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羨慕教師,因為他們天天和那些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學子們在一起,還可以享受相對優厚的福利待遇和寒暑假。其實,可能只有當你干了這一行,你才會親身感受到當教師有多么累。上級領導的希望,學生家長的企盼,同行之間的競爭,就像一張無形的網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如果時間一長,壓力沒有得到及時的排解,教師們的心理難免會產生偏差?,F在,有這樣幾個方法可以幫教師們化解壓力,大家不妨試試。
換位思考:
正確認識壓力,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當遇到認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協調的人際關系、出現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時要能換位思考,認識到得與失貫穿于人一生之中且循環往復,關鍵在于自己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如果能把困難和壓力視為成功的預兆,使逆境成為成功的基石,將危機作為機遇的起點,就能正確看待人生的苦惱。
順其自然:
經常對自己說,只要努力了,就不要過于注重結果。不追求十全十美,順其自然,并不等于不思進取。
放松情緒:
放松情緒對于緩解壓力非常有用。放松訓練是廣泛應用的控制緊張情緒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肌肉、骨骼關節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經放松等基本動作來降低機體能量的消耗,從而達到控制情緒強度的目的。具體做法可以找相關方面的書籍,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放松訓練。
轉移注意:
當情緒處于高度緊張時,轉移注意不失為消除緊張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如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適當從事家務勞動,豐富業余生活等。肌肉放松可以調節情緒緊張度,減輕壓力感。肌肉運動不僅可以轉移注意,而且可以使體內的緊張情緒得到宣泄和釋放,降低情緒緊張度。參加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可以調節教師緊張的生活節奏,使情緒得到松弛,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感。同時,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開闊,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及時傾訴:
傾訴不僅可以使教師內心的消極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把積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時釋放出來,也可以使教師獲得朋友、親屬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幫助教師抵御沉重的心理壓力,消除緊張情緒。
學會自制:
教師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自制能力,學會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懶惰、恐懼、緊張、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緒的干擾。
調整期望值:
建立合理的、客觀的自我期望值,對待學歷、職稱、職務乃至人生,都應注重努力的過程而淡化結果。需注意兩點:一是奮斗目標要合理;二是做事往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多觀察,多思考,少盲目表現自己。
移步換景:
在壓力太大、心情不佳時變換一下環境,如到室外觀景、運動,在室內聽音樂、養花,想像美好事物,盡量回避不良情緒。
自我激勵和暗示: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賴的,相信“我一定能行”。自我控制情緒,進行積極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優勢,走屬于自己的路。
對教師來說,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珍惜、熱愛自己的工作,學會控制和調整工作和生活規律,體味為師的艱辛,領悟教育的真諦,在自強不息中教書育人,把握今天,放眼明天,腳下的路才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