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已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最為常用的文體,運用的社會領域不斷擴大,應用寫作活動頻率之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已成為各行各業及普通民眾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因而應用寫作教學得到了普遍重視:許多高校在眾多專業中開設了該課程;社會上許多單位在招聘人才時,把考查應用寫作能力作為重要內容等。但是,目前高校的應用寫作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方法的程式化、教學模式的傳統化、對課程本質把握的模糊性等。許多有識之士對此已作了有益的探索,這些建議和意見對提高應用寫作教學效果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是,筆者以為,當前高校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解決教材和師資問題。
一、教材問題
教材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應用寫作教材種類繁多,難以計數,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重點錯位
應用文第一要義是實用。我們正處在一個商品經濟活躍發達的時代,寫作內容的經濟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行政公文在應用寫作的中心地位被鋪天蓋地的經濟文書所取代已是大勢所趨。此外,學生畢業后,絕大多數要從事與經濟、商務關系密切的工作,極少數能進入國家機關,即使是進入國家機關,也與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財經、商務應用文必然成為應用寫作教學的重點,但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教材仍從傳統的觀念出發,以行政公文為教學重點,從“命令”到“會議紀要”等,13種公文詳加介紹,占了教學內容的一多半。這種安排,教學重點明顯錯位,教材所講、學生所學與將來所用嚴重脫節,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削弱了應用文教學的實用價值。
2.范文(或例文)內容陳舊
應用文最廣泛地聯系著現實,因此,不僅教學理論要緊密聯系實際工作和現實生活,教材所選范文也應在規范的前提下,力求新穎。范文不僅在結構、格式上起著示范作用,而且也應該成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和有關業務的渠道。如抵押合同書、商業合作方案、商函、招標書、投標書、策劃方案書等文種。如果范文選得規范新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掌握文種的結構、寫法,還能從中獲得很多商業信息和處理該業務的方法。但是,目前高校所用的應用寫作教材普遍存在著例文陳舊的弊端,而且彼此借鑒沿襲情況嚴重,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例文占了絕大多數。某教材在介紹日常應用文時,所選“借條”例文竟然是1960年4月5日的;某教材的書信例文選擇了1951年陳毅元帥給父母的信;某教材的唁電例文甚至是1936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許廣平的唁電”等。這些例文不能說不規范,但內容太陳舊,沒有把例文與現實工作密切結合起來。教材的編著者雖然大都強調應用文的寫作不僅僅是格式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往往重視例文形式的規范性,而忽略應用文解決實際問題的本質特點,沒有起到形式和內容的雙重示范作用。
3.寫作理論知識與范文(或例文)相矛盾
教材中寫作理論知識的闡述,是為了使學生對文體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范文主要起到配合理論知識的示范作用,兩者必須密切聯系、協調一致。但許多教材在這方面存在明顯問題,有時前后矛盾。如某教材在公文部分,雖然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進行理論闡述,并把文件、函件、白頭文件等8種常用的公文樣式作了直觀介紹,可謂非常仔細認真,但是緊跟其后的例文出現了多處明顯錯誤:理論部分要求主送機關應頂格寫,例文卻空了兩格;發文字號和簽發人要求左右各空1字,而例文卻空了6字之多;請示、報告屬上行文,應使用文件(上行)格式,而例文卻使用了函件格式。更為嚴重的是,作為8種常用公文的標準樣式,也出現了多處錯誤:抄送機關之間應使用逗號隔開,卻使用了頓號;“抄送”二字要求在“主題詞”下一行左右各空1字的位置,而標準樣式中卻是左空2字、右頂格安排;單一機關制發的公文,其成文日期應右空4字,而標準樣式中卻是右空2字。某教材在介紹涉外商函時,理論部分要求“信頭”中,先寫發函方的公司、地址、電掛、發文編號等,然后再空一行,頂格寫收函方的公司、地址等,但例文中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即“信頭”中,先寫收函方的公司、地址,然后又寫發函方的公司、地址等。這些前后自相矛盾的內容,影響了教材的科學性,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應以理論知識為準,還是以范文為準。
二、師資問題
當代應用文的實踐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撰制應用文已不再是秘書的專利,從計劃書的制訂到涉外合同、意向書的制作、簽訂都與業務工作密切聯系,這就要求從事應用寫作教學的教師,除了掌握應用寫作基本常識和技能外,還必須具備相關專業領域內系統的、達到一定深度的知識素養,并能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勝任應用寫作課的教學。如商函部分,其理論知識并不復雜,格式與一般書信相差不大,如果單從寫作角度講解,確實沒有什么。但如果教師了解洽談貿易的程序,懂得詢盤、發盤、還盤等方面的常識,在教學中先從總的方面闡述商函的寫作要求,再按照建立貿易關系、詢盤、發盤、還盤、接受等順序,分別介紹建立貿易關系函、詢盤函、發盤函、還盤函、催款函、索賠函、理賠函等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學生會獲得系統知識:既掌握了每種商函的寫作,又對一般的貿易洽談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
但是,當前從事應用寫作教學的教師,絕大多數是中文專業出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他們大多數沒有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實踐經歷和經驗,尤其對經濟和商務知識的陌生,使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出現了明顯的欠缺,造成了他們講課最容易落入從理論到理論的俗套。能講出“是這樣”,卻不能講清“為什么這樣”,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和業務相距甚遠,教師自感味同嚼蠟,學生也覺得興趣索然,造成了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大規模開設應用寫作課以來“應用寫作教學效果令人尷尬”“現代應用文教育不適應目前社會發展”的局面。因此,廣大從事應用寫作教學的教師,必須正視自身的不足,努力學習經濟和商務知識。深入到企業中去,了解實際工作和對應用寫作的最新要求,盡快提高應用寫作課的教學效果。
總之,目前高校的應用寫作教學應認真解決好教材和師資兩大方面的問題,這比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等的改革還要緊迫,還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