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要的恰恰是韓國所擔心的;過去受冷落的原因是自己被看成了“從屬”,現在要發揮主導作用就要爭權。
近期,朝鮮半島最引人注目的問題是核問題。在這一大問題下,許許多多其他問題被掩蓋了,然而它們并非可以忽略不計,像韓國向美國提出的“戰時作戰控制權”問題就頗值得玩味。10月1日,韓國總統盧武鉉在慶祝韓國軍隊成立57周年的“國軍之日”儀式賀詞中明確表示:“我軍將行使戰時作戰控制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軍隊。”自2003年初盧武鉉當選總統以來,他已經數次提出收回戰時作戰權的問題。2003年1月,在參加韓國一家電視臺的討論節目時,他就首次表明了對于收回戰時作戰控制權和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的立場。同年8月,在韓國“光復節”儀式上,他又暗示要考慮收回戰時作戰控制權。今年3月,他在韓國空軍學院發表講話時稱,韓國軍隊在十年之內將成為具有作戰權的自主軍隊,韓國將努力成為東北亞的平衡者。2003年11月,美韓雙方準備開始就此進行共同研究。由于事關重大,迄今沒有實質進展和成果。
同盟關系下的不同考慮
當初,韓美結盟的目的是遏制朝鮮的威脅。在以意識形態來劃分陣營的冷戰時期,兩國在同盟目標上沒有分歧。但冷戰結束后,隨著朝鮮對韓國威脅的明顯降低,美韓兩國在朝鮮半島安全利益與對同盟目標的看法上開始發生變化。
在朝鮮半島問題所涉及的安全利益方面,美韓的原則目標是絕不能容忍朝鮮擁有核武器,但是兩國在解決朝核問題的方式上有不同的看法。美國堅持只有朝鮮先放棄核武器計劃,才能著手推動美朝雙邊關系正常化。如果朝鮮堅持擁有核武器,美國就可以利用其他措施來解決朝核問題。1994年美國在沒有跟韓國協商的情況下,準備過對朝鮮的轟炸計劃。然而韓國一直反對美國對朝鮮訴諸武力和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并反對美國對朝鮮實施制裁,堅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為了防止在朝鮮半島發生意外沖突,今年4月,韓國決定終止韓美聯合對朝鮮的“作戰計劃5029-05”。該計劃規定,在朝鮮內部發生突變時韓美將可以采取軍事行動。韓國認為該計劃的內容侵犯了朝鮮主權,更讓韓國擔心的是,該計劃強行要求韓國在朝鮮發生內亂而不是進攻韓國的情況下,允許美軍行使作戰權。
隨著韓美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上的分歧,兩國對同盟目標也產生了分歧。對韓國來說,朝鮮的威脅已不再如冷戰時期那么嚴重了。韓國在《2004年度國防白皮書》中已刪去了“以朝鮮為主要敵人”的內容。韓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主席甚至說,韓國堅持“美國是同盟,北韓是同胞”的基本立場。而美國仍然堅持冷戰思維,不僅認為朝鮮是地區安全的重大威脅,而且還想將駐韓美軍的功能從防范朝鮮威脅擴大到懾止任何亞太國家對美國的威脅。比如,2000年6月,韓朝首腦共同發表了《六·一五共同宣言》后,美國總統克林頓即于當年9月稱,“駐亞太美軍的任務不僅僅是應對威脅,而且要防止危險發生,做亞洲的‘平衡者’”。在2002年11月舉行的韓美安保協議會上,美國提出了駐韓美軍的新部署方案,其核心內容是將駐韓美軍的角色從防范朝鮮侵略擴大到維護亞太地區安全,駐韓美軍因而也將增強所謂的“戰略靈活性”,成為東北亞地區的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有人擔憂,經過此番戰略調整,韓美聯軍很可能在未來卷入地區沖突。對此,盧武鉉總統明確表示,“在沒有獲得我們同意的情況下,駐韓美軍不應當參與東北亞地區的爭端。這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讓步的堅定原則”。根據韓美同盟的相關規定,只有在朝鮮侵犯韓國的情況下,韓美聯合司令官才可以行使作戰控制權,因此,在法理上韓美聯軍不能隨意進行聯合行動。但韓國人仍不放心,如果韓國能夠收回作戰控制權,這種憂慮就會自然消失。于是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一幕。
要在建立半島和平機制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今年9月19日,第四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共同聲明》,引發了韓國對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的高度關注。9月20日,即《共同聲明》發表第二天,盧武鉉總統就強調,六方會談成果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將成為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的出發點。韓國應當做好準備,促進合理對話機制的形成。六方會談韓國代表團團長在北京說,“《共同聲明》為在朝鮮半島結束冷戰、建立和平機制奠定了基礎”。
從邏輯來看,為了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韓朝雙方需要先行建立軍事互信措施,但兩國軍隊現仍在停戰線兩側高度對峙。美朝1953年7月27日簽署的《停戰協定》規定,“在協定生效后的三個月內,召開更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半島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并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但會議從未能召開,這意味著《停戰協定》不能保證朝鮮半島的和平狀態,而且從法理上講,這不是一個和平協定,韓朝雙方事實上仍然處于一種臨時的軍事停戰狀態。朝韓曾于1992年發表了《關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協議書》和《關于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但這兩個文件也不是半島和平機制的基礎。在20世紀90年代,韓朝曾先后發生多次沖突事件,如1996年的潛艇事件、1997年的停戰線交火事件、1998年的北方滲透船只事件以及2002年的西海(即黃海)槍擊事件等。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今年8月,雙方首次開通了軍事熱線。這表明雙方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上邁出了第一步,但雙方尚未啟動邊界裁軍談判,因此距離建立真正的軍事互信機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朝鮮自1994年4月向美國提出建立新的半島和平機制要求以來,多次威脅要退出停戰機制。但朝鮮從來沒向韓方提出建立和平機制的要求。因為朝方認為韓國沒有作戰控制權,是美國的“從屬”。比如,1995年10月,當時的朝鮮副外長崔守憲在聯合國大會上說:“由于對南朝鮮軍隊的控制權屬于美國,我們要跟美國談判和平協定。”這說明在韓國沒有作戰控制權的情況下,即使有與朝鮮談判和平機制的愿望和機會,韓方在談判中也不會發揮主導作用。有分析家認為,韓國在《六·一五共同宣言》中不能加進“韓朝緩和軍事緊張關系”內容的主要原因,就與韓方沒有作戰控制權有關。因此,韓國政府認為,要與朝鮮談判軍事互信措施問題,就必須收回戰時控制權,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發揮韓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作用,為朝鮮半島的穩定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