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小到大,對他做什么、怎么做,父親從來不會管,只是對他提出兩點要求:“一是不許找別人幫忙考試,二是不許替別人考試。”他一直納悶——別人的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名成家,自己的父親怎么只對自己提出這么小的要求。現在,他終于明白,細小并不等于沒有期望,父親將原則融入對具體行為的要求中——做一個誠實、正直、對自己和別人負責任的人,而誠實、正直和責任感是會讓他一生受益的品質。
黃振宇,華中師范大學2001級電子商務專業,微軟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微軟公司視所有的MVP為“最有價值合作伙伴”,目前全球僅有3000多位MVP;在我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獲金獎,是全國獲得此項金獎的五人中唯一一位在校大學生;榮獲高級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目前我國只有五人獲此職業資格。
預約時,他正準備去新加坡參加微軟年度MVP亞洲峰會。在這大四畢業生都在緊張找邁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的時刻,黃振宇似乎已經頂上了職業人的光環。他的blog上講述了自己的一些經歷,其中有關他的綽號比較有意思:幼兒園——體面勺,“長得好看,腦子不怎么好使”;小學——黃老邪,“比較好事,喜歡搞惡作劇”,“騙人不臉紅的黃老邪”;初中——天才,在全年級被政治老師夸“聰明”,在培優班做題速度很快,另有找他借錢的同學叫他銀行;高中——光頭,高三的時候剪了個光頭;大學——喜歡在論壇上混,英文名giggs,進而演變為g哥、g兄。
黃振宇回國后,我和他約定在碧草如茵的華中師大的校園內采訪。他,南方男孩的中等個子,比較瘦,穿著黑色的T恤、水磨復古顏色的牛仔褲、球鞋,背著雙肩包,戴著休閑款式的眼鏡,樸素簡約,和周圍來來往往的同學沒什么兩樣。他講話語速不快,聲調也不高,表情稍有點靦腆,但帶有較強親和力的那種隨和,看來他是一個有個性但不張揚的人。我們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了采訪。
考證:激情地盲目
有人稱黃振宇是“考證狂”。在大一期間,他就一口氣考了9個計算機及電子商務方面的證書。
在歐美,職業資格認證非常流行,很受用人方和求職者的親睞,被當作求職者進入該行業的門檻。而在我國,相應的市場機制還沒建立健全起來,職業資格認證意識還不曾普及,沒能達到社會普遍重視的程度;同時,中國人會考試,考試能拿外國人不能相信的高分,是全世界所共知的,因此,在我國落戶的外企并不太看重中國本土范圍內的職業資格認證。
回頭看看自己的考證路,黃振宇有個感嘆,就是太花錢,他花在考證上的錢將近有一萬元。但客觀上,考證那種強迫式的方法對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而考證給予黃振宇最深的感受是,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他說,在考證前自己從未那么認真、那么癡狂地做過一件事。當時他自己一點專業基礎都沒有,就敢報考MCSE,事實證明自己還是能考過。黃振宇說,至今回味當時的那種激情,自己都被感動。
黃振宇很感謝學校包容開放的氛圍,他迷戀考證那會兒經常不去上課,很多課本上的知識都是他根據自己的時間自學完成的,老師們并不在是否上課的問題上為難他。他也覺得自己的激情得益于校園大環境的熏陶,有的同學或許不是堂堂課就到的,但周圍沒有一個同學在睡懶覺或吃喝玩樂中虛度光陰的,大家在競爭的氛圍下努力地提升著自己。
激情最根本的動力來源于興趣。黃振宇接觸電腦比較早,對網絡技術、系統、存儲方面的知識有著直接的興趣。他說自己是一個喜歡時尚的人,時尚的關鍵是創新和個性,而電子商務正好將不斷創新的IT技術和具有創意的商業模式結合起來,所以當初進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電子商務。
每考過一個證,黃振宇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他認為自己的考證帶著一些盲目,但源自興趣的激情,加上刻苦鉆研的勁頭,這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考研:勇敢地放棄
黃振宇的考研準備得比較早,從2004年上半年就開始了,每天幾頁的高數,包括政治聽課卡。考上研究生成了黃振宇心中的一大目標,但慢慢地他總結出考研的三種類型:一是逃避型,對沉重的就業形勢的逃避,對自己即將擔負的人生、家庭、社會責任的逃避;二是喜歡做專門的學術研究的,這類人很適合讀研究生;三是想繼續深造,多學點東西,鍛煉自己的能力。黃振宇將自己歸為第三類,但他通過自己生活中的實踐觀察體驗,認為實踐才是最鍛煉人的,實踐才是最能讓人快速成長的。他想放棄考研。
黃振宇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說家里又不是沒有錢供你念研究生。黃振宇清楚地記得當初得知自己要考研時父親高興的神情,他也知道父親是希望自己能繼續深造的,但黃振宇堅持自己的想法。父親一言不發地在床上躺了一夜,第二天他對黃振宇說:你的想法是對的。
這并沒有出乎黃振宇的意料。父親學生時代次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他對兒子的成長是有要求的,但絕對不會進行限制。在黃振宇的印象中,從小到大,對他做什么、怎么做,父親從來不會管,只是對他提出兩點要求:“一是不許找別人幫忙考試,二是不許替別人考試。”他一直納悶——別人的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名成家,自己的父親怎么只對自己提出這么小的要求。現在,他終于明白,細小并不等于沒有期望,父親將原則融入對具體行為的要求中——做一個誠實、正直、對自己和別人負責任的人,而誠實、正直和責任感是會讓他一生受益的品質。
人的一生,會被當年一點點不經意間細枝末節改變,從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頭。黃振宇看過《Butterfly Effect》這部影片:一只蝴蝶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于是東京掀起風暴電閃雷鳴,這就是著名的Butterfly Effect——Change One Thing,Change Everything。放棄,是需要勇氣的。做好現在分內的事,去開拓更加理想的未來,黃振宇這樣理解《Butterfly Effect》。
求職:隨機地選擇
在大四的尾巴上,黃振宇和眾多的應屆畢業生一樣是漫漫求職大軍中的一員。
在IBM的校園招聘中,黃振宇從武漢地區25份簡歷中脫穎而出,順利通過筆試,進入了面試。IBM WUHAN BRANCH是一個負責銷售的公司,主要招聘的對象是SALES,而華中的銷售任務很重,SALES要扛很多QUOTA,因此一般是新人扛不住的。最后IBM CHINA的校園招聘,華中區一個人也沒有招,包括3個實習生在內,都沒有得到OFFER。IBM是黃振宇大學以來心儀已久的企業,他不甘心就這樣結束,爭取到和IBM WUHAN BRANCH的HR經理進行電話溝通的機會,經理對他的技術實力、溝通能力和韌性表示了肯定,也講明了IBM此次的校園招聘情況,并給了黃振宇一些職業上的建議。黃振宇終于能徹底放下,他對自己說:我并沒有失敗,只怪沒有緣分。
在求職的過程中,黃振宇“炒”了一個企業的魷魚。他和上海一家比較有名的IT企業約好電話面試,但他在約定的時間給對方打電話時卻被告知正在開會。黃振宇對這個企業有了不好的直接印象: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程序意識、不尊重求職者。在遭遇“放鴿子”后,黃振宇否定了這個企業文化。后來,該企業三次與黃振宇聯系,都被他婉言推辭了。
黃振宇最終簽約的單位是MewEgg,美國的一個電子商務網站,職位是Global IT Center的高級工程師,負責Global范圍的IT基礎設施規劃和部署,工作地點是上海。雖然薪水比他開價要低2K,但公司發展很快,業務增長率超過2倍/年。他本人被納入Key-Person計劃,可能享受每年2個月出國培訓、旁聽MBA課程的待遇。這并不是黃振宇理想中的工作,他的評價是這份工作“利大于弊”,可以從中“積累和學習”很多東西。
與許多同齡人相比,將微軟的MVP、電子商務獎金和我國首屆高級電子商務師集于一身,黃振宇是優秀的;在許多人的觀念里,像黃振宇這樣的人進名企是理所當然的。IBM是黃振宇心儀的目標,卻失之交臂;MewEgg或許不盡完美,面對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黃振宇的體會是:要有目標,但不能太明確,要根據機遇選擇自己的路。
分享:贏在終點
黃振宇是同學中公認收入不菲的“新貴族”了。除了能夠保證學費和日常生活外,酷愛數碼產品的他還用自己的收入購買了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大二時,黃振宇曾花9500元買回一臺二手筆記本電腦。大三時,為了獎勵自己一年的辛苦,他不惜花1.4萬元捧回一臺嶄新的IBM。
黃振宇的收入,全部來自在外面接的項目。從大一起,他就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完成了武鋼公司整網改造、武漢中商平價超市工程、LGCNS站點項目、大阪中國城網站項目及武漢地方稅務局報稅系統等電子商務項目。通過合作完成的這些項目,不僅開拓了視野,結交了一批批新朋友,到后來,手中的項目慢慢多起來。于是,黃振宇將做不完的項目又介紹給他的同學們共同完成。
黃振宇說在現在競爭合作的年代,樂于分享,自身會得以快速的提升,不要急功近利,這樣才能在終點上贏得別人。他用兩頭獅子的故事做比方:獅子雖然勇猛無比,但一頭獅子畢竟勢單力孤,而兩頭獅子一旦合作起來往往是戰無不勝的。
黃振宇的理想是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他的blog上,貼有一篇文章——《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學習如何成為企業家》。他的一個網友這樣評價他:黃振宇是個非常自信的人。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黃振宇自信、有個性但不張揚。MewEgg作為他在職場上的起點,我們祝愿他如自己在blog上所言:A pearl started from a tiny grain of sand, but then after a while, it grew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 Dreams can begin small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