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列子先生:
您好!
您是戰國時期的道家,我拜讀過您的不少作品,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愚公移山》,因為從小爸媽和老師都拿這個故事來教育我,讓我做事要有決心和毅力。可現在仔細一想,先生您只想到了一點,還有不少忽視的地方。
首先是關于環保問題。也許當時社會不太重視,不過在今天,環保問題可是件頭等大事。愚公這樣亂砍濫伐,必定會造咸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最終導致河道淤塞,河水泛濫,而生物也將失去生長繁殖的棲息環境,瀕臨滅絕。愚公再把這泥土倒到很遠的大海,讓大海也受到污染,大海也會“發怒”,泛起洪水,誰招架得住?這些給愚公帶來的最大后果是,他和他的子子孫孫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愚公這樣“移山”,毫無科學頭腦。愚公已經是一個將近九十的老漢了,憑他的殘年余力,連山上的一株小樹也動搖不了啊!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所以,愚公移山的出發點和目的都是好,但就算他的子孫沒有窮盡,都會來“移山”,可這么艱巨的任務要讓幾十甚至幾百代的人浪費光陰,那還不如繞遠路走。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考慮,山也并不像愚公所說的不會長高,它每年都會長高一些,這樣看,到底是山長高快還是愚公的子孫們挖得快呢?
還有一點,讀了這個故事,恐怕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我們有些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僥幸心理,從此后不去憑自己的主觀努力做事了。因為最后把山“搬走”的不是愚公,而是山神把事報告天帝后,天帝命大力神背走的,而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沒有什么山神、天帝、大力神,現代社會也不提倡這種想法,因為每個人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做事。
不過,愚公的決心和毅力還是讓我很感動的,所以我給您想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搬山還不如搬家。在我們競爭這么激烈的今天,想成功,光靠有毅力還不行,還要有巧勁。
列子先生,以上是我的愚見,如有冒犯,請勿見怪,但我誠心希望您能考慮并接受我的愚見。
此致
敬禮!
您的學生: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