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紫外線污染是人類的大敵
萬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的沐浴,但是,日光中包含的部分紫外線卻因其波長短、頻率高、光子能量大,便具有強烈的穿透力,對生物機體細胞組織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尤其近年來,人類大量使用以氟利昂為推進劑的噴射日化產品以及全世界的制冷設備中氟類致冷劑的泄漏排泄,均已造成大氣臭氧層變薄甚至穿洞。直接后果是紫外線中B-段和C-段射線的過濾效果大大下降,因此造成了人類再也不能忽視的紫外線污染問題。
皮膚接受超過耐受量的UVB和UVA射線的照射后,會產生一種急性皮炎。首先,作為物理性傷害,可見到表皮出現紅斑、境界鮮明,重者可發生水腫或大皰,感覺瘙癢、灼熱、疼痛。紫外線使角質形成細胞釋放多種炎癥介質,如前列腺素、組胺、血清素和激肽等,繼而導致真皮血管擴張,組織水腫,激發炎癥反應,并促進黑素細胞合成黑素,是導致各種色素沉著病癥的主要原因,也是日漸增多的皮膚癌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面對紫外線污染對人類的威脅,日化市場必需要解決兩個不可缺少和相互關聯的主題:“日曬防護與曬后修復”。
二、防曬產品的技術性缺陷
目前,全球化妝品制造商在夏季市場的開發上,普遍將重點放在紫外線的防護上,如何選用組合防曬劑、提高防曬產品的有效時間、降低防曬產品的刺激性、復合出多種功能的防曬產品等等,都沒有跳出“防護”的范圍,以致開發的思路枯竭,市場無法擴大。
經對夏季化妝品市場近年來需求的調查,我們發現:市場上如此豐富的防曬產品仍沒有真正解決皮膚曬傷問題,相反曬后引發的各種皮炎甚至惡性皮膚腫瘤的比例仍在快速增加。經逐步深入地研究分析,人們已開始認識到:
1. 目前,現有的紫外線防護產品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無論是膏霜蜜、喱還是露等,作為外敷的載體介質在皮膚上展開后形成的膜層太薄,而且當乳化膜體接觸到汗腺分泌物中的電解質后,同時在陽光照射下便會馬上破乳,水分快速揮發,僅留下極少的油性成分,在皮膚上的覆蓋微乎其微,怎么能阻擋住光線的穿透?從防曬油優于防曬霜的應用效果就可以明顯地發現這一問題。
2. 日化界目前普遍使用兩種類型的紫外線阻斷添加劑:A. 物理散射型防曬劑。常見各種石粉劑,其較大的顆粒直徑且表面沒有親和性,均會造成覆蓋膜既不能較厚、也不能緊密到無縫隙而讓光線無法穿透。現在盛行納米級的鈦白粉,就是力圖對上述缺陷進行的改進。但是,經過紫外分光光度儀的測定,加入了納米鈦白粉的產品對紫外線的阻斷并沒有太大的改變。B. 化學吸收型是目前防曬的主導添加劑。它們幾乎都是芳香烴化合物,以苯環為母體結構的共軛雙鍵可以高效的吸收紫外光子能量,然后再以熱能或無害的可見光效應釋放出來。但是,苯系統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會造成傷害,是醫學界公認的事實。這種添加的自我限量,反應在防曬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就是有效時間較短,一般2~3小時就需補充,否則SPF 低于6以下時將失去了其防曬的功能。 即使處在其紫外線吸收的最大值時,仍然會有部分紫外光穿透表皮。出于商業上的利益,防曬產品的生產商是不會公告這些透過數據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僅就現在的科技水平,還不能真正完全地阻斷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3. 當光線持續地照射覆蓋在皮膚上的各種化學成分時(如: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礦物油、表面活性劑、防腐劑、防曬劑、香精等),會產生多少不利于人體的光化學及生物化學反應,目前還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報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客觀上沒有發生。在多次有關國際學術會議上,環境科學家們曾反復地發出警告:紫外線傷害已逐漸成為自然條件對人類最大的危害,是急需人類高度重視的問題。
三、曬后修復產品的市場前景
既然對紫外線的防護還達不到完全的程度,人們就會尋求日常曬后的康復,以避免產生不可收拾的后果。從2005年夏季化妝品市場看,已有國際品牌開始推出帶有曬后修復概念的產品。這是一個明顯的市場信號,預示著新的商機正在開始形成。從技術含量來看,目前這些產品只是從修復受損細胞的角度出發,添加一些細胞活化因子,與市場中長期流行的抗衰老產品機理相似,缺乏針對日光物理急性曬傷,以及繼發的光敏性皮炎等多種損傷的應對功能。由于在全世界范圍內,曬后修復還是個嶄新的課題,還沒有相配合的功能性原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這類產品還會有一段時間相對處于全球市場的空缺狀態。
北京本草香妝科技中心的日化專家會同國家級中醫皮膚科專家陳彤云教授,早在2000年就開始對這一課題進行了臨床研究。通過將陳彤云教授五十年診治經驗復方與國際最新生化科技相結合而研制出來的曬后修復系列化妝品,在數年的臨床實踐中得到科學的驗證。

我們研究的曬后修復的主要思路:
1. 首先要消除物理曬傷造成的炎癥。超過耐受量中紫外線照射的皮膚,產生了光毒反應,使角質形成細胞釋放多種炎癥介質,繼而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充血、皮下組織水腫并激發炎癥。因此,首先針對物理性曬傷產生的急性炎癥反應進行脫暑、涼血、消炎的處理。在曬傷局部覆蓋“曬后冰敷面貼膜”,再用少量冰塊在膜上滑動,使表皮溫度降至10~15度,快速收縮毛細血管,降解光毒強度,防止炎癥擴散。
2. 細胞脫敏修復是真正康復、阻止組織病變的關鍵,需要長期的護理,才能實現。通常,紫外線引發的皮炎原因復雜,均伴有抗原體傳遞T淋巴細胞的致敏結果。對已致敏的體質來說,致敏細胞的數量越多,其潛伏期越短,引發炎癥的頻率也就越快。因此,堅持長期的“曬后脫敏粉膜”,使致敏細胞的總量保持低下,消除病變組織的積累,炎癥的啟動及細胞的病變可能就會大大降低,才能保持肌體的健康,大大降低了皮膚癌變的機率。
3.消除炎癥后的色素沉著是曬后修復產品后期護理的必然要求。紫外線引發的皮炎消退后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色斑、色素分布不均勻等皮損現象。這可能是炎癥反應時使皮膚組織中的巰基減少,從而解除或部分解除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導致皮膚色素加深。在有效地消除炎癥、脫除敏感的同時,使用“曬后凈白乳”淡化色素、美白皮膚。
編輯/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