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則會關系到學生以后學習、生活的諸多方面。因此,作文教學肩負著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與塑造的任務。然而,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呢?
一、立體思維,讀中練筆
作文應該是學生對學習、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真情抒發,對所思所感的個性展示,同時還應該通過合理的結構、適當的內容、確切的語言把其表達出來。而閱讀則是讀者對作者的文章內容、寫作觀點等進行評價、理解、內化,并與其交流的過程。
閱讀與作文雖然分處不同的階段,但它們卻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繼承、補充關系。閱讀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而寫作又會為學生更好地閱讀理解提供實踐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立體思維,即通過閱讀,不斷內化文章中的好詞佳句,理解其中的深刻內容,把握或恬靜或奔放的思想脈搏。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意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并從中提煉出新意。同時通過立體思維讓學生細心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而讓學生留意作者怎樣圍繞中心思想來選擇具體內容,怎樣有條理地把這些內容用或優美或嚴謹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把這些方法遷移到寫作中。
二、感受生活,實踐作文
所謂實踐作文,就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學習等實踐,寫自己有親身體驗、有深刻感受的事物。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有感而發,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但是,不同學生對同一實踐內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對某一活動有的學生感到有說不完的感想,而有的學生卻感到無話可寫。這是因為他們的觀察、思考的能力存在差異。所以這時教師必須發揮點撥、指導的作用,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生活的快樂,并采用適當地評價方式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以促使其不斷進步。這樣,我們就會經常在作文中發現學生靈動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像,豐富有趣的語言。學生的作文也就會不斷地改頭換面,不斷地產生創新的火花。
三、聯想效應,寫作創新
聯想是多角度創新思維品質的集中表現。自古以來聯想讓許多善于思考的人成為那個時代的精英。發明家布倫特因看到蜘蛛吊絲做網,巧妙地構思出了現在的吊橋;牛頓在蘋果樹下驚異于一個蘋果落地,從而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由此可見由一事物到另一事情的聯想效應是何等重要。那么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利用聯想效應使學生的作文更富有新意呢?通過實踐得出以下幾種方式:
1.假設中創新。學完課文之后,引導學生根據作者為讀者留下的思維空間,推測課文中沒有寫出的事物,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并大膽寫出自己的設想。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會通過聯想,寫出頗有新意的佳作。
2.變形中思考。變形思考是培養學生聯想思維能力的一種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某一形象加以潤色,使之成為貼近學生生活或者符合文章情境的新形象。方法主要有:擴大或縮小,增加或減少等。如對文章進行改寫、擴寫的練習,變換文章人稱,結尾續編或習作擴充等。這些都可以使學生寫出更富新意的文章來。
3.音樂中引思。一曲優美動聽的樂曲,是一首流動的詩歌,也是一幅美好的圖畫。通過聽音樂讓學生寫下聽到的世界,會使他們在聯想中完成情感上的飛躍、創造上的升華,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肇東市澇洲鎮教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