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仍處在攻堅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十分繁重。發展改革部門是政府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的職能部門,負有指導和總體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職責。為進一步加強發展改革部門的職能作用,使改革措施有機銜接、相互促進,真正落到實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
(1)進一步提高對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深化改革,是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是解決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改革和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要充分認識到著力推進改革、以改革帶動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按照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的部署,用更大力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強對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經濟體制改革涉及體制轉軌和機制轉換,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關聯度高,綜合配套性強。要牢固樹立以改革促發展的觀念,將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改革的部署貫徹到日常工作和各項發展措施中。領導班子要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改革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改革工作,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指導和推進改革。
(3)充實和加強改革工作力量。為保證改革職能的積極履行和改革工作的有效組織,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健全相應辦事機構,并配備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承擔綜合改革工作的機構要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不斷提高謀劃改革、指導改革、推進改革的能力,積極協助領導同志創造性地履行好各項工作職責,努力做到有為有位。
二、做好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的擬訂與協調工作,加強對改革的總體指導
(4)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是各地發展改革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指導和推進改革的有效方式。要積極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通過適當形式,及時對改革的中長期目標、階段性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建議。要加強年度改革的總體指導,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本地區年度改革的重點任務、主要措施和實施步驟,并落實責任部門,報請同級政府批準后發布。
(5)協調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要按照國務院和同級政府的統一安排,積極參與和做好涉及面寬、影響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對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的改革任務,要主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對有關部門為主推進的改革,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主動加強業務聯系,及時溝通交流改革信息,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部門協同推進改革的良好格局。對部門意見分歧較大的專項改革方案,要主動履行好協調職能,組織研究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報同級政府決策。
(6)為黨委、政府部署改革工作當好參謀。要主動加強向當地黨委、政府的匯報,定期、及時報告改革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深化改革的建議,并加強重要改革事項的請示。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積極提請黨委召開常委會或政府召開辦公會,對當地的總體改革和重點改革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并做好會議精神的組織落實、跟蹤反饋。
三、健全機制,加強對經濟體制改革的統籌協調
(7)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要從當地實際出發,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和其他有效方式,研究本地區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和總體方案,論證、協調、銜接重大專項改革意見或實施方案,督促有關改革工作的落實,檢查評估改革效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發展改革部門。各地還可以根據當地實際,爭取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更高層次的改革工作協調機制,以保證改革順利進行。
(8)建立部門內的改革溝通協調機制。要推動發展改革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按分工做好職責范圍內的改革工作,并充分發揮綜合改革工作機構的改革綜合、協調和銜接職能。綜合改革工作機構年初要匯總本部門主抓的各項改革,向部門領導提出本年度推進改革的工作建議;年中年末要總結各項改革的實施情況,提出評估報告和推進意見;發展改革部門主抓的各項改革政策出臺前,內部主辦機構應事先征求綜合改革工作機構的意見。
(9)探索建立有效推進改革試點的工作機制。對一些涉及面廣、觸及利益層次深、風險較大的改革事項,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積極推動試點,積累經驗。其中,對國家已有明確改革方向和思路的改革事項,可按照部署、結合實際組織試點;對符合市場經濟方向,但突破現行政策法律框架、跨行業跨領域的重大改革事項,要積極組織論證、協調,按程序報批后組織試點。要創新試點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將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與行業性改革試點等有機結合起來。
(10)逐步建立改革工作責任制。各項改革方案出臺前,要明確提出相關的責任單位,并盡可能制定科學的改革績效考核評估標準。改革實施過程中,要根據政府的統一安排,通過有效方式加強對各部門改革的監督檢查。改革階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時組織有關方面評估改革實施效果。要健全糾正改錯機制,及時向同級政府報告改革進展情況和評估意見,對問題較多的改革措施進行調整。發展改革部門內部也要落實改革責任單位,加強對本部門負責的改革的監督檢查。
四、及時、準確地溝通改革信息,加強改革工作交流
(11)建立靈敏、有效的改革信息溝通機制。每年5月、11月,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定期向國家發展改革委通報本地區推進改革的基本情況、體制創新的好做法、存在問題和相關建議。要強化改革形勢分析工作,把改革形勢分析與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及時形成全局性的改革形勢分析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加強改革信息的采編和傳遞工作。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互聯的改革信息網絡的步伐。
(12)加強改革經驗的總結推廣。要結合改革實施情況,及時總結相關領域的改革經驗,推動本地區的改革經驗交流,并及時將重要改革經驗通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工作需要,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選擇重要改革領域,建立改革工作聯系點,總結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經驗,反映并協助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通過改革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對典型經驗加以推廣。
(13)加強改革宣傳工作。要通過多種有效形式,積極向社會宣傳深化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重大改革方案的出臺和實施情況、年中和年度改革進展、地方和部門推進改革的典型經驗,探討改革進程中的理論難點和政策走向,引導改革方向,促使廣大干部群眾更多地關注和了解改革,營造全社會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
副省級以下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加強和改進改革工作的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參照本意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