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布什的連任,美國對朝政策得以延續。美朝首腦不太可能進行面對面接觸,美國不會輕易讓步,但受全局牽制,在軍事打擊問題上將有所保留。
舊總統的四年新任期內,美國對朝核問題的態度究竟是“新瓶裝舊酒”還是“舊貌換新顏”,一切似乎仍是霧一般的謎!
布什連任 老對手繼續交鋒
朝鮮外交的重點是美國,解決朝核問題的關鍵也在于朝美兩家,美國大選的結果自然對朝美關系的未來走向和朝核問題的解決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遙想四年前,基于克林頓政府對朝接觸與對話的政策,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能有機會沉醉在平壤的花山人海中,就連克林頓的平壤之行也差一點成為現實。2001年隨著布什的走馬上任,出于布什本人對朝鮮領導人的主觀臆斷,加上美國將反恐和反擴散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朝鮮成為美國眼中的“邪惡軸心”,朝美關系急轉直下,兩國關系降到了冰點。
朝鮮一直期待“新人新氣象”,期待新總統能帶來解決朝核問題的春風,原定于2004年9月召開的第四輪六方會談也一拖再拖。但布什的競選連任宣告了這樣一個事實,不管朝鮮方面對其好惡如何,金正日和布什兩人都要再打四年的交道。
對于布什政府而言,新一輪任期內的對朝政策將“基本維持原來的軌跡,在有限的范圍內適當調整”,即“有變化,但變化不大”。
布什的三個“不變”
第一,布什政府防止朝鮮擁有核武器、防止核擴散和保護美國安全等原則立場不變。在競選中,布什自始至終都打著鮮明的反恐旗號,把選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恐怖主義威脅和伊拉克局勢上。未來的四年,反恐依然會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而美國認為朝鮮擁有核武器將對美國構成嚴峻挑戰,其一,如果朝鮮將核武器裝載在遠程導彈上,將會給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遠方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其二,會對美國的盟國日本和韓國構成安全上的威脅;其三,朝鮮如果出于換匯等原因將核武器出售給包括恐怖組織在內的任何買主,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會更大。
第二,布什政府對朝鮮領導人的看法不會改變。布什一貫“牛仔”作風,愛憎分明,喜怒哀樂溢于言表,他對金正日素無好感,并視朝鮮為“邪惡軸心”、“無賴國家”,這些在今后的四年里仍很難改觀。特別是兩國由于缺乏必要的接觸和信任,雙方的互相攻擊非常尖銳。因此,未來四年中,朝美兩國最高領導人面對面接觸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美國不輕易對朝鮮做出任何讓步的策略不會改變。布什當選、共和黨又在參眾兩院占優勢,所謂分立的三權,即行政(白宮)、立法(國會兩院)、司法(最高法院)盡在一手掌握。布什內閣中的強硬派將挾大選勝利之余威,在國際事務中繼續采取強硬的姿態,推行保守的路線。

“因人因事因地”小范圍調整政策
同時,經過激烈競選的洗禮,布什也會好好總結和反思一下,有意識地去調整過去四年的所做所為,對朝政策會“因人因事因地”而發生小范圍的變化。
因人是指,布什第二任內閣將出現較大的人事變動,國務卿、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等陸陸續續走馬換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或溫和或保守,或隨和或固執,因人而宜的一句話一個小舉措將促使美國對朝政策的微調。
因事是指,美國依舊面臨著諸多挑戰———伊拉克問題、反恐戰爭、巴以沖突、能源危機、反擴散,等等,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特別是如何收拾伊拉克這副爛攤子,將牽扯美國很大的精力,美國不能不在發動對朝鮮的軍事打擊問題上有所保留。就朝核問題本身而言,未來的四年也將有可能會出現種種突發事件,如韓國核問題的曝光、伊朗核問題的解決、朝鮮會否試爆核武器、朝美朝韓小范圍沖突等等,誰也無法預料,美國也必須“就事論事”,根據不同的情勢做出不同的反應。
因地是指,布什政府堅持多邊會談解決朝核問題,在今后將有可能設身處“地”、因“地”制宜為盟國———日本和韓國多多考慮,防止聯盟出現裂痕,同時也將與中國、俄羅斯更緊密地合作。布什坐穩總統寶座后,各國政要的賀電像雪片一樣飛來,布什笑逐顏開,也擺出一副與盟國再續前緣的姿態,表示將與盟國和解合作。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鐵桿的哥們兒,不顧國內輿論的反對和人質危機的壓力,堅持在反恐和伊拉克問題上緊跟美國,在今后朝核問題的解決上,布什也將投桃報李,充分發揮日本和韓國的作用。
時間表在哪里
朝核問題的解決,時間是一個大問題。從2002年到現在,兩年多的光陰轉眼就逝去了,從三方會談到六方會談到工作組會談,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混個臉熟,來來去去的穿梭外交的線路估計也能繞上地球好幾圈……可是,時間似乎停滯不前,兩年前的問題還是懸而未絕,兩年前的分歧還是難以跨越,未來究竟如何仍讓人無法預測。時間似乎并不在美國這一邊,越拖下去,朝鮮擁有核武器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國對朝鮮的懷疑和猜忌就越深。布什在當選后已經明確告訴韓國總統盧武鉉,將“在其第二屆任期致力解決朝核問題”。但現在誰也無法說清朝核問題解決的時間表究竟在哪里。
另外,還有一個解決方式問題。是以軍事手段強制解決?還是通過多邊框架和平對話解決?抑或是再來個十年前朝美雙邊《核框架協議》的翻版?新的四年里,布什不再有競選連任的壓力,最需要做的就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伊拉克、伊朗、朝鮮”這三個布什自己定義的“邪惡軸心”,布什也許會自己一個個地解決。
人們現在最擔心的是,如果美國政權對和平對話解決朝核問題失去耐心的話,新政府可能會偏重于強硬政策,對朝鮮逐步施壓,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由于布什的連任,美國對朝政策得以延續,一切不會因為美國總統易人而從頭開始,過去四年即使是磕磕絆絆的磨合也勝于新領導上臺后不必要的猜疑、誤會和摩擦。朝鮮政權曾寄希望于克里當選,現在也不得不面對現實,與布什政府在多邊舞臺上繼續對話與對抗。
布什連任后的對朝政策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其對于解決朝核問題的方式都將是“萬變不離其宗”,對朝鮮而言,“以不變應萬變”也許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