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時光總是顯得匆忙不堪,也許是如今的世界過于慌張。巨大的就業壓力結結實實地壓在了每一個畢業生的肩頭,當然也包括我。原來以為“畢業等于失業”還是一句玩笑的話,可當比較一下大學里平靜等待的場面和招聘會上熱火朝天的景象時,就不難發現,這句話似乎很像是一句災難性的預言。
年前,和同學們約好早幾天回來,因為聽說年后的工作機會比較多。可當我在年初六登上火車時,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因為過道里、廁所邊、車廂結合處,都擠滿了沒有座位的學生。“他們不會和我一樣要趕回學校找工作吧?”我心里有點擔心了。這個念頭在我回到學校以后終于被證實了。
假期里在食堂看到了很多同學,“這樣也好,至少我們都會有個照應。”我心里這樣想。我們寢室的老大也和我一樣早早返校了。現在,人家采取了普遍撒網的方法,把北京各個招聘會,包括時間和地點都做了一個表格,貼在宿舍門的后面。在一切都安置妥當之后,我問了一下老大這段時間的人才走向、市場需求、供需比例,還聊了一些餐飲娛樂要聞。當天下午把最近的幾個招聘會都查詢了一下,并確定參加第二天的招聘會。
這一天的8點30分,招聘地點的大門準時開啟。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終于進入了大廳。我們發現在角落有一個企業在進行一個專場的招聘,招計算機人才、市場人員、行政人員、技術人員,我想或許這個企業不錯吧。我擠過茫茫人群,在HR手里要了一份職位申請單和崗位需求說明,到一個僻靜的角落里完成了填寫,并決心在那里做銷售代表或者售后服務。
當我又一次走向那個人力資源主管時,他先是打量了我一番,問道:“你是不是沒有工作經驗啊?”我點了點頭并問道:“一般的促銷實習經歷算不算?”估計是看到了我誠懇的目光,他在簡歷上面標了一個記號,然后對我說:“回頭把你的資料給我們經理看一看,三天內會給你答復。”在用感激的話語告別他后,我和老大又在其他的地方投了簡歷,并一起離別了那個擁擠的場所。
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們的情況出現了兩種極端,他的電話不斷地響起;而我并沒有太多的面試機會,但是那個當天開專場招聘會的企業還是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去面試。我和老大一起探討了從著裝到舉止的種種問題,甚至還演練了幾遍。但只是對程序有了一個了結,并沒有感覺到輕松。
一切終歸還是要到來。在經歷過兩個“魂牽夢繞”的夜晚之后,我終于看到了那雄偉的高樓,氣派的大門。門口有很多保安和迎賓,大樓里面好像還是一個酒店。我自己先檢查了穿著,免得讓人家拒之門外,不過看到西裝什么的都還算整齊,西褲下面的皮鞋還算干凈,沒有穿白色的襪子,心里多少有點底。順利地通過那些門衛,我到了他們的樓層。寧靜、寬敞的辦公室,被分成了如鴿子窩一樣的小空間。
前臺小姐有一張熟悉而有親和力的面孔,她把我領到了那些候座的人旁邊并倒了一杯水給我。我心中不由地生出感嘆,大公司就是不一樣啊,連前臺都這么專業。隨即又想到這薪水應該也是不少。
本想先和周圍的哥們兒搭訕一下,熟悉一下環境和氣氛。但看到他們面色凝重,也就隨手拿了旁邊茶幾上的雜志翻看。但這個動作沒有持續太久,當時的情景比較像中央電視臺的《絕對挑戰》,和我一起進去的四個人基本上都是應屆畢業生。對面有三個人,按照電視上的說法,那三個人應該分別屬于副總經理、人事經理和部門經理。其中一個年齡比較大的很少說話,應該是副總經理,左邊的那個人應該是人力資源經理了,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在那里念規則,說一個面試的程序。由于當時我只是在打量周圍的情況,也沒有留意他說了些什么。
來的時候寢室老大的經驗告訴我,到一個新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對周圍環境的熟悉,這樣才不至于怯場。可當我在進行這個過程的時候,卻漏過了比較關鍵的一個階段——在他們讀流程和規則的時候我分了神。這可咋辦呢?他們已經開始說了,我的心卻如大地震中的椰子樹。我深呼了口氣,開始鼓勁自己,不知道規則沒什么,別人干什么我干什么好了。想到這些,感覺心也突然寬了許多。緊鎖的眉頭似乎也舒展了。
當我抬頭看對面的時候,發現那個人力資源經理正在看著我,目光相對,他沖我肯定地點了點頭,估計他把我的這個心理過程理解為確立自信了吧。
接下來我繼續聆聽別人的慷慨陳詞,我完全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聽眾的位置上,一臉虔誠地注視著他們。輪到我表演了,盡管我心中惶恐不安,但表面上卻鎮定自若。因為我想,感覺不好的時候就停下來;想不通的時候就不怎么說話;想說話的那一刻一定要如江河入海一樣洶涌澎湃、脫口而出。這么一想,心中輕松了許多,講話的水平也有了精進。在經歷了四平八穩的自我介紹以后,談話漸入佳境。人力資源經理一直在盯著我,不斷地點頭、微笑,這些舉動都給了我莫大的鼓勵。當然,在此過程中,我桌子下的腿也逐漸地停止抖動,恢復平靜。開始了侃侃而談,忘記了旁邊的競爭對手和周圍的一切……
“如果現在你參加一個沙漠中的旅游團,同時你也是一個銷售員,來銷售爐火。問你該怎樣把自己的產品賣給其他人呢?給你兩分鐘的思考時間。”
終于,兩分鐘過去了,我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
“首先,我需要知道這個旅行團隊中誰是真正的輿論領袖,一般來說都是旅行團的組織者。找到這個人以后,我會繼續試探他的喜好,如果他是一個有領導欲望,或者說是喜歡為人民服務的并有一定口碑的人,那么我就可以對他這么說。”我停頓一下,穩了穩神。“你知道為什么我要不遠千里深入腹地帶一尊爐子嗎?”“那是因為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每一個沙漠中的爐子都會有它獨特的作用,比如上次我賣給另外一個人的爐子,此刻都已經成了他為人民服務的象征了。而且,他回去以后都向其鄰居做了宣傳,他旅行社的生意也更加好了。您或許會問,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呢?主要原因在于我們調查了這里的氣候和生活習性。我發現,沙漠中的氣候都是晝夜溫差比較大的,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大都以肉食為主,所以在我們看來,如果有一個爐子,既方便烘烤又節約能源,這樣的產品一定是適合當時需求的,也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您知道為什么我會選擇您嗎?”我一刻不停地說,旁邊那個經理也在頻頻點頭,不時地在紙上寫一些東西。我繼續說:“因為你是這個旅行團的負責人,而且你和這些當地人有著良好的關系,如果您能把這個爐子的實際作用介紹給這里的人,方便他們的生活并為我們的旅行增加新意,那么我想這個傳播和推廣的過程應該是少了很大的阻力,而且你在旅行團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對于以后開展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我相信,一個愿意為大家服務并且愿意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的人,都會接受我的這個要求的,而且我們還可以在付款方面給您比較大的優惠,畢竟我們看的是長遠的利益,更希望與客戶共同發展。”我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壓在心里石頭落地了。
HR經理在我結束以后,向旁邊的副總經理模樣的人做了一個手勢,示意他來對我進行“盤問”。
“我看了你的簡歷,簡歷上寫你家是河南的。最近輿論對于河南的評論不是很好,請問你作為一個河南人對此是什么觀點?覺得你的這種身份會不會對工作產生影響?”他很誠懇但又似乎很挑釁地問。
“首先,我想說的是不可能每個人都像媒體說的那么惡劣。但是,對于每一個正直的河南人來說,這種無端的指責都是一種感情上的傷害,河南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在被全國人民誤解,卻沒有太多的怨言。我想大家并非是沒有傷痛的,只是大多數人都在用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別人對家鄉的看法。我想,這是任何一個踏實并且有理想去改變一些現狀人的觀點和看法。其次,現在報道的這些劣根性問題,應該不僅僅在河南人身上存在,所有中國人的身上都有這樣的影子和痕跡,大家應該看清現實。我相信我們的客戶不應該是一個無端歧視他人的人,如果都是這樣的人,我想自己并不適合做這份工作。”
說完這些,我覺得自己錄取與否已經不太重要了,畢竟有些方面我必須堅守,那是我的原則,也代表了我的尊嚴和榮譽。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雙眼一直注視著那個副總經理。也許是沒有想到我會有這樣的反應,所以,過了一會兒他才緩過神來,還有點失態。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說:“感謝你的回答,也很佩服你分析問題的方式,下面讓我們的人力資源經理來對你的表現做一個評價。”
“根據你回答的問題,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你的基本素質還是不錯的,應聘我們的銷售職位是可以的。只是要從事這么一個有挑戰性的工作,你還有一個方面的技能需要彌補,那就是你對我們銷售的產品的了解程度不夠。年輕人,我們很欣賞你的激情,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夠合作。另外,如果這個職位不合適,其它職位你是不是愿意去爭取呢?”
我堅決地搖了搖頭說:“目前這個職位的工作內容是我喜歡的,我喜歡有挑戰的工作,也相信我能做好。”
“好的,感謝你們對我們公司的關注和支持,我們會在接下來的3天內給你們一個答復,謝謝。”在他們握手告別后,我和其他應聘者排隊走出了那間辦公室。
也真夠諷刺的,不知道是什么讓如此個性鮮活的我們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服從了大組織的慣性和規范。也許,社會化的過程也是這樣的潛移默化吧。但是,一直到最后我都沒有意識到的是社會的殘酷,因為我既沒有得到錄取的音訊,也沒有得到拒絕的消息。
數天后,在宿舍里當我猶豫要不要打電話過去問一下的時候,老大點燃了一根煙,無限傷感地望著遠方說:“Don’t mention it,forget it,就像忘記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