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交通運輸部門面對我國經濟延續去年快速發展的態勢,對交通派生出旺盛的運輸需求,承擔著繁重的客貨運輸任務,在克服運能不足的突出矛盾,積極挖潛擴能,保障了煤炭、石油等能源產品以及糧食、棉花、化肥、外貿等重點物資運輸的同時,為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撐。上半年全國運輸生產形勢完成較好,在圓滿完成“春運”、“兩會”、五一“黃金周”等重點旅客運輸的同時,貨物運輸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主要運輸指標再創新高,運輸效益、效率也有較大提高。
上半年運輸生產形勢雖然總體良好,但也還存有一些突出問題。首先,運輸能力整體不足,與運輸需求持續增長局面很不適應,交通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仍然極為脆弱。其次,重要運輸通道不夠暢通,主要干線能力飽和。尤其是作為交通部門重中之重的煤炭運輸,其運輸系統極不完善,不僅作為煤運主力的鐵路外運通道能力飽和,而且作為“北煤南運”重要通路中轉樞紐的部分港口,其吞吐能力也顯不足,其他配套的公路、內河航道、煤運船舶等集疏運方式,在部份地區、部份通路上能力也趨短缺,一旦出現產供運銷脫接、不夠協調,煤運系統極易斷鏈,運輸緊張的矛盾便將更為突出。第三,交通主管部門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組織能力和協調作用亟需強化,尤其需要切實探索在運能難以于近期內大幅提升的條件下,有效實施保障運輸的方式、方法,以努力實現“一般時期能適應、關鍵時刻有保障”的基本目標。
下半年隨著國家繼續加強宏觀調控、經濟趨于平穩增長,交通運輸形勢總體更趨良好,主要利好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運輸增產宏觀環境依舊
2005年作為順利實現“十五”計劃目標的收官之年,較好的宏觀經濟增長預期,既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為運輸生產的平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增長環境。
二、客流走勢有望平穩趨高
促使客流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出行欲望增強、出行機會增多,為客運需求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由于長達兩個月的“暑運”、“十一”黃金周等客流高峰期繼續存在,可望持續拉動客流增長; 三是年內鐵路還將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客運增長趨高是必然之勢; 四是居民在正常支出中將更多地趨于旅游等非實物性消費。
三、基礎貨源仍是增長重點
下半年是工業生產的黃金季節,但為保障國民經濟良好運行,煤、電、油、鋼等能源、重要原材料生產仍有繼續擴大的空間,預期工業增加值增幅將高于上半年。能源、原材料是大運量行業,基礎工業產品產量的持續增長,直接拉動運輸需求的增長,為交通運輸、尤其是貨物運輸提供了數量大、運距長、跨區域的基礎貨源,成為鐵路、港口等部門運輸生產重要的增長點。
四、投資增長拉動貨運增勢不減
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已突破7萬億元,增幅達25.8%。今年首季在宏觀調控緊抓不放的條件下,雖然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由于基數較大,增速仍達22.8%,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仍然偏高。為防止經濟過熱、遏制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國家將繼續加強宏觀調控,適度調整政策實施的重點和力度,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有所回落。但是不可否認固定資產投資仍是近年拉動經濟的主要因素,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仍將保持在15%~20%左右,增量將在1萬億元以上,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基數較大,即使增長1個百分點,也將增加700多億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仍然較大,投資品的增產必將為運輸生產提供強勁的貨源。
五、外貿快增態勢需求仍旺
下半年隨著外部環境繼續改善,利用外資質量、水平有望提高,對外貿易仍將穩定增長。為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商務部正依據國際貿易中出現的新情況,采取有效對策,鼓勵和穩定企業對外出口。今年外貿進出口將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且進出口貿易趨向更加平衡。在出口方面,商品結構更趨改善,資源性原材料已大幅減少,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已成為新的支柱;在進口方面,主要增加先進技術設備、緊缺資源和原料性商品與中間投入品,主要彌補國內資源原材料方面供應的缺口,以滿足國內經濟增長的需求。預計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將在上年突破1萬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15%~20%。
綜上所述,雖然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是促進今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主要因素猶存,必然拉動客貨運輸需求增長,全年運輸形勢看好,預計全年主要運輸方式全社會貨運量可達177.23億噸,貨物周轉量可達74330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7.1%和12.7%; 全社會主要運輸方式客運量可達187.25億人,旅客周轉量可達17633.5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5.7%和8.0%。展望下半年運輸形勢,在總體向好的同時,運輸緊張狀況還會比較突出,而且依然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運輸方面。煤炭作為重點物資運輸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受煤炭產能、電煤價格等因素影響,電煤供需矛盾不易緩解,繼續呈現偏緊狀態,由于新建發電機組投產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加上夏冬兩季用煤高峰,下半年煤炭運輸緊張狀況不容樂觀,除鐵路作為煤炭運輸主力,主要運煤干線能力吃緊之外,沿海煤炭主要裝船港及煤運船舶運力仍將呈現偏緊之勢; 進口原油、鐵礦石的接卸及疏運狀況已有改善,但壓港現象還局部存在,仍需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