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在貴州視察工作時指出,“當前,貴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努力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如何做好歷史性跨越這篇文章,是值得認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
所謂跨越式發展,就是相對落后的國家或地區,發現并抓住某些特定的技術或產業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借鑒和吸收先進技術和經驗,通過技術、制度和管理創新形成后發優勢,使某些產業或領域在時間和空間上打破常規或跨越某些階段的發展進程。
在經濟發展史上,工業化進程的后來者以較短的時間走完先行者走過的路并后來居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例子中外皆有。如二十世紀中后期的東亞,即是現代跨越式發展的成功典范。從我國發展看,東部沿海特別是特區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歷程,亦是跨越式發展的歷程。國家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實施的“三線建設”,在貴州投資近100億元資金搞基本建設,短時間內建設了以航空、航天和電子三大國防工業基地,并建立了一批冶金、機械、化工、建材、煤炭企業,同時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也有明顯改善。貴州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省,跨越式發展成為產業結構基本完整、以工業為主導的省份。本世紀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給貴州發展再次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在實施“西電東送”工程后,貴州電力工業發展走上了跨越式發展的道路,2000年至2004年,全省累計完成電力投資566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17%以上;第一批“西電東送”電源項目基本建成,第二批十個電源項目全面啟動,第三批電源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貴州電網裝機總規模已超過1000萬千瓦,五年新增近650萬千瓦,超過前五十年裝機的總和。
一、貴州具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本條件
第一,貴州豐富的資源優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為貴州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是貴州有蘊藏量大、水能火能互濟的能源資源。二是貴州有量大質優、分布集中的礦產資源。具有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基地的有利條件。三是貴州有種類繁多、富有特色的生物資源,有利于中藥產業和特色食品工業的發展。
第二,貴州在落后中蘊藏著發展的生機,后發優勢明顯。根據國際經驗,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地區經濟的初始狀況容易實現較高的增長率。貴州可以利用當今世界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成果裝備本地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相對于東部地區而言,貴州能源、礦產、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資料的價格低,這對創業起步階段的企業和成長擴張的企業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2003年,貴州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0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3點,在全國居第7位,人口的高速增長帶來勞動力的高速增長。由此可見,貴州省由于經濟不發達,單位土地面積容納的農業勞動力和人口較少,存在較多的農業富余勞動力,而現有產業的發展不能消化大量勞動力,就業水平較低,具有勞動力相對充裕的優勢。貴州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2003年貴州省的職工平均工資11037元,居全國第25位。
第三,二元經濟結構非常突出。2003年,全省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5.5%,城鄉居民收入相差4倍多;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鎮為39.8,農村為56.9,兩者相差17.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第二產業為48080元,第一產業僅為1785元,貴州現代化產業與傳統的自然經濟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產業斷層。由于有產業斷層,所以才有反推進的空間。
第四,通過建國以來的建設,貴州積累了先進生產力發展的一些要素。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貴州建成的老工業基地、國防工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一些重要技術和人才的聚集地,為機械產業和技術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迅速發展,目前貴州省已形成以航天,航空、電子為主體的機械電子工業體系,初步建成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磨料磨具、高低壓電器、儀器儀表、軸承和汽車零部件五大生產基地,產品科技含量較高,在國內外生產享有良好聲譽。國防科技工業是機械電子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批高科技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第五,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資金傾斜和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幫助,“西電東送”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和項目的啟動開工,對貴州跨越式發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以1999年為基數,生產總值翻了0.6番,地方財政收翻了1番多,居民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近400元。五年累計投資3190億元,超過過去50年的總和,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現在中央進一步明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會動搖,西部大開發的支持力度不會減弱,西部大開發的步伐不會放慢,為貴州進一步實施西部大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第六,信息化的突飛猛進,貴州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設計成為可能。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將日益減少貴州地理空間對經濟發展的束縛,“空間距離”的概念也將逐步淡化。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可以直接利用世界最先進的核心技術。這為貴州采取自上向下技術創新方式,加快科技產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七,貴州在構建知識經濟創新平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已取得了突破。貴州在微硬盤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是貴州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功例子。直接引進國際最新技術和成果,整合資源,推動工業化升級,實現經濟超常規發展的“請進來”模式應運而生,美國磁源公司攜世界領先水平微硬盤生產技術落戶貴陽,與南方匯通公司共同組建起南方匯通世華微硬盤有限公司,主打產品1英寸微硬盤銷量短短兩年時間便穩居全球第一,并按計劃研發生產出高容量0.85英寸和1.8英寸系列微硬盤產品,成為世界領先的移動存儲設備制造商,貴州成為世界擁有微硬盤生產能力的兩個地區之一。一些國內外專家把這種通過部分核心技術的突破引領高新產業快速發展的方式稱為“貴州模式”。國家信息產業部認為,“貴州模式”對于推動西部地區借助新經濟的平臺躍上發展的快車道,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官員胡援東訪問貴州時也表示,貴州在微硬盤核心技術的產業化,讓他找到了貧困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功例子。
第八,地緣區位優勢。我國加入WTO后,促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而南貴昆經濟區成為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貴州在南貴昆經濟區則起到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隨著近年來交通網絡的不斷擴大,將大大增加西南通向東部沿海和東南沿海地區的貨物通行能力,進一步增強貴州在西南和華南、華東的樞紐地位。省會城市貴陽距重慶長江口岸300多公里,距廣西北海直距約500公里,具有近江、近海、近邊的相對區位優勢。
第九,具備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市場環境和體制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國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市場經濟秩序正在好轉,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吸收國外有利因素為我所用的能力大大增強;科技、文化、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已成為社會共識和風尚;廣大人民群眾“求發展、奔富裕”的愿望愈發強烈,各種后發優勢正在集聚和凝結。胡錦濤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提出“要努力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奮力實現歷史性跨越將成為我省制定加快發展方略的總體要求和戰略取向,成為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促進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跨越式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已在全省形成。
二、貴州跨越式發展要以推進工業化為突破口
工業化是近代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最振奮人心的話題,由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變革和工業文明,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縱觀世界發達國家,都是“老字號”工業大國;二戰后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正是由于他們選擇了工業跨越之路。同樣,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幾個經濟繁榮富庶之地,都是工業經濟振興之地,更是現代化建設先行地區。貴州是“資源大省、工業小省、財政窮省”,貴州經濟落后,主要表現為工業經濟規模小,生產設備落后和技術水平低。為此,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義無反顧地加速工業化,實現工業經濟的跨越發展,是有效地遏制并縮小差距,跟上全國現代化步伐的必然選擇。
推進貴州工業化跨越式發展,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在能源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工業、“兩煙一酒”、農產品加工業、醫藥工業、高科技產業、機械工業實施重點突破,并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再帶動其他領域、產業和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實行實施體制環境戰略創新、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創新、實施科技戰略創新,實施以建設企業大集團為重點的企業組織戰略創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創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創新、實施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創新、實施城鎮化戰略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