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15日)
一、金融體制改革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成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8月10日在上海成立,上海總部主要以現有的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為基礎進行組建,作為人民銀行總行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總行的領導和授權下開展工作,將主要承擔部分中央銀行業務的具體操作職責,同時履行一定的管理職能。
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銀行間外匯市場發展。人民銀行8月10日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外匯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推出有關改革措施,進一步推進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發展。《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交易主體范圍,允許符合條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按實需原則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二是增加銀行間市場交易模式,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可在原有集中授信、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基礎上,自主選擇雙邊授信、雙邊清算的詢價交易方式,詢價交易將首先在遠期交易中使用;三是進一步豐富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開展銀行間遠期外匯交易,并允許取得遠期交易備案資格6個月以上的市場會員開展銀行間即期與遠期、遠期與遠期相結合的人民幣對外幣掉期交易。
人民銀行確定下半年金融企業7項改革任務。一是繼續推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金融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銀行內控機制,加強管理,改進經營,提高服務水平。二是積極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充分發揮金融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作用。進一步發揮資金支持方案對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激勵約束作用。三是加快推進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改革,建立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提高資產質量。四是繼續推進證券業、保險業改革和發展,進一步規范發展證券、保險市場,加快推進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五是加快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六是積極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七是積極深化郵政儲蓄體制改革。
外匯局大幅提高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國家外匯局8月2日出臺新規定,大幅度提高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
外匯局調整因私購匯政策。國家外匯局8月3日發出通知,對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因私購匯政策做出調整。通知提高了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因私購匯指導性限額。
我國將設立貨幣經紀公司。銀監會8月11日宣布,我國將引進貨幣經紀制度,設立貨幣經紀公司。在貨幣經紀公司引入的初期,可采取中外合資的形式,由國內符合條件的機構與國際知名貨幣經紀公司成立中外合資經紀公司。同日銀監會宣布,《貨幣經紀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將從9月1日起實施,《辦法》分六章共65條,對貨幣經紀公司的功能定位、出資人資格要求、機構的設立、變更與終止及業務規范等方面提出了監督管理要求,并對違規經營的行為做出了具體處罰規定。
銀行給小企業貸款要做好四個關鍵動作。銀監會8月10日表示,銀行要取得小企業貸款業務成功,必須做好幾個關鍵規定動作:一是必須堅持市場原則和商業化運作模式,引入貸款利率的風險定價機制;二是必須堅持分類管理,分賬核算,建立專門的小企業貸款管理部門和專業隊伍;三是必須重新構建小企業貸款發放與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將信貸人員的收入與其業務量、效益和貸款質量等綜合績效指標掛鉤,引入正向激勵,并在認真實施盡職調查的基礎上,實行問責和免責;四是大力進行小企業貸款產品和機制創新,開發適應不同需要與選擇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工行推出十項措施支持小企業發展。工商銀行8月14日表示,將推出十項措施支持小企業發展:一是深化梯度式的小企業區域信貸政策;二是完善適合不同類型小企業融資需求特點的客戶信貸政策;三是拓寬擔保渠道,積極推廣適應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四是完善小企業貸款定價體系;五是在分析小企業生產經營和現金回流情況的基礎上,對小企業貸款實行按期限管理;六是創新小企業貸后管理模式,以適應小企業戶數不斷增多的發展趨勢;七是建立獨立的小企業金融產品營銷隊伍;八是建立獨立的小企業貸款考核體制;九是建立小企業貸款的風險化解和補償的良性循環機制;十是完善小企業貸款與其他金融產品的聯動機制。
銀監會監管資產管理公司新舉措。銀監會日前表示,下一步將從六方面做好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工作:一是全面開展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2004年以及2005年上半年完成的終極處置項目檢查,重點查處資產處置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二是鞏固和擴大查處工作成果,嚴格責任追究,對重點項目要根據資產處置活動的軌跡進行持續跟蹤,典型項目要形成案例研究報告;三是將“第二次剝離”發現的重大問題線索一查到底,從體制、機制上研究解決問題措施;四是對資產管理公司實行全方位監管;五是加強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發展與監管的重大課題研究;六是配合有關部門,不斷推動不良金融資產處置環境的持續改善。
二、財稅體制改革
國務院再次改革出口退稅機制。國務院日前決定,在堅持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前提下完善現有機制,并自2005年1月1日起執行,具體內容包括:一是調整中央與地方出口退稅分擔比例。國務院批準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稅基數不變,超基數部分中央與地方按照92.5∶7.5(原來是75∶25)的比例共同負擔;二是規范地方出口退稅分擔辦法;三是改進出口退稅退庫方式。
外企購置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政策明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明確了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和相關利潤再投資退還企業所得稅的有關政策。通知明確,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的企業所得稅,應按實際征收的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計算抵免稅額。
三、醫療體制改革
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國務院常務會議8月10日召開,研究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問題,會議強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等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國務院振興東北辦8月6日表示,《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重點突出了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針對東北地區國有經濟比重過高,所有制結構較為單一,《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資的新方式,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并制定了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的支持措施,旨在促進體制和機制創新,增強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二是《意見》立足東北地區現有基礎和比較優勢,提出以增強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核心、以加快重點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資源枯竭型城市利用外資步伐為重點的鼓勵政策,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同時,充分考慮東北地區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和振興老工業基地需要,提出在積極引進外資改組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同時,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加快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步伐的意見;三是提出了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努力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有機結合,提高國際經貿合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東北地區加快發展;四是針對東北地區面臨的就業和再就業矛盾突出的問題,對外國投資者并購國有企業、能幫助原有老企業扭虧為盈、實現產品和產業結構轉換、解決就業的給予鼓勵,幫助解決歷史陳欠等問題,為并購創造條件。
五、地方改革
北京市加快農民工醫療保險。北京市8月10日發布《關于加快本市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醫療保險繳費標準做出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每月需為每名農民工繳納28元,農民工本人不花錢。其繳納醫療保險費用,不建個人賬戶,不計繳費年限,繳費當期享受待遇。參加醫保后,符合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等有關規定的住院治療的費用可報銷。規定從8月1日起實施。
無錫市大力推進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無錫市日前發布全力實施改革攻堅工程重點工作的決定,出臺了《關于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房地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力圖從多方面創新舉措,加快構建符合無錫市的公共財政框架體系。
六、其他領域改革
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日前下發《國務院關于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國家將加大改革力度,繼續推進國有流通企業改組改制,并將妥善安置職工,降低國有流通企業改革成本。
五部委規范文化領域引進外資。文化部等5部委日前聯合制定《關于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若干意見》,《意見》允許外商以獨資或合資、合作的方式設立包裝裝潢印刷、書報刊分銷、可錄類光盤生產、藝術品經營等企業。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導地位的條件下,《意見》允許外商以合資、合作的方式設立和經營演出場所、電影院、演出經紀機構、電影技術等企業,參與國有書報刊音像制品發行企業股份制改造。《意見》禁止外商投資設立和經營新聞機構、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及播放公司、電影制作公司、互聯網文化經營機構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港澳除外)、文藝表演團體、電影進口和發行及錄像放映公司。禁止外商投資從事書報刊的出版、總發行和進口業務,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總發行和進口業務,以及利用信息網絡開展視聽節目服務、新聞網站和互聯網出版等業務。外商不得通過出版物分銷、印刷、廣告、文化設施改造等經營活動,變相進入頻道、頻率、版面、編輯和出版等宣傳業務領域。《意見》還對引進外資的審批、投資方的資質提出明確要求。
國土資源部完善征地補償辦法。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出通知,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制訂并公布本地區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經濟體制改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