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A8挽救了夏新,2005年3G能否再挽救夏新?
夏新成立于1981年,早期業務是生產黑白電視機。1993年,夏新進入當時熱門的錄像機市場,3年后進一步進入VCD市場,一舉闖入行業前三名。在1999年《中國證券報》公布的1998年上市公司業績排名中,夏新排名榜首。
然而輝煌是短暫的。1999年VCD全行業衰退,夏新2000年和2001年業績大幅下滑,帶上了ST帽子。2000年5月,一直主管技術的副總李曉忠接到董事會任命,成為夏新電子總裁,時年35歲。
上任之初,李曉忠的核心任務就是解困。一款在韓國并不成熟的手機設計讓李曉忠押上了全部希望。完成了一系列采購配件、貼片、設計外觀殼等基礎工作之后,夏新A8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市場的狂熱追捧,并與A6共同稱霸市場,據說經銷商甚至拎著裝滿現金的箱子在夏新門口等貨。一年之間,夏新從2001年巨虧7825萬元,變為凈利潤6.1億元。李曉忠成功地用一款手機挽救了一家企業,此后開始了技術革新的道路。
在企業內部,李曉忠提出“決戰次核心技術”的思路。他認為中國人片面追求高科技,要么去“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要么限于貼牌生產,充當食物鏈的低端。李曉忠把企業分為“賣標準”、“賣技術”、“賣產品”三類。能夠“賣標準”的只有INTEL、高通等少數廠商,其他的企業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獨特的技術或產品來奠定市場地位。
目前,芯片和協議層軟件等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幾家專業廠商手中,李曉忠發現很多國外家電品牌巨頭,并非都擁有核心技術,也是從專業核心技術廠商處買“芯”。李曉忠于是將重點放在產品的精致外觀和滿足消費者應用需求的個性化功能上。
夏新擁有上海、南京、廈門三個研發中心,約1200名研發工程師,其中手機研發工程師超過800人,在手機的軟件開發和生產環節中,具備自主開發能力。夏新成立了夏新移動、通信、家用系統、便攜系統、IT、電子裝備等六大事業部,并在液晶電視、2.5G/3G手機上有所突破。
由于傳統手機利潤下降,今年上半年夏新再次巨虧5700萬,利潤下滑166%,面對新的困難,李曉忠采取了如下策略:
1.在為3G手機超前投入1個億的基礎上,夏新在北京國際通信展上推出支持中國標準、歐洲標準、美國標準的12款手機。首批1萬余臺3G手機已經出口臺灣、東南亞、西歐,今年年底前,3G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0萬部。
2.今年是平板電視產銷超越傳統彩電的轉折年,迫于海信、夏新等的壓力,TCL、創維、康佳三巨頭紛紛換帥。到10月底夏新液晶電視國內外共銷售1萬臺,計劃年底達到5%的市場占有率,筆記本則在福建獲得大額訂單。
3.選擇超女2005年總冠軍李宇春代言傳統手機,并配合推出新品以拉動銷售。
在2.5G和3G上同時陳兵,李曉忠做了很大的初期投入。能否沖破黎明前的黑暗,讓2002年A8拯救夏新的歷史再現,就看他對3G手機的投資決策明智與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