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動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鐵合金行業準入管理工作。為落實《鐵合金行業準入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于7月初發出《關于加強鐵合金生產企業行業準入管理工作的通知》,對鐵合金生產企業實行行業準入檢查認定和公告制度。檢查認定采用量化測評方法,按工藝與裝備、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環保和安全生產設施五方面進行量化評分,每方面為100分,其中前兩項具有否決權。企業符合行業準入的要求是:在前兩方面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后三個方面暫按60分及以上考核。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于2005年年底前公告第一批符合準入條件的鐵合金企業名單,2006年6月底前對現有鐵合金生產企業進行一次行業準入檢查認定,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也要定期組織檢查或抽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焦化行業準入管理工作。為落實《焦化行業準入條件》中關于對符合準入條件的現有焦化生產企業實行公告的規定,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于加強鐵合金生產企業行業準入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申請公告企業的基本條件,申請受理和核實程序。申請公告的企業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焦化行業準入條件》中工藝裝備、節能環保、清潔生產、資源(能源)綜合利用、產品質量等要求,符合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焦化行業發展規劃,焦化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土地利用、環境影響評價等建設程序需符合國家有關審批、核準或備案程序要求,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于2005年9月份公告第一批符合準入條件的焦化生產企業名單。
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試點成功。據7月初召開的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會議的消息,此次改革的內容是對棉花實行普遍性的公證檢驗,把現行的85公斤的棉包包型改為227公斤的國際通用包型,質量檢驗手段由過去人工檢驗改為儀器檢驗,棉花質量標準引入能夠反映棉花內在質量的強度、成熟度等指標。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棉花質量檢驗的科學性和公信度,保證棉花質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我國棉花和棉紡織品的競爭力。14家棉花加工企業和8家棉花公證檢驗承檢機構參加了試點。加工棉花品級比普通棉花高6個百分點,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加工成本明顯降低,效益有所提高。從今年新棉上市開始,利用5年的時間完成棉花質量檢驗體制的變革。
國家安全監管局發出關于煤礦安全生產許可工作的緊急通知。在申請辦理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最后期限(7月13日),國家安全監管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出《關于煤礦安全生產許可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嚴格執行申辦時限要求,及時對相關煤礦下達停產整頓指令;開展聯合執法,打擊違法生產行為;嚴格頒證標準,加快工作進度;加大執法力度,明確整改期限;規范安全生產許可證檔案管理和信息報送工作。對未提出辦證申請、申請未被受理或受理后經審核不予頒證的煤礦,從7月14日起及時下達停產整頓指令,依法暫扣或收回營業執照、煤炭生產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對已提出頒證申請的煤礦,加快審核進度,在4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和現場核查工作。
國家安全監管局加強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管理工作。最近,國家安全監管局發出《關于做好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提高認識,堅定頒證工作信心;樹立服務思想,大力宣傳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因地制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準確獲取信息,強化安全許可信息管理;保證質量,加快頒證工作進度。
我國將建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系統。據國土資源部消息,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建成覆蓋全國重要礦產分布區的基礎數據庫系統,實現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監管和調控。這一系統將通過遙感衛星拍攝和地面實地調查,提高重要礦產資源信息的獲取能力。遙感技術可用于礦山開發情況的動態監測,快速、準確地提取礦產資源開采點分布位置,是否正在開采等信息,同時對比采礦登記資料,及時發現無證開采、亂采濫挖問題。針對煤、石油、鐵、鉀鹽四種礦產,國家還將在今明兩年建設中國礦產資源可供性分析系統和全球重要礦產資源及礦產品市場信息分析系統。
經濟運行動態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首次發布。最近,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式發布了兩家合作編制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該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今后每月第一個工作日發布。PMI是國際通行的綜合性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其方法論是全球統一的,可進行世界范圍的比較。它分為制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筑業PMI。PMI大于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目前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制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中國制造業PMI體系包括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等11個指數,其中前5個是先行指數。
上半年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漲幅明顯回落。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今年以來我國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漲勢明顯趨緩,上半年同比上漲5.6%,漲幅同比回落8.5個百分點。分品種看,鋼材價格總水平5月份結束了連續10個月的上升走勢,6月份環比下降5.3%,大部分品種的價格均有所回落,其中建筑用材價格回落幅度最大。有色金屬價格由于投機資金炒作現象嚴重,4、5月份波動十分頻繁,6月份趨于穩定,上半年同比上漲10.9%,其中銅上漲27%,鋁下降2%。化工產品價格緊隨國際油價走勢而波動,上半年同比上漲15.9%,其中聚丙烯、ABS樹脂、純堿漲幅均在23.5%左右,而聚氯乙烯價格從5月份開始已低于2004年1月份水平,為近一年半以來最低。煤炭由于需求增勢放緩、重點用戶庫存增加較多、水運運力較為充足,在進入夏季用煤高峰期之際,6月份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0.3%,海上運價也有所下降,這是歷年同期罕見的價格行情。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預計全年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5%左右,漲幅明顯低于去年。
交通行業上半年運行特點。上半年,交通行業總體發展形勢良好。主要特點,一是公路、水路客貨運輸繼續呈全面快速增長態勢,全社會公路、水路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3.6%和7.8%,公路客運增量占全社會客運增量的90%以上,公路、水路貨運量分別增長7.8%和14.4%,運輸組織保障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二是煤炭、原油、鐵礦石及鮮活農產品等重點物資運輸得到有效保障。三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重點公路建設進展良好,農村公路建設全面展開,水運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四是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形勢繼續好轉。下半年重點工作之一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重點公路建設和農村公路建設,重點建設煤、油、礦、箱專業化碼頭,整合港口資源,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解決京杭運河堵航問題,提高港口和內河航道通過能力,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保障能力。
我國汽車行業面臨三大轉變。據汽車協會分析,我國汽車行業已逐步回歸到理性發展狀態,目前正經歷三大轉變。一是從能力建設向品牌建設轉變。目前我國汽車整車年生產能力600萬輛,摩托車產能超過2000萬輛,零部件銷售收入2000億元,農用車產能230萬輛,生產能力和規模已基本能滿足目前國內市場需求。對于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來說,品牌建設成為當務之急。二是從消化引進技術向自主研發轉變。我國現有整車企業100多家,零部件企業800多家,在汽車制造技術、管理技術方面已積累了很多經驗,下一步重點是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從以外國技術為主轉變為自我為主。三是從面向一個市場轉為面向兩個市場。隨著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汽車零部件出口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長,前景非常廣闊。整車方面,目前我國某些產品已經具備了相當好的比較優勢,在出口上已初具規模。
地方動態
中國第一個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成功注冊。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項目于6月下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注冊成功,成為中國第一個注冊成功的CDM項目和世界第一個注冊成功的風電項目。該項目在風電場已有的42兆瓦裝機容量的基礎上計劃安裝22臺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5.8兆瓦。預計每年通過蒙西電網向華北電網輸送5919萬千瓦時的電力。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運行,并在今后十年的減排計入期中預計共產生51.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排,為項目業主帶來約278萬歐元的銷售收入,占其項目總投資的13%。此項目CDM資格的成功注冊將對其風電項目經濟性較差的方面有所彌補,促進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使項目在實現環境效益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經濟效益。
山西逾百煤礦成為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據7月初召開的山西省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經驗交流會的消息,目前山西省123個煤礦成為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其中60個礦井達到國標一級。山西省還確定了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總體目標:到2007年,國有重點煤礦全部、國有地方煤礦總數的80%、鄉鎮煤礦總數的50%將建成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全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穩定在1以下,國有重點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穩定在0.3以下。
河北將煤礦超能力生產視為未遂事故并追究責任。據6月末召開的河北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會的消息,吸取承德暖兒河礦業有限公司5·19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訓,河北省今后凡是超能力生產的煤礦礦井,一經發現一律按未遂事故處理,并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省屬煤礦由省煤監局和省安監局負責,其他煤礦由各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監督企業嚴格按照采礦許可證上載明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凡是超能力生產一律按未遂事故處理,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責令停產整頓,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因超能力生產導致事故的,要從嚴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目前河北省共有地方煤礦1023個,其中年產3萬噸(不含3萬噸)以下的地方煤礦545個,占總數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