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螺旋槳的人若干年后將成群地在空中翱翔。當前,全世界的工程師都在殫精竭慮地研制可供個人在空中飛行的飛行器,而且已經研發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結構,這就使得美國和歐洲的交通監督機構不得不去認真考慮如何劃定低空交通干線的問題。
噴氣人
詹姆斯·邦德在電影《球狀閃電》中穿上噴氣背服,不可一世地宣稱:“沒有這個裝置的男人算不上是紳士。”
這種技術裝置還是一些科學幻想家早在1920年想出來的。可等過了大約半個多世紀,美國軍人才用來當武器,用它們來跨越自然障礙和敵人的工事。一開始背服的能源為壓縮空氣筒,空氣以超音速的速度從噴口噴射出來,于是產生一種噴氣牽引力,足可以使人或物飛躍5~10米的高度,最高可達20米。如今研發出一種新型號,人們借助它可以像出膛的跑彈在空中呼嘯而過,只需半分鐘,便可以在40米高的空中以每小時161公里的速度飛行3公里。
火箭人
2004年9月3日,一名男子在瑞士一個叫伊維爾頓的小鎮上空,展開他3米寬、40公斤重的塑料“翅膀”,從一架飛機里騰空躍出,以每小時180.2公里的速度飛行4分鐘后落地。
這絕不是神話中的人物,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個人飛翔愛好者,“飛行”中他有時得用上好幾個渦輪噴氣小型發動機。他的名字叫伊夫·羅西,現年45歲,這位當過空軍飛行員的老兄在4000米的高空從飛機中躍出,一開始做滑翔動作,下降2.5公里后開動發動機。在1500米的高空改為穩定地水平飛行,時速可達185公里。
除了飛行,羅西還喜歡赤腳滑水、跳傘、滑雪以及在雙尾翼飛機上進行雜技表演。1996年,羅西曾創造了兩項吉尼斯紀錄。一項是他成為借助熱氣球滑翔的世界第一人,;第二項是他掛在飛機的機尾上,在空中“飛行”。
但是,羅西并沒有就此止步,他表示將開始著手設計一種新裝備。利用這種新裝備,他將可以從地面“起飛”。羅西說:“利用這種裝備,007可以尾隨在敵人的飛機之后。”
螺旋槳人
有一種套在飛行員身上的微型直升飛機。飛行員將這種有一副螺旋槳高2.4米、重146公斤的結構綁在自己身上,靠螺旋槳旋轉便可離開地面。這種新飛行器名叫“索洛特列克”,發明人是美國前海軍航空兵、現任加利福尼亞一家公司經理的邁克·毛瑟爾。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螺旋槳人”,在3公里的高空以每小時145公里的速度飛翔。該“直升飛機”駕駛技術并不復雜,加一次油可飛行240公里,駕駛員可以通過顯示器看到地形圖和各種飛行指數,右手握著操縱桿掌握方向和控制速度,左手控制高度。如果發動機失靈,則可啟用搶險系統安全著地,要是該系統也出故障,飛行員后背的降落傘便自行打開。飛行器的擋板和配件都用堅固的鋁金屬制成,和戰斗機沒什么兩樣。
出租飛機
在留克·貝松的《第五要素》電影中,布留斯·威利斯開著出租汽車在摩天大樓的上方和之間穿行無阻。再過5年,這個幻想便將成為現實。現在,倫敦的Avcen公司已在著手研制這種飛機。設計師們宣稱,他們所發明的這種飛機名叫Jetpod,飛行高度可達150~230米,最大的時速可達560公里,而且噪音低。它們的速度當然不及班機,但是比直升飛機和一些用螺旋槳推進的飛機速度要快。這種飛機只花幾分鐘便可飛行幾十公里,計劃用來運送往返倫敦市郊和市中心的乘客。票價可是夠貴的,單程便要價90美元,不過為了省時間也會有人乘坐。
莫斯科航空研究所研究人員阿列克塞·扎爾戈夫稱,出租飛機的出現是勢在必行。在世界著名航空理論家尼古拉·茹科夫斯基1881年11月1日發表自己的第一份關于空氣動力學的報告之前,人們根本就沒想過能飛起來。可是22年之后,萊特兄弟造出第一架飛機。所以這一次人們也不用等得太久,很快就會有大批的個人飛行器問世,因為現代技術發展的速度很快,也是現代城市消除塞車現象的惟一可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