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經過了解,學生非常喜愛青蛙、松鼠、蝸牛等小動物,都特別想掌握一些關于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及覓食方面的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決定和學生共同研究小動物——青蛙。這是我第一次把動物帶入課堂。當我拿著青蛙走進教室的時候,教室里頓時爆發出一片歡呼聲。
“老師,給我們小組一只青蛙?!薄敖o我們一只青蛙?!笨吹竭@一情景,我只好把提前準備好的導語擱置一邊,說:“我馬上就把青蛙分給你們。拿到青蛙后要仔細觀察,并記錄下來,看哪個組發現的秘密最多。另外,我有一個要求,大家都知道,青蛙是益蟲,我們只能觀察而不能傷害它。”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了,紛紛說:“一定,而且觀察完后我們還會放了它?!?/p>
學生拿到青蛙后,問題出現了,原來活蹦亂跳的青蛙不知怎么全部不動了。學生看著安靜的青蛙束手無策,他們遇到了第一個困難。發現這一情況后,我心里也很著急,于是大聲提示說:“同學們,如果青蛙還不動,我們可以先觀察它的外形?!痹捳f完后,學生還是老樣子,我的提示沒起多大的作用。很明顯,學生的興趣不在青蛙的外形上,而是在它的運動及覓食方面上,他們正在想辦法讓青蛙出來。過了一會兒,他們想出了許多“招數”,有的小組看到講桌上放了許多昆蟲就跑來拿,并放在青蛙旁邊,想利用昆蟲引誘它運動;有的小組還不敢大聲說話,擔心他們的吵鬧聲把青蛙嚇著了。過了一會兒,青蛙終于跳躍起來了,兩名學生興奮得緊緊地摟住了我。我也很高興,因為學生在困難面前并未退縮,而是想方設法要超越它。而我在這樣好的教育機會面前,卻自作聰明地要引導學生回避困難,繞道而行,是多么可笑!值得慶幸的是學生并沒有聽我的話,而是在興趣的支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越過了困難,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青蛙開始活動了,真正的觀察開始了。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拿著放大鏡專心觀察,十分投入,我只是來回巡視。一個小組的學生把各類昆蟲擺在青蛙的周圍,想了解青蛙喜歡吃哪種食物,過了一會兒,青蛙好像都不太感興趣。那怎么辦呢?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一名學生說:“它喜歡吃蚊子。”許多同學也表示贊同??墒俏覀冊鯓硬拍茏屗缘轿米幽兀坑钟袑W生提議到附近的公園水塘邊,那里蚊子最多,于是我滿足了他們的愿望。到了水塘邊,小組負責記錄的學生看到后說:“青蛙喜歡吃蚊子?!闭f完就要記錄,另一個學生卻嚴肅地講:“青蛙還沒有吃到蚊子,就不能說青蛙愛吃蚊子?!毙〗M中的其他學生聽了這番話,也不斷地表示贊同。
在結束前,我暫停了學生的觀察活動,請他們交流一下小組的發現,每個小組都說了很多,都各有重點。這些重點都是根據他們的興趣制定的,匯報的內容很零碎,沒有順序,但很生動。
[案例評析]
帶小動物進課堂是姜海波老師的一次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和樂于觀察、樂于實踐的心理,把青蛙帶入了課堂,積極地給孩子們創造機會,讓孩子真正在活動中去感知和體驗。學生在認真觀察、用心交流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和參與的積極、主動性。
在學生觀察青蛙的過程中,教師突破了牽著學生走的局面,重視以學生發展為本,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從學生需要出發。在活動中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同時,教師的理念也發生了變化,認識到在新理念下,學生要有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合作,分享成功,與此同時培養了從小熱愛動物、關心動物的思想意識。
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把自己置于學生之中,以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進行教學,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體現了師生之間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