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輪胎啥模樣?作為汽車和地面惟一接觸的部件——車輪,人們對我們有過千般萬種的想象。
去問問司機們,在陰雨濕滑的路面上,汽車打滑失控,是不是他們經歷的最可怕的噩夢?雖說關于這種情況的起因,誰都能說上兩句,可是一直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支持這些說法。直到最近,有個叫艾里奧·托薩蒂的科學家提出的假說獲得了數據支持。他指出,水的存在填充了路面上細微的紋路,輪胎表面無法和路面更緊密地結合,摩擦力自然就小了。而司機并不知何時摩擦力小到要引發事故,所以盡管很小心,還是會出事。
當然,這要是我們智能輪胎出場,肯定就不會出這樣的事。因為,我們家族的輪胎個個身懷絕技,當輪胎和地面的摩擦系數減少到可能引起危險時,我們會把這一信息通過車載電腦提醒司機的。于是,人們就管我們叫:智能輪胎。
我們不同于普通輪胎之處,在于我們有表達能力、更聰明——能夠收集、傳輸有關自身所處環境的所有信息,并對這些信息做出正確判斷和處理。具體來說,我們的智能之一是我們的身體安裝了輪胎充氣內壓監測裝置,能監測輪胎充氣內壓。輪胎欠壓是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它引發交通事故,還使油耗增加、輪胎磨耗加快。所以維持正常的輪胎充氣內壓重要性自不待言。
當輪胎的額定充氣內壓低于700kPa時,我們就會運用我們的第二項智能:自動補充輪胎充氣內壓。裝備車載氣泵可以及時補充輪胎充氣內壓。一旦輪胎漏氣,輪胎充氣內壓監測裝置將發出警報,車載電腦據此啟動車載氣泵,車載氣泵向輪胎內腔充入氣體,使輪胎恢復合理的充氣內壓。
我們的第三種智能:監測輪胎溫度。輪胎在行駛過程中因生熱而逐漸升高溫度,高溫加速橡膠、簾線等高聚物的降解,從而導致輪胎使用壽命縮短。在我們智能輪胎胎體內植入了微型傳感器,能探測、傳輸輪胎溫度數據;然后發送給裝在汽車駕駛室內的接收器。此外,我們還有其他智能,監測其他參數,比如監測輪胎的受力、變形,還有剛才提到的摩擦系數等動態力學狀況,及時向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數據。
根據各自具有功能的不同,我們智能輪胎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有的會說話,在輪胎氣壓超過或低于設定值、輪胎溫度超過設定值、有人偷拆輪胎時,我們就自動鳴笛報警。
還有的輪胎具有磁力,又叫CGT智能輪胎。行使時,輪胎的受力或變形轉化成某種可測信號被傳感器捕獲并傳輸到電子監測儀,由車載電腦轉換成數據,應用于汽車動態控制。
我們智能輪胎還有“電子身份證”呢。我們的胎側內裝有RFID卡,先在輪胎生產廠內被寫入輪胎序列號、生產日期、生產廠代號等信息,然后在汽車制造廠的總裝線上寫入汽車標識號碼。一旦輪胎出現質量問題,就可以縮小召回范圍。這就減少沒有必要的浪費,多環保啊。
輪胎制造商將通過各種途徑爭取得到汽車制造商、電子器件制造商的配合和協助,使我們智能輪胎技術與其他行業先進的軟、硬件技術相結合,屆時我們必將集安全、綠色(環保)、智能化于一體。
所以,未來輪胎發展的方向當然屬于我們智能輪胎家族,我們的口號是:輪胎更智慧,人類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