤,還可以保水、保肥。在梯田的基礎上恢復植被,比在斜坡上種草種樹的效果要好得多。他們的做法是:一個小流域一個小流域地治理。在每一個小流域,山頂戴帽子(種草種樹),山腰纏帶子(修梯田),溝底穿靴子(修攔水壩),做到水不出溝,土不下山。山、水、田、林、路、電統籌規劃,綜合治理。我看到,山有多高,路就有多高,電線桿就有多高。村村通汽車,家家有電。

看到我對華家嶺的綠色的贊嘆,鄭宏偉說,如果沒有老天幫忙,華家嶺也不會有今天。這幾年,雨水比前些年多。如果不是風調雨順,人再努力,植被也不會這么好。

通渭農家的水窖

鄭宏偉說,我帶你去農戶家看看好嗎?我說:太好了。于是,我們驅車到了北城鄉的徐楊村。這是一個不大的村莊,幾十家農戶散落在山坡上。一家門前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原來這家老太太今天是80歲的生日。跨進了大門,只見院里有一個花壇,盛開的大麗花紅得耀眼。正屋里掛有中堂。中堂是水平很高的書法作品,經過精美的裝裱,顯得高雅。來磕頭的人一個接一個。這家姓徐,幾個兒子都各自成家。今天在家里忙碌的是大兒子徐友才,二兒子徐友祥,還有一個在縣郵局工作的三兒子。幾個在農村的兒子一家一個四合院。在天水林學院上學的孫子忙著為客人倒茶。鄭宏偉進門先點了一炷香,向老太太祝壽。“縣太爺”來祝壽,這家格外高興。主人讓我們上了炕,炕是熱的,“縣太爺”和主人坐在小方桌旁談起了家常。徐老太有一個兒子在省林業廳當處長,孫輩也有人在外面當干部的,顯然不是一般農家。我想看一看普通農家,以盤腿功夫不佳為由,坐了一會兒就下了炕。

張新社和徐友才陪我走了幾戶人家,多數家都是四合院。院墻是干打壘的,很厚,很厚,百年不頹。徐友才自豪地說:這土墻,不僅冬暖夏涼,還可以吸收居住者排放的氣體,你們城里人住的房子的墻壁卻時刻散發出有害氣體。四合院當中是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庭院,干凈,整齊,敞亮,清新。有的家花壇上有鮮花。多數人家正屋掛有中堂,是精心裝裱的書法作品。很多人家除了燒飯的鍋以外,還有兩口“鍋”,一口用來接收電視,一口用來聚焦太陽能燒水。徐友才家旁邊有一個破落的舊房,整個院子被荒草掩蓋。徐友才說,這家不會過日子,父母死后就出外打工,多年沒有回來,三十多歲了,連媳婦也娶不上。徐友才告訴我,1960年這個村餓死了80多人,占總人口的一半,死絕了兩家,他家也餓死三口人。現在全村除了不會過日子的和有病人的家庭以外,日子都過得去,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但吃穿的水平不高。

通渭缺水。我特意看了徐友祥家的水源:幾十平方米的庭院的地面用水泥抹得光滑平整,這個平面還承接著幾間屋頂上的雨水(這里的房子像陜西一樣,房頂是向一邊傾斜的),庭院地面略有傾斜,下方有一通道,把水引入屋外一個過濾池。雨水過濾后,分別流入了三口水窖:一口是供人飲用的,一口是供牲口飲用的,還有一口是澆灌用的。水窖是水泥做的,上面還有一個很嚴實的蓋子。我提起蓋子,見里面是滿滿的清水。

通渭年降雨量只有400多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1400毫米。這一點兒降水還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的幾場大雨。通渭絕大多數地區沒有地下水,不可能打井取水,除了雨季以外,河流大多數是干涸的。因此,通渭農業灌溉用水和人畜生活用水就全依賴雨季的降雨。惡劣自然環境造就了奇特的生活方式。不知從什么年代開始,每家都挖一兩口水窖,把雨季的水積存下來,供全年之用。所謂水窖,就是挖一個深幾米的大坑,坑底和四周用紅土夯實防滲漏,下雨時存5-10方水,再在窖口蓋上蓋子。過去,在定西看一個家庭是不是殷實,主要不是看存了多少糧,而是看存了多少水。熟人見面,不是問候“吃了沒有”?而是問候“喝了沒有”?

水如此珍貴,洗澡就太奢侈了,在山區有的地方,早晨起來,全家人站成一排,家庭的長者口含清水噴在每個人的臉上,各自擦一擦,就算是洗臉。我認識的定西一位姓陳的副市長80年代在通渭下鄉,一個多月沒有洗臉。如果春夏大旱,水窖里的水用完了,政府就用汽車給農民送水。汽車喇叭一響,天上的鳥兒追逐而來,牲畜也成群地奔向汽車,人們迅速拿上各種容器在汽車后面排起了長隊。

今天通渭人家不愁水,要歸功于甘肅省1995年以來開始實施的“1-2-1”工程。

所謂“1-2-1”工程,就是總結農民歷來挖水窖的經驗,把土窖改成水泥窖,在水窖附近再用水泥抹一塊“積水面”。有了這兩項措施,下雨后“積水面”上的水不會滲到地下,全都流進窖里,窖里的水也不會滲漏。為什么叫“1-2-1”呢?這就是政府提供水泥,保證每戶有一百平方米“積水面”,兩口窖(一口飲用,一口灌溉用,每口窖可存水30-50立方米),一畝庭院經濟作物。每口窖的水泥需要400多元,這筆資金是甘肅省政府發動全省機關干部捐款籌集起來的,與甘肅省對口支援的天津市民也為此掏了腰包。

“1-2-1”工程的發源地就在通渭縣的景木岔。五年前我去過景木岔,這個村屬碧玉鄉,在大山深處,是一個有60戶人家的自然村,在這個本來很干旱的山村,我去的那年又200多天沒有下雨,但我們看到各家園子都是郁郁蔥蔥的。蘋果、梨已經果實累累,“七寸紅”辣椒長到了八、九寸長,艷紅艷紅地壓彎了綠色的枝頭。為什么作物長勢這么好呢?在園子一角都有一口水窖。農民還用土辦法自制了“滴灌”設施,把水管引到每一畦里,點點滴滴地滲透到作物的根部。農民郭近權一邊收拾園子一邊對我們說:“我這兩個塑料大棚共0.6畝,種‘七寸紅’一年收入2000多元。”他家4口人,打了4口水窖,政府補貼了兩口,另兩口是創收以后自己花錢打的。在景木岔不少人家自己攢錢打窖,而且越打越大,我看到有一家打了一口容積100多立方米的水窖。

那時的景木岔只不過是一個先進典型。這次我得知,現在全縣有11.5萬眼水窖,戶均1.34眼,很多村都像景木岔那樣。

農民的錢包

現在通渭基本解決了喝水、吃飯、穿衣的問題,最大的困難是缺錢花。增加農民收入成了通渭縣委的第一要務。

上世紀末定西地委就提出了“三個順應”的指導思想: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民意,遵循社會規律。通渭縣委就是按照地委這個指導思想幫農民增收的。通渭縣農民增收有兩個渠道:一是順應天時,搞好“三種、三養”(種洋芋、種飼草、種小雜糧;養牛、養羊、養雞);二是壯大勞務經濟,組織農民外出打工。

通渭春天不下雨,過去在以糧為綱思想的指導下,偏偏要以夏糧為主,大面積種小麥,小麥幾乎年年歉收。自上世紀末以來,他們順應天時,壓縮夏糧(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秋季作物的種植面積。這樣一調,降雨季節和作物生長季節基本一致,減少了春旱對作物生長的影響。順應天時最理想的作物是洋芋。洋芋是耐旱作物,降雨量只需300毫米,適宜溫度為18-20度。真是巧合,這正是通渭的自然條件。難怪通渭的洋芋個兒那么大,皮那么白,那么好吃。五年前我就看到這里種了很多洋芋,那時多半是自己食用,現在洋芋的種植、銷售、加工成了通渭的主導產業。今年全縣種植洋芋55萬畝,預計可產55萬噸。在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全縣涌現出很多洋芋經營專業戶,他們走村串戶收購洋芋,再運到價格較高的地方去銷售。一到洋芋收獲季節,無論是在山間土路還是在寬闊的302國道上,都忙碌著川流不息的洋芋運銷車隊。現在形成了63家販運大戶,他們把通渭的洋芋銷售到廣東、福建、四川、青海、西藏等地。深加工是提高洋芋收益的重要途徑。全縣有四個淀粉加工廠,其中金大地公司的“千里雪”牌淀粉在國內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今年,這家公司與當地農戶簽訂了2.5萬畝的種植收購合同,帶動了1.6萬家農戶。去年,洋芋產業的收入全縣人均420元,占農民純收入的28%。

種草既能保護生態,又能增加收入。全縣今年種苜蓿和紅豆草60萬畝,是甘肅省種植面積最大的縣。這是兩種油性牧草,含蛋白質高,沒有污染。打成草捆或加工成草粉、草粒,是很受甘肅、內蒙、新疆的一些大牧區歡迎的商品。胡耀邦多年以前的心愿,現在變成了現實。小雜糧很適合通渭氣候和土壤,這里的小雜糧很有特色,它沒有污染,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受到城市人的歡迎。它的價格高于小麥。今年種了20萬畝。這也是農民增收的一個渠道。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通渭外出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鄭宏偉說,現在通渭46萬人,10萬個家庭。大體上每個家庭有一個勞動力在外地打工。據去年底的抽樣調查,外出務工人員年平均收入為4575元,扣除往返車船費264元、打工期間生活費1018元,還可剩余3000元。據統計,2004年,外出務工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8.5%。

但是,農民外出大多是自發的,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進城后找工作難,找到了工作權益也得不到保證。2004年,全縣務工人員被拖欠的工資人均152元,這相當于通渭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十分之一。隴山鄉古灣村的南萬有、南萬霞兄妹倆去年打工一年,被拖欠工資2900元,他們為黑心老板白干了一年。襄南鄉黑石頭村的王建成,去年3月在新疆一個煤礦挖煤,工傷骨折,沒有得到一分錢的醫療費,至今還在家養傷。

為了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通渭縣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自發外出變成有組織的外出。到新疆摘棉花,是通渭務工人員的一條重要出路。今年輸出赴新疆拾花工15020人,其中6760人是政府組織的。縣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了合同,由一位副縣長帶隊將務工人員護送到新疆。到新疆后,拾花工按鄉、村編組,由隨行的鄉村干部管理,并負責保障務工者的權益。縣里還派出隨隊醫生負責衛生保健。

通渭輸出的勞動力絕大多數是沒有一技之長的普通農民,干的是“苦、臟、累、險”的工種,工資又很低。因此,縣里開始組織培訓。去年,組織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25000人,今年到八月底,共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11250人。這些接受培訓的農民學習了一點城市需要的實用技能。進城不僅找工作比較容易,收入也比沒有培訓的要高。

通過多方面的努力,通渭農民的收入增長很快。和1998年相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53.21%。

通渭還是很窮

通渭農民的收入雖然增長很快,但2004年全縣人均純收入只有1503元。同全國各地比較,這是一個很低很低的收入。這1503元中還包含國家財政退耕還林的補貼。例如,華嶺鄉大牛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其中包括人均退耕還林補貼550元。

據統計,2004年,全縣還有絕對貧困人口(人均年純收入在658元以下)2.31萬人,占農民總數的5.4%,農村低收入人口(人均年純收入658-919元)12.39萬人,占農民總數的28%。

這些絕對貧困和低收入的農戶生活相當艱難。有部分適齡兒童上不了學、或中途輟學。生病沒錢就醫。有的還住在窯洞里(有的地方為了表現農民已經“告別窯洞”,在洞前修了一個檐頭,遠處看像房子,走近才知道是窯洞)。炕上的鋪蓋十分破舊。有些青年因為太窮,娶不上媳婦。

農家窮,縣財政也窮。2004年通渭財政支出2.12億元,而財政收入只有2982萬元。在財政支出中,工資就有1.2億(其中教師的工資占一半多一點)。最近兩年沒有拖欠教師的工資,但前幾年拖欠的工資至今沒有還(每位教師還被拖欠十幾個月的工資)。

工資負擔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鄉鎮這一級干部太多。2100人口的義崗鎮,有鎮干部82人,另有臨時工勤人員7人。還有3名治安聯防隊員。全年行政人員工資總共110萬元(教師工資不在其中,由縣財政支出)、辦公費支出10萬元。在村一級,支書、村長、文書一年各拿補貼1800元,全鎮共50多人,總支出十來萬元,過去這十多萬元由附加費支出,現在不收費,全靠財政支出。2004年這個鎮財政收入77萬元(農業稅收入70萬元,其它收入7萬元)。收支相抵虧四五十萬元,由財政轉移支付補貼。現在農業稅免了,又不能收費,鎮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一切開支全靠財政轉移支付。這個鎮在人民公社時期只有二三十名干部,現在不收費,鎮里工作量少了,想精簡人員,但減下來的人沒有出路。

縣財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巨大差額,除了靠部分項目資金以外,主要是靠國家的財政轉移支付。所謂轉移支付,簡單地說就是國家拿富地方的財政收入補貼窮地方。通渭每年需要國家財政轉移支付一億多元。這些錢恐怕不低于周總理當年送到這里的糧食和軍裝的價值。這說明通渭的造血功能還很差,還需要國家不停地輸血。

造血功能差,除了自然條件以外,也有人從通渭的人文傳統中尋找原因。

我兩次去過山東的曲阜,兩次到甘肅的通渭。在曲阜,滿眼是儒家的古跡;在通渭,滿臉是儒家的古風。走進通渭人家,感到儒風撲面。古跡是器物,古風是精神。作家賈平凹在一篇散文中說“通渭人處處表現著他們精神的高貴。”他說的精神我想就是儒家精神。通渭人崇尚孝道,重視耕讀,喜愛傳統文化。顯然,這些都是極為珍貴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通渭民風淳樸。這里的人“餓死不偷人,氣死不告狀”,刑事發案率很低,上訪的人很少,更沒有“群體事件”。但是,儒家傳統使得這里的人開拓進取精神不足,市場經濟觀念不強。

有人說,通渭如果不從耕讀文化的傳統思想禁錮中跳出來,就很難有大的發展。我想這話是有道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欧美性天天| 国产视频大全|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夜夜操狠狠操|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a毛片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久久毛片基地|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69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页| 综合天天色| 青青久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乱论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成人免费一级片|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丝袜国产一区|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狠狠操夜夜爽|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在线|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本在线亚洲| 欧美激情伊人| 久久www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男女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jizz国产视频|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