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五十五秒!”在那一瞬間,我只聽到這一個聲音,仿佛全世界突然靜了下來,傾聽三(6)班這響徹天空的吶喊。
那已是兩年前的事情了。2003年9月,還在軸三中的我踏上了初三的征程,作為軸三中毫無疑問的最好的班級,面對一年一度的運動會自然不會無動于衷。這可是讓那不服氣的班級領教什么是“最優秀”的好機會。所有的人都積極地準備著,我也做著100米、200米兩項個人項目的準備。眾所周知,集體項目才是最關鍵的,這次運動會僅有的集體項目———男子4×200米接力賽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各班關注的焦點、競爭最激烈的項目。
十幾天很快就過去了,十幾天的組合,十幾天的苦練,我們四個人雖沒有十足的把握拿冠軍,但我們擁有實力———我是連續兩年的200米冠軍,另三位同學則都是跑100米的好手;我們也有信心———我們班是連續兩年的全校第一,氣勢早已壓過別的班。但是短跑接力賽偶然性是很大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全力以赴了。
站在賽場邊,聽不到同學們的吶喊,可能是緊張的緣故吧,我知道拼命的時候到了。我作為第四棒,站在了道旁,在這即將開賽的時候,我突然發現終點所在處,有人拉開一條橫幅———三(6)班永遠第一!我分明感到眼中有淚水在涌動,但一陣響徹天空的吶喊使我驚醒,或許,是流淚的時候沒到吧。比賽開始了!
賽前一直祈禱,別出差錯,可是沒想到剛起跑,第一棒的兄弟就滑了一下,差出一個身位來,要知道一個身位是不好超的啊!所有的人都陷入了緊張與焦急中。到第三棒了,兩年的100米冠軍,的確厲害,他在直道拼命似的狂奔,我們班終于稍稍超過了其他班,可他如此賣力,下來的100米個人賽是否還有體力就很難說了。他放棄了個人榮譽,只為三(6),只為這個集體!
到我了!到我了!我緩緩起跑,不敢接掉棒,就在第三棒的兄弟追上我的一剎那,我感受到了接力棒在我手中,同時,仿佛三(6)班68名同學的力量全部匯集到了我身上———跑,拼盡全力奔跑,我只能做到這一點。200米,很近一樣,沖到終點的一瞬間,我只聽到一個聲音,那是一位同學在喊:“一分五十五秒———我們贏了!”我扭過頭,第二名和我差了七八米,真的?假的?當同學們圍上來,慶祝這個4×200米冠軍,慶祝馬上到來的三連冠時,我才意識到:眼淚,是留給這一刻,是留給偉大的三(6)班的。
雖然時過境遷,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想,假如一個人生活的日記上沒有精彩的一頁,那該多么可悲;慶幸的是,在我的記憶中,有那難忘的一瞬間,在我的生活中,有那光輝的一頁。
【作者系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
點評
當看到作文題目的時候,作為學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充分挖掘身邊事,把它納入到我們的作文中,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習慣,本文即如此。作者把“難忘那一瞬間”化為一次運動會的接力賽,感動的是同學們的“團隊精神”,這一感動,在“我”的生活日記上,在“我”的記憶里,是難忘的。不足之處:有些語句欠精練。
【特邀點評:劉萬春】
難忘那一瞬間
去年暑假去北京玩,我有幸到現場觀看亞洲杯中國對伊朗的半決賽。我并非球迷,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浪費門票———我甚至不知道當時比賽出場的中國球員都是誰。但是,現場的氣氛深深感染了我,特別是在中國隊踢進最后一個球的瞬間。
在我眼里,這場比賽相當精彩。中國隊踢得很勇猛,伊朗隊也踢得很頑強,雙方“鬧”得不可開交,一直纏進了點球大戰。大戰開始了。剛剛還是吹著小號,擂著大鼓,舞著紅旗的球迷,一下子沉寂了;剛才還是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的球場,頓時恢復了平靜。人們屏住了呼吸,大都站了起來,焦急地等待著。“球進了!”中國隊十分輕松地將球送入了大門。“噢———”全場立刻沸騰。大家揮舞著一切可以揮舞的東西,大聲歡呼著。輪到伊朗了。“嗚———”中國球迷的噓聲蓋過了伊朗球迷的歡呼聲。伊朗隊進球之后,球場又恢復了平靜。中國隊的第二個球踢飛了!激動萬分的球迷們一個個發出了失望的唉嘆聲,剛才還精神百倍的臉上顯出了一絲沮喪。伊朗隊第二個球進了,并且以一球領先。在伊朗球迷的歡呼聲中,中國球迷的心懸在了嗓子眼。第三個球,雙方都進了。第四個球,伊朗隊的球踢飛了———平了,還剩關鍵的第五局。中國隊進球了,全場一片歡呼。就看伊朗的了。起腳了!球被門將擊飛了!噢!在這一瞬間,全場沸騰!大家喊著,叫著,歡呼著,臉上洋溢著笑容。一面面五星紅旗不約而同地在球場上飄揚起來。大家把扇子、拉拉棒拋向空中,發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鼓聲、喇叭聲,久久回蕩在體育場上空———盡管已是午夜。這一瞬間讓中國人難忘,讓中國人沸騰,讓中國人驕傲。
我雖往日并不喜歡足球,但是,今夜足球賽場上那種震撼人的氣氛,那種強烈熱愛中國足球,那種強烈的愛國氣氛感染了我,讓我銘記!
【作者系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
點評:
文章值得稱道的有兩點:一是選材的精當,寫“難忘那一瞬間”的材料很多,也有很多材料可以表現這個主題,但作者卻僅以一場“中伊足球賽”為核心來凸顯“難忘那一瞬間”,而且詳略得當,集中筆墨著重渲染了比賽中的精彩場面;二是結構的嚴謹,文章開篇與結尾,前后照應;敘述集中,不枝不蔓,能夠圍繞主題集中描寫比賽現場的氣氛,很好地表達了主題。不足之處:語言欠簡潔。
【特邀點評:劉萬春】
難忘那一瞬間
呂慧
我慶幸我是一個人,可以感受人間的溫暖與親情;我慶幸我有明亮的雙眸,可以洞察世間美好的一切;我更慶幸我有一顆跳動的心,可以用心去體驗每天的親情涌動;但我最慶幸的還是我那絕好的記憶,可以把瞬間的感動定格為永恒。
人是多愁善感的動物,每一個看似平凡的瞬間都可以成為你感動的源泉。正因為我們善于收藏那一個個瞬間,生活才變得充實、絢麗。
感動的到來是猝不及防的,但那瞬間的溫暖卻如劃破長空的流星,雖短暫卻能永恒。在我跑步時猛然摔倒的那一瞬間,我還在詛咒老天,為什么讓我這么倒霉?但轉而我就把這種詛咒化為一種感謝,因為我發現就在我跌倒的那一剎那,有幾雙眼睛滿懷關切地看著我。接著,我被同學有力的手臂扶起。此時此刻,眼前是同學們關切的眼神,耳邊是老師悉心的叮嚀,我早忘記了疼痛,只覺得心中有一股溫暖的氣流在涌動,我知道那是感動。以前我從不敢奢望在陌生的地方得到別人的關懷,但現在眼前發生的都是事實。那種感覺就像久旱逢甘霖,即使十分短暫,也能讓我銘記在心。
難忘那一瞬間,盡管它是短暫的,但已經足夠了。人說幸福的感覺有一次就夠了,只要曾經真愛過,又何必在乎永久。是的,感動是不能以長短來計的,重要的是它是否已深深觸動你的心靈。那個瞬間對我來說是長久的,它早已在我心中定格為永恒的畫面。
不要慨嘆流星的短暫,它留下的光輝是永恒的。
不要惋惜落紅的宿命,“化作春泥更護花”才是它最好的歸宿。
不要感慨花開花落的匆匆,“曇花一現”才更讓人期待。
更不要埋怨瞬間的短暫,瞬間也會讓你感動一生。【作者系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
評
此文是一篇比較典型的議論性散文。有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作者把“難忘那一瞬間”聚焦在自己的一次摔倒后師生對“我”的幫助上,不僅是行動上的,更多的是內心的情感。于是作者感動了,這種感動在“我”的記憶長河里定格為永恒。但作者的表述方式很巧妙,把枯燥的議論文變成了充滿詩意的議論性散文,用散文的筆調表達了自己對感動的看法,以及對“難忘那一瞬間”的詮釋。讀完全文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在字里行間流淌,這就是散文語言的魅力!當然,文章還有不足之處,如在描寫自己摔倒的那個細節時,可以再做細致加工。【特邀點評:劉萬春】
比較點評:
三篇文章都寫“難忘那一瞬間”,但三位作者選取的角度卻各不相同:曲蕾同學選取了足球賽的精彩場面,挖掘出“熱愛祖國”的主題,是這種氛圍使我“難忘”;呂慧同學選取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挖掘出“互助”的主題,是這種行為使我“難忘”;陳蘭澤同學也選取了一段自己的比賽經歷,挖掘出“團隊精神”的主題,這種精神使我“難忘”。由此可見,我們在構思作文的時候,盡量寫自己身邊事、親歷事,這樣不僅讓自己“難忘”,而且別人也會“難忘”的!
【特邀點評:劉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