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文化名目繁多,且各有千秋。舉凡齊魯義丐、燕趙屠狗、秦晉小調、巴蜀老酒、江浙書卷、閩粵紅帆等,皆為大中華文明增色不少。
浩浩湘水,青青岳麓,萬古一擔好河山。說起“湖湘文化”,想必人們也不會陌生。有名的“瀟湘八景”,曾引來文人騷客無數。我在網上比較過全中國諸多的“八景”介紹,感覺唯我“瀟湘八景”的命名最富詩情畫意,“平沙落雁”、“江天暮雪”、“遠浦歸帆”、“洞庭秋月”等無不具有古典主義的深邃意境。得自然地理之勝,湖南人文遂呈現郁勃不可遏抑之氣。
最近由岳麓書社出版的《湖湘文化大觀》一書,洋洋一百六十余萬言。我在慨嘆此書搜羅宏富之余,也試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依愚見,所謂湖湘文化之特色,大抵可以“男人干大事,女人解風情”概括之。
先說“男人干大事”。近代以來的湖湘子弟勁直尚氣,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從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到譚嗣同、唐才常、樊錐,從黃興、宋教仁、劉揆一到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各個歷史的轉折處皆〖LL〗有湖南人相與指天畫地。盡管每代之間的政治訴求差別很大,但對政治的強烈興趣卻是前后一貫的。
事情做大了,自然就信心十足。講“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尚嫌不夠豪暢,說“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才真正解了氣。一百余年來風云變幻,政潮跌宕起伏,其間的苦樂悲歡,和湖湘子弟的關系是何等緊切!
再說“女人解風情”。考察一地之風俗,切不可忽略當地之女人。人們常說“湘女多情”,話雖說到了點子上,但展開得不夠,尤其缺乏比較的視野。
一般而言,北方的女人樸實率真,有野風吹放之美,只是感情不夠細膩;江浙的女人溫婉柔媚,有臨水照花之韻,但舉止似過于矜持。比較來看,湘女既有溫柔纏綿的一面,又有火辣野性的一面,因而在雅與俗、動與靜之間保持了平衡,頗為符合男人的審美取向。尤為突出的是,湘女樂于分享男人們的奇思妙想,并且時常予以鼓勵。她們渴盼自己的心上人功成名就,因此心理脆弱的男人將不勝其鞭策。
炎炎夏日,不耐枯坐。草此小文,一以遣時光,一以抒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