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綜合性方面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注重學科綜合性,提倡學科之間互相滲透。體育與其他學科的滲透體現在:有的體育課堂用音樂、舞蹈貫徹始終,有的用美術造型來疊羅漢……但不管如何綜合,我們必須明白,這是為了更好地突出體育課的主題,完成教學目標。
二、研究和探索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極好的途徑。但是在研究和探究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第一,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去探究;第二,如果所有的課都去探究,一則浪費正常教學時間,有可能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二則把
教學變成科研了。總之,探究和研究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度,適可而止。
三、合作學習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提倡合作學習,這是學生學習方式又一個顯著變化。在合作學習中,成員間互相協作,互相激勵,群策群力,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這對于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感的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合作學習上也要把握好度。不要堂堂課都去搞合作學習,一則不是每堂課都適合搞合作學習,二則時間有限,三則不管是在同質或異質分組教學中,有可能產生對不同的學生心理感受關注不夠的問題。尤其在異質教學中,不利于因材施教,并且人為拉平學生間本該有差異的成績,會產生不公平現象。還有,在同質分層教學中,弱勢組會產生無所謂、自卑、缺乏上進心的情況,強勢組則易產生驕傲自滿、自高自大的情況,中間組則可能安于現狀。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講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體育來說:1.人才資源的開發;2.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3.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4.課外資源的開發;5.校外資源的開發;6.自然地理資源的開發;7.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等等。所以,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要把握好度,因為有些開發出來的教學內容并無實效,還浪費教學時間。課堂不能變成開發教學新資源的演練場,應適度開發有實效的教學資源,同時傳統的且具有一定作用的教學資源也不能丟棄。
五、學習評價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增加和完善了學習評價的內容。不僅注意結果性評價,還重視過程性評價;不僅注意絕對性評價,還重視相對性評價;不僅注意定量評價,而且注意定性評價;而且還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評等。評價內容和標準的變化,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成績確實有極大的作用。但是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評價上也要把握好度,不要只重視評價活動本身,反而耽誤了課堂教學。依體育教學為例,我曾觀摩過一堂公開課,教師設計的評價花樣很多,剛練一會兒,學生小組就得停下來,由老師指揮著進行自評、互評,一個組一張表格,一個一個地輪著記錄,一堂課有好幾回,其結果是練習的時間少得可憐,重形式而輕內容,違背了體育課精講多練的原則。
六、關注個體差異要把握好“度”
新課程講究關注個體差異,這是為了更好地讓每一個學生受益,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在具體實施中必須要把握好度。一是要妥善處理好個體與全體的關系,不能只關注個體而忽視全體;二是要保證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學校還沒有實現小班化教學,一個教學班往往是五六十人,而且體育教師一般是一個人教4~6個教學班,關注個體更應關注全體。關注個體差異放在課后更合適。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湖市藝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