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也許不知道,俄國大詩人普希金還是一位美術家。只要翻閱普希金的手稿,就能發現稿紙上面畫有許多草圖和速寫,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圖畫的線條輕盈、急速、飛舞,完全符合詩人的氣質和性格。
普希金的繪畫有肖像、風景、奔馬和花卉等,還有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圖。普希金尤其擅長的是肖像畫。他只需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專業畫家的肖像畫還要真實。他的一系列肖像畫中,有偉大的法國啟蒙哲學家伏爾泰和狄德羅、英國詩人拜倫、俄國作家格里鮑耶陀夫、俄國詩人雷列耶夫等,肖像傳神,栩栩如生。
從普希金畫的另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到許多精巧優雅的婦女側面像。公爵夫人葉·克·佛隆卓娃是當時非常迷人的女性之一,她的側面像常在普希金的筆下出現。普希金用淡淡的幾筆表現出美貌少婦安·彼·凱恩嫵媚的形象。他畫的年輕的卡堅卡·維里亞舍娃的肖像,仿佛是一首肖像詩,描寫出這位美麗少女的“碧藍的眼睛”和“可愛的面龐”。
自畫像
在普希金的一大批手稿、札記和書籍的空白處,留下了他的許多自畫像。盡管許多畫家都曾試圖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普希金的外部形象和神情,但現在看來,能夠引起人們長久品味的還是詩人為自己作的自畫像。他的自畫像一般是側面像,形象有時是青年,有時是中年人,甚至是禿頂老人;裝束有時是穿農民的衣服,有時披高加索斗篷,有時戴哥薩克毛線高帽。
這幅自畫像是普希金1820年所作,這時的普希金正經歷著命運的轉折。自由主義的情緒充溢著普希金的思想,他通常穿一件肥大的“美式”燕尾服,帶著帽沿寬得離譜的“波利瓦爾”帽子四處招搖。他這時的自由主義詩作《自由頌》、《鄉村》等風靡一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向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告密,沙皇一怒之下決定把普希金發配西伯利亞,在朋友的幫助下,普希金逃脫了西伯利亞的苦寒,于1 820年5月6日被調往葉卡捷林諾斯拉夫。
革命者
1820年,整個歐洲都在醞釀著自由主義運動的風潮,革命席卷了歐洲。普希金熱切向往風起云涌的歐洲,期待著自己神圣時刻的到來。熱愛自由、反對專制的主題在這時期的詩作中一再重現。1821年初,普希金的熟人,在俄國軍中擔任將軍之職的希臘人伊普西浪蒂公爵帶領希臘志愿軍掀起了推翻土耳其統治、爭取希臘解放的革命運動。普希金大受震動,被這種自由主義精神強烈地鼓舞著。
這幅畫是普希金于1821年在自己的手稿上所繪的伊普西浪蒂、馬拉等革命者的畫像。這些革命者的形象反映出普希金當時狂熱激動的情緒和對自由主義的向往。
戀人
普希金在敖德薩經歷了幾次短暫的風流韻事后,迷戀上了沃龍佐夫年輕的夫人伊麗莎白。這位風姿綽約的波蘭美女,擁有溫柔的眼神、嫵媚而略帶憂郁的笑容和女性特有的嫻雅。普希金將這份愛一直珍藏在內心深處,對誰也沒有提起過,但是他這一時期所有的手稿邊緣都畫滿了這位令他心儀的女性的側影。在普希金離開敖德薩之前,伊麗莎白送給詩人一個鑲著寶玉的金戒指,普希金非常地珍惜,一直戴在手上。普希金1 824年的很多詩作,比如《一切都結束了:我們沒有緣分……》、《保護我吧,我的護身符……》、《焚毀的情書》等,都與伊麗莎白密不可分。
這幅畫是普希金1823年畫在《葉甫根尼·奧涅金》第一章手稿上的伊麗莎白·沃龍佐娃肖像,優美的線條掩飾不住自己心中對她深深的愛戀。
十二月黨人的死刑
1825年,俄國十二月黨人在參政院廣場上發動起義,數名十二月黨人被逮捕。1826年7月24日,普希金得知自己的朋友、十二月黨人雷列耶夫、彼斯捷爾等5人被處死刑,120名起義參加者被判服苦役。他無比震驚,因為在俄羅斯自伊麗莎白女皇時代以來就從來沒有使用過死刑。普希金在一封信中寫道:“被絞死者已往矣,可120個朋友、兄弟和同志的苦役之刑太惡劣了。”普希金一直希望朋友們的悲慘命運能夠有所減輕,但終于落空。
此圖是普希金于1828年在長詩《波爾塔瓦》手稿上的繪畫,表現了十二月黨人被絞死時的場景,普希金當時的悲痛心情可想而知,其慘烈之狀至今仍能震懾人心。
(王仁嘉薦自《普希金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