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完善公司治理的過程
最近一些大型公司的公司治理實踐在世界范圍廣受關注,特別是公共公司的監管和控制。公司治理的缺失不僅對國家財政部門的運作有負面影響,微觀企業也要因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安然、泰科以及世界電信這類紛紛倒在公司治理門檻上的公司很快發現,它們的財務成本上升、信用級別下降和投資者信心缺失。
現代公司不得不平衡許多競爭性的因素,考慮股東、雇員、客戶、供應商,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實際利益,還要肩負相應的社會責任。然而,反映所有者的需要或股東的愿望已經成為公司治理改革的爭論焦點。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置規避了來自代理人的風險從而保護了投資者,成為世界公司治理文本的保留曲目。人們認為公司治理機制是現代公司運作的整體性原則,“有效的”公司治理被視作捍衛公司資產,維持和加強投資者信心的基本措施。
世界知名的公司治理報告都集中于闡述非執行董事的職能、審計和薪酬委員會的委任,董事和高管的股票分紅和獎金機制的信心發布,以及審計報告。許多小型、家族制的公司也許沒有必要特別重視滿足公司治理的要求,尤其是在公司沒有外來投資者或大股東時。但是一旦公司尋求在股票市場上市,通過IPO向公眾發行股票,就必須滿足公司治理要求的所有細節。
IPO前的公司治理

一家公司上市前,需要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公司治理、高管、會計、審計、法規等很多實際因素都會發生改變。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司治理機制出現變動的比例最高,有67%的樣本組織的治理機制在IPO之前已經改變。這就解釋了公司治理機制的改進對于吸引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致力于治理結構的改進還在于上市前必須滿足證券監管部門的基本要求。好的公司治理是和上市互為因果的,有了較好的公司治理基礎,才能到資本市場融資做大、走得更遠。此外,一個成功的公司治理結構,會有助于上市公司獲得合理的股價、增強融資的能力、建立廣泛的股東基礎、實現有效的公司治理。
IPO前變動明顯的第二大因素是投資者關系。這涉及到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管理問題。投資者關系管理對象主要包括證券公司、分析師、股票經紀、券商的企業融資顧問和媒體等,但不同公司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對象是不同的,小型股票往往缺乏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吸引投資者和券商分析員的注意力,其關鍵是要善用公司的戰略信息。公司管理層應該知道,在競爭有限的投資者資源中,提供適當和充分的信息可以極大地提高承銷團成員及投資者的興趣。成熟的投資者喜歡具有管理能力和長期目標的管理層,這對于中小型股票而言尤為重要。
有時,公司還必須變更高級管理層。比如,重新任用一位經驗老到的財務董事。當然,高管層的變動和委任非執行董事都不是件易事。審計師、經紀人、法律顧問、投資銀行,特別是財務規章的改變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很多公司傾向于把原先合作的、當地的、規模較小的審計或法律事務所升級到影響力大的公司,以表明它們的公司治理水平改進了。
IPO后的公司治理

表二顯示出,IPO后,上市公司內部結構又發生了新的變化。雖然沒有表一的變動比例高,公司治理仍然被認為是變化最明顯的因素。公司高管層的變動比例上升到了第二位。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科技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它們在公司治理和投資者關系變動上明顯多于其他公司。投資者關系的變動傾向于在IPO之前而不是之后。而經紀人、法律顧問、審計師、投資銀行和財務規章的變動要更少些。
企業上市后,我們認為還需要強調以下要素:
信息傳播和信息反饋公司應把能夠影響股價的信息傳遞給市場,包括公司發展狀況和重大事件,同時也應收集股市對公司的信息反饋,并且做出相應的對策。很多公司股票價值被低估的原因是因為公司沒有聽取市場對其商業模式的評價,也沒有注意到他們的信息內容和方式存在什么問題。
信心管理影響機構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因素是公司管理層的能力。許多基金經理人都曾指出,公司管理者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使市場失望的行為。投資者希望公司描述業務時直接而有重點,并能夠對自己面臨的風險和優勢做同樣透徹的分析。
聲譽近年來,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不再只單純基于對公司財務表現、產品、服務的評判,他們也關心公司治理、公司的社會角色等多元因素。公司股票的價格受到越來越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保護和提高公司的聲譽,在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融資公司上市的主要原因是通過發行股票挖掘潛在和將來的市場融資能力。然而,融資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投資者關系管理策略設計。通過經紀公司、上市公司能夠測試出資本市場對投資公司的興趣,然后通過與那些關鍵的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溝通來幫助融資。在這一點上,投資者關系管理的目標是保持并提高公司的信用度、公眾形象和公眾信心,以上因素都是決定融資能否成功的關鍵。
IPO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企業完善公司治理的過程。企業通過委任獨立的非執行董事,變更其審計或法律等業務的顧問,改進內部控制系統,任用經驗豐富的新管理層,來贏得投資者的青睞和企業自身的生存。IPO之于公司治理的影響,是幫助謀求發展企業獲得更有意義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