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機智、勇敢,幫助八路軍消滅了敵人,自己卻被敵人殺害了。學習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昨天,珍惜今天。
學情分析:
王二小的年齡與學生的年齡相仿,因此故事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共鳴。當學生朗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感染,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中,一定會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呈現方式:
1. 利用圖片等直觀形式,從感觀上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2. 教學中可將音樂引入課堂,營造歌唱英雄、懷念英雄的氛圍,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情感,使其在學習中受到情感熏陶。
【片段一】
師:(出示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王二小正在做什么?
生:王二小在放牛。
生:王二小在放哨。
師:“放牛”和“放哨”兩件事是同時做的嗎?書中用了什么詞把他們連起來?
生:“放牛”和“放哨”兩件事是同時做的。
生:一邊……一邊……
師:你在生活中有同時做兩件事的經歷嗎?給大家說一說,并用上:“一邊……一邊……”
生:我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生:媽媽一邊看電視,一邊織毛衣。
……
師:王二小一邊放牛一邊放哨,這樣做會不會耽誤放牛或放哨呢?
生:不會,他是借放牛在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監視敵情。
師:噢,原來是這樣,真是了不起!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
生:我要用贊美的語氣讀,因為王二小很聰明,很機智。
生:我要用欣賞的語氣讀,因為他機智勇敢。
生:我要用低沉的語氣讀,因為這樣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犧牲了,我感到悲痛。用低沉的語氣讀,表示對他的懷念。
師:把你們體會到的情感用朗讀表現出來吧。(學生練讀、展示,師生評價。)
(評:由詞引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我們的小英雄是多么機智、勇敢,再通過朗讀,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片段二】
師:從同學們剛才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已經被文中的王二小所感染。現在請大家輕聲讀3、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
生:我覺得是“順從”這個詞。“順從”是聽從的意思。“裝著順從”是假裝聽從。
生:他這樣做是為了讓敵人相信他,這樣就能把敵人帶入埋伏圈,然后消滅掉。
師:假如你就是王二小,此時此刻,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生:我會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完成任務,把敵人引進埋伏圈,然后消滅他們。
生:我心中會想,你們這些兇狠的敵人,看我們八路軍怎么收拾你們。
生:我會告訴自己,要消滅敵人,就不能怕死。
師:聽了大家的想法,我們仿佛看到了王二小矮小而又高大的身影,好像聽到了他豪爽、樂觀的笑聲。那么,現在你一定知道為什么稱王二小是小英雄了吧?
生:因為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自己卻犧牲了。
生:他為了人民,為國家光榮犧牲了,所以說他是個小英雄。
師:是呀,王二小英勇的壯舉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王二小這樣的英雄,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伴隨著《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樂曲,讀一讀課文中使你感動的語句,好嗎?(學生伴隨樂曲深情地朗讀。)
【總評】
老師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以朗讀促情,在讀中讓學生受到感染,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將音樂引入課堂,又營造了歌唱英雄,懷念英雄的氛圍,拉近了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