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心廣告卻使腦白金取得成功,其秘訣在于抓住了核心市場。這啟發了企業營銷戰略的制定者們
在排行榜風行年代,有好事者炮制出了“2004反胃廣告排行榜”,腦白金、黃金搭檔、太極急支糖漿、婦炎潔等赫然在列。
“我明知大家都很厭煩腦白金廣告,但仍將維持廣告轟炸。”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營銷總監劉雄說,廣告使人們對腦白金的印象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對腦白金的印象很深。
劉是在2005年4月初“中國金牛媒介醫藥行業高峰論壇”說的這番話。“我們對廣告投放的體會是,大投入小風險,小投入大風險;要密集轟炸,直至突破臨界點(即廣告達到一定程度時,銷量爆發性增長)。”
腦白金現象值得學習嗎?太極急支糖漿、婦炎潔等產品是在跟隨嗎?金牛媒介的誕生,以及潘高壽、仁和等制藥企業的“前仆后繼”,證明腦白金現象是可復制的,醫藥保健業與廣告業的結合出現了新思維與新動向。
“媒介金牛”為什么?
“媒介金牛”是湖南經濟電視臺、浙江教育科技頻道、山東齊魯電視臺和安徽影視頻道于2004年3月聯手推出的。所謂“媒介金牛市場”,是指經濟水平中等偏上,同時存在明顯的媒介機會的市場。在此市場,媒介環境集中,企業在投放廣告時能減少投入成本、縮短產出時間、提高投入產出比例。
據了解,在傳統意義上的“超一流市場”,如上海、北京、廣州,客戶往往不能賺到錢,恰恰是湖南、浙江、山東和安徽等一批經濟指標中等偏上的省份,才是企業利潤的中心;其次,企業發源地通常不是上海、北京,而更多集中在湘、浙、魯、皖這樣的地方。此外,很多企業在湖南、安徽等經濟不太發達的市場取得了超出其他省份市場的銷售業績,如腦白金、非常可樂等。
這四家省級地面電視臺都是當地強勢的電視媒體,此番力挺“媒介金牛市場”,意在顯示其與央視、省級衛視競爭中的獨特優勢。
四省臺的聯盟,對腦白金等產品來說,反而會降低廣告投放的邊際成本。因為相對來說,原來的四省市場變成了一個連貫的統一市場。
中國電視傳媒市場可分為央視和省級衛視、省級地面臺和城市臺,前者因通過衛星而覆蓋全國,后者限于某一區域。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認為,企業在制定營銷戰略時,應更加重視省級未上星電視臺的廣告效果。“央視與衛視是空中打擊,城市臺是特種部隊,而省級媒體才是地面部隊。”他打比方說。
四家省級電視臺策略聯盟后,推出一系列市場策劃,擴大了媒介金牛的影響力。由于在業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家省級地面電視臺湖北微波頻道也于2004年9月加入金牛工程。
金牛工程經過一年運作,已在行業和媒體傳播層形成一定的認知度,并被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電視媒介重大事件之一。
腦白金在對金牛工程投放廣告后,在五省市場的投入產出比達1∶4,在五省的銷量占全國銷量的半壁江山。劉雄介紹說,上海、北京、廣州都不是腦白金的主力市場,除了銷量第一的江蘇市場不是金牛工程范圍外,銷量后五位的市場都是金牛工程的五個省。
“上海、北京、廣州三地可視頻道密集,到達率使電視效果差,且報價高,在腦白金投入產出比方面,上海為1∶1.5,而安徽為1∶4.5,浙江為1∶3.8,湖南為1∶4.3,都高于全國1∶3.5的平均水平。”
“你抓住中國(利潤)核心市場了嗎?”這是金牛工程拋出的一句意味深長之問。
誰在學習腦白金

查看一下媒介金牛的市場活動大事記,便可發現制藥企業活躍的痕跡:
2004年3月在安徽黃山推出;4月在浙江杭州舉辦4000萬元免費廣告無底價招標;6月重慶太極集團在山東濟南中標,云南盤龍云海、安徽豐原、貴州益佰和古井九方落選;9月湖北微波頻道加入金牛工程,另一家制藥企業仁和集團競標金牛工程,買走了2005年五省臺的黃金劇場冠名廣告權;2005年4月,金牛工程移師福建廈門,宣布將加深對區域市場概念的打造,并針對性對行業區域進行深度傳播,將醫藥行業作為2005年金牛工程傳播的第一站。
AC尼爾森調查表明,廣告投放最大的行業是藥品保健業,占55%;地區是東南沿海企業,占39%;屬性是民營企業,占43%。
必須承認,腦白金是成功的。據說史玉柱運作腦白金時也是囊中羞澀,但他沒有沿襲傳統做法,拿到產品后急于在全國打廣告招商進行分銷,而是從江蘇的幾個地級市開始,做廣告招渠道經銷商。當他找到自己成功的營銷模式時,向全國推進的速度也不慢。通過滾雪球式向全國推進,隨著企業實力增強,最終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直營自控分銷體系。
廣告越大風險越小是醫藥保健品業的特點,“黃金搭檔”在2001、2002廣告打了幾個億,慘賠,再打,2003全部撈回。腦白金選擇媒介進行廣告的集中投放,通過欠發達區域進行市場突破,而非全國性或針對大城市推廣,這似乎表明醫藥保健品產業“以農村包圍城市”策略的有效性。
腦白金與金牛工程相結合取得的效果,實際上啟發了后來的模仿者。生產婦炎潔的仁和集團在2004年9月奪得金牛工程標王后,公司年度銷售總額較原計劃超額8000多萬元,2005年銷售將突破10億元;廣州藥業(600332)子公司潘高壽在與金牛工程合作后,在安徽、浙江、湖南等地的銷售同比增長分別為351%、252%、299%;盤龍云海的排毒養顏膠囊在齊魯電視臺已投放五年,已實現與齊魯臺的捆綁。這些案例佐證了金牛市場是中國醫藥保健企業的核心利潤市場。
這些都成了金牛工程游說客戶的“成功案例”。
蜥蜴團隊CEO何坊認為,在業內看,醫藥保健品最大的成本是廣告,節省了廣告費就賺到了錢,所以媒體機會就是市場機會,腦白金之后又有了仁和、潘高壽等,這都是學習的成功。
盡管與金牛工程合作的腦白金、仁和的婦炎潔、太極的急支糖漿無一例外地屬于“惡心廣告”排行榜,但它們都是賺錢的,盡管這種賺錢有急功近利之嫌疑。
仁和集團媒介部長方立松對此解釋說,醫藥保健行業選擇區域市場,因沒有與國外大公司正面競爭而獲得優勢,特別是在中成藥方面。
核心市場、主力市場成了這些公司營銷的流行語。潘高壽董事長、總經理魏大華表示,潘高壽是南方區域品牌,今年確定八個地區作為主要市場。“2005年在金牛工程的浙江教育臺投放兩個月,銷量同比增長四倍。”
這從一側面表明了醫藥保健業和廣告業的理性,以及金牛工程的“投機取巧”。問題于是回到本質:“你抓住中國(利潤)核心市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