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與信息依據
我們主要針對2004年12月31日之前在上海與深圳交易所A股市場上市的1364家公司進行評估。
排名依據的材料和信息如下:
1、連城國際經過數年研究推出的2004年董事會綜合價值排名和其他研究成果;
2、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誠信檔案;
3、各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資料;
4、評選過程中,我們還對一些上市公司或者相關人員進行了實地調研、電話訪談,并且在我們的網站上組織了網上公開投票,得到許多寶貴的信息;
5、由于ST股一般都因為嚴重的投資失誤或者違規經營造成業績低下,其董事會無疑是嚴重失職的,故本次排名無須對其做更多的評價,我們只針對非ST的股票進行評選;
時間范疇為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底。
四大評選原則
在歷時數月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始終堅持四個基本評估原則。
客觀性與公正性。對任何一個整體的評價都要首先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不能與其中的個體有相關的利益聯系。研究人員始終一貫堅持中立的原則和立場,在上市公司沒有任何股份,根據我們的指標體系,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
系統性。指標體系應當完整地反映董事會治理的質量。研究人員用五大體系來考核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治理情況,即董事會結構與組成、董事會責任、董事會誠信、信息披露、董事會業績等。
現實性與長遠性相結合。在設立指標體系時,研究人員充分考慮到公司治理發展的現實性和長遠性。中國的證券市場還很不成熟,造成誤導投資者而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的現象屢見不鮮,董事會也缺乏應有的誠信,中小股東的利益經常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公司董事會的重大決策屢屢失誤,甚至朝令夕改,浪費資源,損害股東利益。針對長遠性,評選借鑒了國外董事會治理的發展經驗,充分考慮董事會治理的長遠目標。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共同構成了治理考核指標體系的兩大模塊。研究人員堅持以定量考察為主,在個別沒法定量考察的問題上,采取定性考察,但最終還要轉化為定量的數據,以便于對比考核。
完善的指標體系
我們的指標體系主要參考了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的公司治理指標中的董事會評價部分和美國全美公司董事協會的董事會考評標準。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結合中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由專家委員會審核后制定。在制定以前,也聽取了部分企業家的意見。在評選的過程中,許多國內外專家都對我們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意見與建議??梢哉f,指標體系目前已達到國內領先的水平,能夠客觀公正地考察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治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