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村民抽的煙大多幾元一包,現在很多人抽20多元的玉溪
2003年12月23日21時55分,重慶開縣,中石油川東北氣田羅家寨16號并發生井噴事故,劇毒硫化氫奪走了243條人命,4000多人中毒就醫,10萬人連夜疏散,直接經濟損失達6432.31萬元。
開縣井噴在中國石油史上絕無僅有,突發性的大災難發生在《瞭望東方周刊》剛剛創刊不久,本刊迅速加入到報道者行列。
2004年1月初,本刊第8期發表了封面文章《井噴真相》以及《八問中石油》。記者樸抱一、朱玉、張旭東在詳細調查后提出:并噴或可避免,井噴與人禍有關!
后來,國務院事故調查專家組的專家鑒定報告表明:2003年12月21日下鉆的鉆具組合中,有關人員去掉回壓閥導致井噴失控的直接原因。
而就是這個回壓閥導致243人命喪黃泉,同樣是這個回壓閥使有著“老石油”之稱,在中石油發展歷史上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馬富才引咎辭職,也引發了中國官場的問責高潮。
圍繞著開縣井噴的故事似乎已經結束,但事實上是不是如此?那些幸存者生計如何?心里在想什么?243條人命換回了什么?
墓碑之畔建起了新樓
2005年9月2日,《隙望東方周刊》記者回到了井噴事發地,高橋鎮已今非昔比。由于大量的賠償款注入到這個曾經貧困而封閉的小鎮,一個精彩的外部世界已經展開了。
井噴的事發地高橋鎮在大山深處,一年多前,由于雨后泥濘,大批的救援人員和記者很難到達事發地,只有工程車和越野車才能開上去。而一年多后,從山外到山里的路已變通途。
路邊成群結隊的孩子背著書包,邊走邊嬉笑,村民家的貓狗不時夾在孩群之中。午后太陽最烈的時候,一大群孩子在兩山之間的溪流中游泳、嬉戲。大人們背著籮筐,在最熱鬧的街道上穿行。很難想像,一年多前,這些最簡單的人類活動,曾經被突然中斷。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高橋鎮村民似乎已經埋葬了悲痛、怨恨以及他們曾經的眼淚,并選擇了建設新的希望?!盎钪娜丝傄钕氯??!碑數匾晃淮迕駥τ浾哒f。
在傷亡最嚴重的曉陽村里隨便走走,就會看到田邊地頭的墓碑,它們醒目且數量眾多。在墳墓旁邊的鎮上,很多三四層高的小樓已經建起,十幾幢小樓正在加蓋,開山辟地,塵土飛揚。
“自從井噴之后,我父母的房子就一直空著,我現在很少去那里,不想去。還有個很大的院子,死了17個人,現在里面什么人都沒有了。曉陽村像這樣空下來的房子有30%左右,到了晚上,有的地方一條路上去,兩邊沒有一絲燈光。”曉陽村村民廖武說,他在那場災難中失去了父母和妻女。
廖武用賠款給父母和妻女建了墳,修葺了房屋,還投資了一個小煤礦?!斑@個錢,很沉,是我父母的生命錢,我希望能賺得多一點,給他們掙足面子,要對得起他們?!彼f得有些艱澀。
去年5月,廖武結婚了,他第二任妻子生的小孩現在已經五個月大。村支書張世連說:“我那個大點的孩子如果還活著,今年就12歲了,小的也要九歲了?!彼母改负蛢蓚€孩子也在災難中離開了他?,F在,他的第三個孩子八個月大,名叫“張旭”,“‘旭’是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表示一切將都要重新開始?!?/p>
今年的春節,廖武掛起了燈籠,高橋鎮又有了鞭炮聲,元宵節的晚上還放了煙花。
經濟的力量
井噴的時候,廖武正在廣東打工,2003年12月24日早上,村里人給他打電話說,“快回來,家里出大事了?!钡搅思?,他意識到,這個家只有他自己了,他的村子也沒有了生命的味道,連植物也未能幸免。
27日下午,當地衛生部門對災害核心區內的五個村的動物尸體進行了拉網式搜索,共發現死去的兔子2275只、豬866頭、雞476只、鴨241只、狗38條、牛18頭、貓七只。
人們對井場這一帶來痛苦記憶的巨大異物,感到憤怒和恐懼。對于村民門來說,殺人的是那口井。在災難過后,人們最感矛盾的就是這口井。
廖武說,他晚上睡不著,只要聽到井場有異樣的聲音,就跑出去看看。當時的鎮政府在深更半夜也經常接到村民的電話,問井上是不是又出了問題。
自從井噴以后,一些村民聯名上書要求搬遷。他們說村里遇難的人太多,心里害怕,總覺得鬼魂就在身邊,不敢在原地居住。他們還說自己的屋子離井場太近了,以至于聽不清是警報聲還是機器的轟鳴聲。
“鎮里的干部若稍微沒有耐心,村民就有可能打人。那時甚至沒有記者敢去曉陽村,靠近他們。”高橋鎮黨委副書記向曉華曾近距離用相機攝下了當時的情景,之所以沒有受到攻擊,是因為他有六年偵察兵的功夫。
失去親人的悲痛,理賠過程中的糾紛,以及對政府過去政策的不滿,所有的矛盾部匯集到一起爆發了。無處排解憤怒和悲痛的村民號啕大哭。于是,政府對村民進行了耐心的教導,政府告訴他們,為人應該理智而現實,要看到長遠的發展。
2004年的春節,鎮政府給村民送去了燈籠和對聯,但很少有人家懸掛、張貼,“那個春節過得很冷?!绷挝湔f。而井噴五個月后,油菜花開了,高橋鎮的人接受了災難的事實,他們放棄了消極抵抗,加入了重建的隊伍,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經濟期待征服了恐懼和仇恨,村民們接受了這口井。
于是,高橋鎮變了。公路通了,電話安了,手機、摩托車、汽車部有了,還有很多戶人家蓋了新樓。“人飲工程”使這里喝上了自來水。而那些被燒紅的土地也重新種上了莊稼。此前,村民抽的煙大多幾元一包,現在很多人抽20多元的玉溪。
“開縣發展的最根本因素,是大量的賠款。大量的資金使得高橋鎮的發展至少加快了10年?!备邩蜴傸h委袁副書記說,“這之前,政府每年撥給高橋鎮的錢只有幾十萬元?!倍?004年10月18日止的審計數據表明,開縣共接收救災專項資金和社會捐贈款物18874.51萬元。開縣對資金的安排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死亡人員和財產賠償以及救災有關支出,二是安排災后重建項目。
在中石油的鉆探隊離去的時候,政府還組織了一些村民放爆竹歡送他們。又過了兩個月,中石油的采氣隊來了。在他們的炊事班到達之前,隊員部到村民家中吃飯。井場留下的災難陰影完全成了過去時。
辭職者馬富才
2004年1月18日,在井噴事故25天后,開縣公安局高橋鎮派出所成立,目的之一是為了保持穩定,勸阻上訪。
就在村民聚集在一起表達抗議的時候,重慶警方先后逮捕了六名四川石油管理局川東鉆探公司的工作人員,其中職務最高的是川東鉆探公司的副經理、總工程師、公司應急指揮中心主任吳華。有媒體評論說,他們的被捕,標志著開縣井噴重大事故的問責程序的正式啟動。
而與此同時,媒體卻在追問,誰該負責,誰該引咎辭職?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有關部門采取丟卒保車的解決方式,或者大事化小,就很難保證不會有下一個類似井噴這樣的大事故發生。
《瞭望東方周刊》也加入到追問的行列中,本刊《八問中石油》中寫道:面對一個個軟軟倒下的生命,面對一個個破碎的家庭,面對一張張因毒氣熏染而痛苦的面孔,面對災難帶來的惡劣社會影響,我們不能不發出理性的追間:
是否有緊急預案;為何出事后井隊沒有立即致電所在地政府;為何井口附近居民如此密集;為何剝奪當地公眾知情權;為何井上沒有應有保護措施;質量管理體系是否真正得到施行;為何不早些燃火除毒;是不是責任事故。
無疑,這樣的追問代表了全國性的民意。有媒體報道稱,當時的中石油掌門人馬富才壓力極大。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譴責的這位中石油掌門人,是將中石油帶人輝煌,帶人全球石油企業前十名的功臣。
2004年1月上旬,馬富才勇敢地向中央提交了辭職報告。2004年4月14日,中央批準馬富才引咎辭職,十幾天后,四川石油管理局一把手也宣布換人。馬富才是近年來屈指可數的正部級官員引咎辭職者。此前,無論出多大的事,很少有官員引咎辭職,馬的舉動被認為比以前的一些官員要有道德。
而關于中石油的壟斷問題則成為2005年8月前后公眾十分關注的話題,因為,油價太高了,在中國部分城市甚至還出現了所謂的“油荒”,這可能是馬富才的接替者所沒有料到的。
對官員問責制和復出制的關注
對于58歲的馬富才引咎辭職一事,有媒體形容是“揮淚斬馬謖”。馬富才成為自2001年國務院頒布《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之后,第一個被追究責任的高層領導。
從馬富才引咎辭職始,人們的注意力逐漸從井噴的災難本身轉移到對問責制的關注上。
馬富才下臺后一天,密云縣委、密云縣縣長張文因北京密云燈會發生特大死傷事故而引咎辭職;后兩日,吉林市市長剛占標因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而引咎辭職;一個半月后,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副縣長彭仲華因韶關礦難引咎辭職……
從此,但凡有較大災難發生,對其相關領導的問責觀念便深入人心,形成輿論的必然慣性,“引咎辭職”和“官員問責”,是2004年中國社會的關鍵詞,并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兩個重要的政治術語。
而當人們對引咎辭職的討論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馬富才便復出了,2005年5月,馬富才出任國家能源辦副主任,并在“五一”前后就職。媒體用了一個頗有味道的詞:東山再起。
有評論提出,官員復出也要有個機制,人民日報主辦的《市場報》引述專家觀點稱,“官員在引咎辭職后,如在短時間內迅速復職或平調崗位,實際上這是對其另外一種形式的補償,這不僅違背了問責制對失職者進行懲罰的初衷,也在形式和過程上,破壞了公眾對政策的信任感,弱化了問責,弱化了對他人的警示?!?/p>
《瞭望東方周刊》也關注了這一事件,當時的報道說如果去職的官員僅是道義上有責任,那么可能被重新任用。
在馬富才履新的同時,歷時五年,前后修改14稿的公務員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該法第13章第82條規定:“領導成員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應當引咎辭去領導職務。領導成員應當引咎辭職或者其他原因不再適合擔任現任領導職務,本人不提出辭職,應當責令其辭去領導職務。”有專家認為,此舉意味著“問責”日?;?、制度化和法律化。
而此時,和馬富才仕途有著密切關系的開縣高橋鎮的人們似乎已經不再關心這些故事,“我老爸一生舍不得吃穿,我想來想去覺得也沒多大意思,人反正都要這樣(死亡)。在吃上,我比以前大方些了?!绷挝湔f。
井噴真相
樸抱一
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負責人介紹,2003年12月24日16時,技術人員對井口原有兩條硫化氫放噴管線實施點火成功,對地下噴出的硫化氫氣體進行了燃燒。
放噴管線是鉆井時安裝的,當壓力過大時,為了減少壓力,將氣體從放噴管點燃,同時也做測量壓力和含量等用處。羅家寨16號井的兩條放噴管線分別位于井架50米附近。
但是,這個時候劇毒的硫化氳已經在40兆帕的壓力下噴射了整整18個小時,這些氣體在空氣中散逸,最終導致了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陳應權12月27日說,該井的硫化氫含量達15l克/立方米。而正常情況下,人吸入760毫克/立方米一1000毫克/立方米數秒鐘后就會出現急性中毒,呼吸加快直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據專家介紹,點火放噴后羅家寨附近的毒氣含量開始降低。
一位鉆井專家說,硫化氫噴出來死人是很正常的,但是死這么多人,值得人們反省。在媒體討論種種預警機制、研究是否疏散及時的時候,一位在重慶工作的開縣人王先生致電《瞭望東方周刊》問:
既然點燃硫化氫能使噴出的氣體變為無毒,為什么不在井噴后立即點燃?
王向他學鉆井專業的大學同學咨詢,該同學說,是不是要點燃井口或者在放噴管點燃,不是基層的工人能決定的,而是要由領導層決定。
《瞭望東方周刊》就此分別向兩位資深的鉆井專家咨詢,一位專家說,如果井口立即點燃,必然導致整個鉆井設備被燒毀,這位專家判斷說,16號井使用的是電動鉆井設備,屬于比較先進的設備,價格也不菲,川石油的工作人員講,整個設備總價超過數千萬元。
另一位專家也說,如果在井口點燃,可能導致井口破壞,以后封井就非常困難。而且,大量的硫化氫燃燒會給周圍環境帶來很大破壞。此前新疆的DNA2井井噴時井口被破壞,壓井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但未造成死亡。
同時,如果從兩個放噴管點燃,中石油的專家也可能擔心放噴的火星會點燃鉆桿噴出的硫化氫,結果依然一樣。
川東鉆井隊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就像父母愛孩子一樣,讓石油人把自己辛辛苦苦鉆出的井點燃,是很難的。
中國石油大學一位資深鉆井專家說,在一些發達國家,首先考慮的肯定是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即便是上億元的設備,也無法和人的生命作比較。
發達國家通行的慣例是,在鉆井前,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簽訂開發合同時要加入環境保護條款,確定當發生什么意外時就應該釆取什么措施,如果規定開發商必須點燃,那么開發商就必須遵守合同。
王先生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你們應該把這個問題提出來,究竟是開縣老百姓的性命重要,還是石油公司的鉆井設備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