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處于經濟轉型時期。改革進行了20多年,但是并沒有完成。前途已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體道路正在探索,還存在種種變數,這是一個偉大的變動的時代,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面臨民族復興、社會發展、認識互異、思想活躍,預示知識社會的發育,顯示出時代活力。
《炎黃春秋》以史為鑒,立足當代,回顧走過的道路,了解前人和外人的成敗得失,這種歷史知識可以撥開眼前的迷霧,幫助我們確認方向。看《炎黃春秋》的人很多,就是因為雜志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方針,澄清了許多問題的真相,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高透明度,可以避免摔跟頭、走錯路。
建國以前,黃炎培在延安請教毛澤東,如何避免“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規律,毛澤東說要搞民主,讓人民監督政府。這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世界歷史的潮流。我們要朝這個方向走下去。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許多歷史性的進步。除了經濟體制改革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外,鄧小平同志廢除了終身制,這兩年又完成了黨與國家的領導集體的平穩交接。這是一項政治層面的成就。深入研究當代的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研究各種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歷史經驗,我們還可以發現,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還要依靠進一步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是將政治體制改革提上議程,加快步伐。當然這需要時間,需要摸索經驗,穩步前進。
新年伊始,希望《炎黃春秋》繼續努力,為我們的讀者提供歷史知識,幫助我們的每個讀者提高認識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