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蘇小梅)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和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4—2007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精神,2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國家旅游局在京召開了全國發展紅色旅游工作會議。
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的重要講話。李長春同志指出,發展紅色旅游,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盛霖到會做了《統一思想,扎實工作,推進紅色旅游全面發展》的報告。他指出,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發展紅色旅游,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重大戰略部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紅色旅游就是以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把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跡,作為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的珍貴教材;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這對于幫助大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擁護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有效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使老區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鮮明;更好地整合自然環境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紅”“綠”結合,優勢互補,發揮旅游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指導思想。李盛霖強調,《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所確定的指導思想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主要載體,進一步加強對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發揮旅游產業優勢,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通過政府組織引導、社會積極參與,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改進和完善薄弱環節,全面提升紅色旅游開發和管理水平,促進紅色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主題。李盛霖指出:《規劃綱要》提出圍繞八個方面:一是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黨建軍等重大事件,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創建初期奮斗歷程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東方曙光”;二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革命根據地、創建紅色政權革命活動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革命搖籃”;三是反映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和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大無畏革命精神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萬里長征”;四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光輝歷史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抗日烽火”;五是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重大戰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彰顯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解放、奪取全國勝利、建立人民共和國奮斗歷程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走向勝利”;六是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愛國統一戰線,同心同德、同仇敵愾的團結奮斗精神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民族團結”;七是反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成長經歷和豐功偉績,以及他們的偉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跡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偉人風范”;八是反映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跡,彰顯他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系列內容,主題概念是“浩氣長存”。
關于發展紅色旅游的目標和實施步驟。李盛霖指出:一是加快紅色旅游發展,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二是培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三是配套完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四是重點打造100個左右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五是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展示和宣傳講解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六是實現紅色旅游產業化,形成持續發展能力,成為帶動革命老區發展的優勢產業。
李盛霖強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要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落實相關責任,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強統籌保障,將發展紅色旅游的各項工作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