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香江波
蘇 平編譯
在韓國書店的雜志專柜上,總是擺滿了裝幀精美、視覺感強的各種女性雜志。不同的是,在這些雜志的旁邊,也總是有用乙烯塑料罩包著的“附錄”的存在。所謂“附錄”,并不是像日本那樣的和雜志一塊銷售的另外的小冊子,而是“附在”雜志上的化妝品、短襪、帽子、文房四寶、廚房用品等各種商品。不難想象,這些“附錄”的價格比雜志本身的價格還要高。雜志銷售競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據了解,除了銷售女性雜志帶上“附錄”以外,現在還出現了旅游饋贈等。
韓國一直持續著所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景氣”以來經濟停滯的局面。雜志的廣告收入減少,一般讀者選擇媒體的苛刻,使雜志的銷售量直線下降。此外,進入因特網時代,出現了似乎是要取代紙介質雜志的“Web-zine”、“Mail-magazine”等新的競爭對手。韓國雜志出版界認為,韓國的雜志已經進入“戰國時代”。
雜志出版在韓國實行的是登記制。具體的登記事務,由韓國文化觀光部和各地自治體處理。從2003年12月到2004年底,韓國雜志的登記數量為4030種,其中,月刊雜志為2652種(占全部雜志的65.8%)、雙月刊雜志為397種、季刊雜志為734種、一年只出版兩期的半年刊雜志為247種。在2003年一年內新辦雜志的登記數為681種,其中有償雜志為475種、無償雜志206種。雜志的登記數量與實際的出版數量并不一致。有的雜志盡管登記了,但沒有按預定計劃出版;有的雜志剛辦不久或經營不善就停刊了。比如,2004年創刊的雜志為310種,而停刊的雜志為648種,停刊雜志是創刊雜志的兩倍以上。2002年停刊雜志最多,2003年停刊雜志減少,2004年停刊雜志又繼續增加。
僅從停刊雜志不斷增加的情況就可以看到,雜志經營越來越困難。韓國也流行著和日本類似的笑話:“要害一個人,就讓這個人去辦雜志”。從創刊雜志來看,繼2003年之后,2004年追求廣告效果的高級無償雜志、提供專業信息的特殊專業雜志持續增加,女性雜志發展勢頭稍有減弱,而男性雜志出現跳躍式發展。由于讀者興趣愛好的多樣化、閑暇時間的有增無減,雜志的編輯、表達方式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男性雜志和女性雜志一樣,也大量采用寫真和插圖,融合華麗耀眼、視覺感強烈的要素,不要說內容,就是形式也很吸引人。韓國也開始實行1周5天的工作制度,利用閑暇時間閱讀雜志的人將越來越多。
雜志因性質、內容不同,其廣告的刊登比率也不同。像一般性的大眾教養雜志、時事雜志、女性雜志、男性雜志等,廣告的刊登比率比較大;專業雜志由于廣告收入有限,基本上是依賴定期購讀和店堂銷售。以健康、幽默、幸福的生活方式為主題的小型雜志的銷售,在高速路的停車場和小憩地、都市中心的街道占了相當的比重。頁碼少、價格低、可讀性強,而對讀者來說負擔又不大的雜志,其需求量在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廣告刊登量也因銷售冊數多少而有增有減。韓國雖然也有報紙雜志統計制度(Audit Bureau Circulations,簡稱ABC制度),但由于不帶什么強制性,參加這個制度的雜志社并不多。
雜志廣告收入在韓國全部廣告收入中所占比率(2004年)約3%~5%,應當說是很小的。根據韓國有關調查公司公布的數字,一年雜志廣告收入金額為l 563億~2919億韓元。然而,根據韓國雜志協會推算是8675億韓元,兩者比較,相去甚遠。在韓國雜志協會作為調查對象的1630種雜志中,女性雜志63種,而廣告收入卻有3206億韓元,所占比率為37%,占全部廣告收入的1/3強。
月刊雜志的銷售渠道多種多樣,所以銷售比重也各有不同。其中,定期購讀(郵寄)為55.1%,收藏版本使用占22.2%,書店銷售和向讀者直接銷售占9.3%,委托銷售占2.7%,通訊銷售(會員制、PC通訊、因特網、電話預訂等)占1.2%,訪問銷售占0.5%,街道銷售占0.2%,其他形式的銷售占8.7%。月刊雜志的年度定期購讀費為60000韓元,占全部購讀費的26.4%,在所有銷售渠道的購讀費中所占比率最大。
據韓國雜志協會的資料顯示,女性雜志的專業化、細分化趨勢十分明顯。細分化按年齡劃分、按領域劃分;專業化有按年齡劃分,也有按領域劃分的。比如,計算機、軟件、因特網、趣味、生活類雜志的出現,就是明顯的例子。據推定統計,2004年雜志的銷售總額為8000億韓元,雜志行業的從業人員為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