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奮斗目標,同時也為新時期新形勢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施工企業,只有在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中,適應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把握新特點,探索新規律,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企業改革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實現思想觀念的創新
重點強化五種觀念:一是“大政工”觀念,要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只是黨組織,政工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的思想,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一體化”工作格局。二是開拓創新觀念。要克服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思想,樹立和強化開拓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意識。三是市場經濟觀念。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予以加強和改進。四是服務的觀念。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現代企業管理之中,與企業的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緊緊地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為穩定大局服務,通過服務來發揮其作為生命線、中心環節、政治優勢的作用。五是科技觀念。要樹立用現代科技手段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法的意識,時刻關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識經濟的發展,隨時把新的成果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來。
二、找準切入點,增強實效性,實現開展內容的創新
一是在推進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圍繞深化項目管理、用工人事分配制度和“減員增效”等改革的重點難點,進一步強化觀念教育,引導員工盡快樹立搶抓機遇,扶優汰劣,自我超越和以經營效益為中心的新觀念。二是在創建精品工程上下功夫。圍繞實施優質名牌戰略和落實ISO9002標準,堅持質量創新,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堅定“開工創優、一次成優”的信心和決心、樹立爭杯奪旗的意識,三是在對外開發塑形象上下功夫。圍繞經營開發“龍頭”工作。開展市場調查,認真研究市場的新變化,深入分析影響對外開發的各類問題,進一步增強全員開發意識,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業績,精品工程和先進模范典型,擴大社會影響。四是在內抓管理,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上下功夫。圍繞培育跨世紀“四有”員工隊伍的根本任務,深化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員工業務技術和勞動技能的培訓,不斷改善隊伍結構,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結合企業實際,傾聽職工心聲,實現方式方法的創新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是職工群眾,在方式方法上必須適合企業特色,反映職工心聲。一是堅持經常性。要多下現場,利用各種會議和文件精神,解決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問題,不能就事論事,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講道理。二是堅持多樣性。變原來“說教式”、“號召式”為現在的“引導式”、“啟發式”。三是堅持科學性。要引人心理學、倫理學及現代管理科學的知識,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四是堅持群眾性。要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傾聽群眾呼聲、關心員工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說服力。五是堅持傳播多樣性。要改變過去“一張嘴、一個本、一支筆”的局面,使用各種載體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傳播速度快捷化,傳播手段高科技化,傳播途徑多樣化。
四、把握關鍵環節,著力靈活多樣,實現工作機制的創新
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具有生機和活力,必須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必須把握住不斷優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運作機制這個關鍵環節。一是領導機制。要建設和形成有利于加強黨組織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有利于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和其他領導各負其責的責任制,要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相對穩定”的要求,建設一支政治強、作風正、業務精、懂管理的“復合型”政工隊伍。二是工作機制。要形成“以專職政工人員為骨干,以行政人員為主體”的局面,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方位覆蓋的政治工作的工作體系。三是考核機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到干部政績考核中,建立和形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與各類評選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軟指標”變成“硬任務”。四是保障機制。要建設和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在組織機構上得到保證,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保證,從管理手段上得到保證的保障機制。
(作者單位:貴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責任編輯:張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