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大學畢業的通行證,海外留學的敲門磚,更多的賺錢機會,甚至是一份體面的外企工作。
而對于國家來說,英語已成了開放時代提升競爭力的必須手段。不少人還引用新加坡在成為“四小龍”的過程中,鼓勵全民使用英語的例子。新加坡人至今仍自豪地說,掌握雙語使他們在全球化時代贏得了優勢。
一種讓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不管有多少人在努力推廣漢語、法語,英語卻已經實際上成為了惟一的一種普適通用的國際語言。有人甚至說在未來,不會說英語的人是可憐的。
有消息說,截至2004年,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總值已達150億元人民幣,英語培訓機構不下五萬家,群雄四起。李陽瘋狂英語達到頂峰的2002年,李陽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李陽公司)也迎來了運營的黃金時期。
李陽的目標非常明確:在三年之內,向三億中國人傳授瘋狂英語學習方法;在中國1000個城市舉行大規模“攻克英語、振興中華”巡回演講,在亞洲國家和地區開設英語培訓中心,讓中國人帶動整個亞洲地區的英語學習……
“英語是我的事業和工具,我從大學起就決定以英語教育為人生目標。”9月10日,李陽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李陽還提出了宏大的公益目標,其中被廣泛流傳的是“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流利英語,讓三億外國人說一口流利漢語”、“在中國貧困地區捐建一百所李陽希望小學”、“讓百萬人民解放軍說一口流利英語”、“帶領志愿者從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邊境開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地普及英語”等。
對李陽在各種演講場合信誓旦旦設下的目標,曾經和李陽一起瘋狂的人們漸漸開始質疑。面對著李陽英語訓練營每天最高達1600元人民幣的學費,人們無論如何也難以將其與李陽瘋狂喊出的公益目標聯系起來。
事實上,至今為止,李陽這些“公益性”的宏圖大愿不但沒有真正實現,甚至距離相差甚遠。
李陽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曾杰副總經理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坦陳:除了李陽瘋狂英語的聽眾有數千萬之外,其他目標絕大多數沒達到。
“設置這些目標是為了激勵公司員工不斷進取,李陽公司的終極目標其實是傳播李陽瘋狂英語這種學習方法。”曾杰說。
這些“激勵公司員工”的口號被印刷在李陽瘋狂英語的教輔材料上,對英語學習者的心理暗示和影響十分巨大。
有人認為,李陽一邊提出看似很能打動人卻又漫無邊際的瘋狂口號,一邊則是對英語培訓市場利益的瘋狂追逐。“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實際上是希望三億中國人成為他的客戶,賺三億中國人的錢。”曾參加過李陽瘋狂英語培訓的莫林這樣說。
除此之外,一些人開始對李陽在各種授課和演講場合屢屢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的言語表示不滿。
一名為“達奚武”的網絡寫手,甚至將李陽稱為“瘋狂斂財,欺世盜名的江湖騙子”。
英語能夠瘋狂速成嗎
9月7日,《瞭望東方周刊》記者來到李陽公司廣州總部探訪,并未見到傳說中的訪者如云。
一幢新裝修的五層小樓,有些冷清。除四樓辦公室有幾個人在聊天之外,其他房間空空如也。辦公室接待人員解釋:公司工作人員都跟著李陽老師到各地講課去了,目前他們正在太原進行巡回演講。
瘋狂英語講學團是李陽公司的一個獨立部門,專門運作李陽在全國各地的演講。從創業階段開始,李陽極富煽動性的全國巡回演講,一直是瘋狂英語的“撒手锏”。講學團內設策劃、外聯、音響、攝影等整套班子,商業模式已相當成熟。
“封閉式培訓營”則是瘋狂英語培訓的另一個核心品牌。有李陽親自參加的10天培訓,價格最高的鉆石學位可達16000元,平均1600元/天。時間之短,價格之高,另人咋舌。
李陽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曾杰副總經理對《瞭望東方周刊》解釋:“高價的主要原因是李陽老師親自授課。另外,我們應該換一種思維看問題。比如書的價格并不在于印刷成本是多少,而是書的內容。培訓也是如此,不能光想住宿、教材的成本是多少,而要去考慮這個培訓使學員掌握了學習英語的方法,讓他對學習英語乃至人生有充分的自信,如果是這樣,一萬或一萬六的價格還算高么?”
太原市外文書店總經理馬峰參加過李陽的“封閉式培訓營”。
“當時是為了和李陽談合作,所以就去培訓營見識一下。”馬峰回憶說,“那個地方是比較瘋狂。睡覺的屋頂上都貼著英語,不完成英語背誦就不能吃飯。對小孩子來說,有意志磨煉的作用。但對我這樣年紀的人就沒有什么效果了。”馬峰笑言。
“語言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訣竅。尤其對一個沒有基礎的成年人而言,說10天或一個月速成,那是天方夜譚。”廈門某高校英語教師王霞表示。“但如果告訴人們這個真相,恐怕不少人都會打退堂鼓了,培訓機構也賺不到錢了吧?”
復旦大學青年英文教師小范覺得這一切除了瘋狂之外有些荒謬。
“李陽的瘋狂英語方法并不新鮮。在教學法中早就存在。但目前急功近利的英語培訓抓住了急于速成的市場需求,把傳統教學(交際法)的聽說讀寫,變成了口語英語,最后干脆變成了語音語調培訓。然后就‘速成’了。不速成,哪來錢呢?”小范說。
李陽對此的回應是:“是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我們的教學法能給人自信,激發熱情。”
李陽的追隨者則支持李陽。
山西省教育科學院的汪華英老師,從事中學英語教育20年。在李陽演講會的現場,她一直跟隨著孩子們投入地跟讀吶喊。
“對教育來說,只要是合適的,就是得法。”汪華英說,“我覺得瘋狂英語對中學生是合適的。”
“以前我覺得瘋狂英語是邪門歪道,大約六年前,我兒子迷上了瘋狂英語,逐漸改變了我的看法。”汪華英說,“我覺得瘋狂英語教材和其他教材相比,也沒有特別過人之處。但它能給孩子熱情和自信,甚至改變他們的精神狀態。像把書舉過頭頂,大聲讀英文,這些動作,讓孩子的精神一下子就振作起來。你看看這些孩子,多開心。如果我們英文老師能把課上成這樣,還有孩子厭學、不開口嗎?”
太原演講結束后,《瞭望東方周刊》詢問李陽對英語學習速成的看法,李陽回答道“英語當然可以速成。比如,我花兩到三小時就可以教會一個沒有英語基礎的人30句用語,讓他到美國日常生活都沒有問題。我現在就在為北京市做2008奧運英語培訓,培訓運動員和一些公務人員。”
英語與民族主義
李陽瘋狂英語的核心口號是“攻克英語,振興中華”。
在李陽各種場合的演講中,尤其是走紅初期,民族主義色彩的口號一直是其重要內容之一。1998年在北京故宮,李陽帶領七八千人,高喊“學好英語,占領日本”、“學好英浯,占領世界”、“學好英語,打倒美帝國主義”。這些演講內容一般都能博得滿場年輕觀眾的喝彩與呼應。
在中國網(WWW.china.com)軍事論壇等青年網民聚集的地方,李陽更是一個符號,幾乎任何對李陽有微詞的帖子都會遭到嚴厲的攻擊。
“我有一個疑問,李陽為什么要在演講中處處諷刺日本人學英語?這跟教學生英文有什么聯系嗎?”太原女孩小染說,她是太原一家英語培訓學校的兼職老師。小染覺得,這些東西更像是現場造勢的手段。“不過對小孩子很管用。或許我也可以在課堂上用這些笑話,活躍一下氣氛。”小染說。
其實在太原的演講中,這些諷刺已溫和了很多。
李陽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直言,其演講中這些有民族主義情緒的口號并沒有引起大的爭議,這些口號不過是現場造勢的一種手段,更是目的。英語培訓也需要包裝,就像汾酒沒有好包裝就賣不出去一樣,英語培訓也存在公眾形象的問題。
“現在是和平年代,掌握英語才能幫助中國人贏得這場經濟戰爭,我們學好英語也可以到日本去教學,賺他們的錢。這些口號還可以更加鼓舞小孩子的士氣,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更有學習熱情。”李陽說。
事實上,近年來,反對李陽在英語培訓演講中利用民族主義情緒造勢的人也不是少數。
作家王朔在一篇《評李陽瘋狂英語》的文章中寫道:“他(李陽)那些頻頻使用的、一上來就能得個滿堂喝彩的熱場詞兒可說是赤裸裸的種族至上叫囂。這不幽默,我不相信我們國家強大是為了你那個不靠譜的種族主義目的……中國有很多壞的傳統,最壞的就是借名為愛國主義實為種族主義的口號動員群眾。”
另有批評人士認為,李陽的這些論調對英語學習毫無益處,事實上是一種騙取青年人熱情的手腕。萬人演講,高呼煽動性口號,這本來就極不正常,目的無非是個人造勢,推廣商業。
南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朱魯子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分析道,商人逐利,向來不擇手段,民族主義也會被商人進行商業化包裝和利用。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商人是可以不惜借用一切手段的,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成了他們手上的一張牌并不奇怪。
“至于民眾為何會瘋狂地參與其中,如癲如狂?這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一開始聽瘋狂英語、買瘋狂英語書籍的人在參與這項活動中,是抱著個人利益的:即想獲得更大的回報,取得英語學習的迅速成功,這是理性的因素;但當他們真正介入其中之后,瘋狂英語就構成了一種傳銷式的精神控制,而一些中國人本來就有‘羊群’似的民族性格,這種精神控制讓他們欲罷不能,許多人卷入這場瘋狂游戲中后,便會身不由己,被其強勢的話語語境所操控。”朱魯子副教授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被“衰減”的母語
上海大學生王月曾在茂名南路的一家酒吧打工。王月的大老板是位澳大利亞籍華人,二老板來自香港。平日里他們向王月交代工作都用英文。“開始我以為他們不會說中文,直到有一天,我看見大老板和客人用中文聊天,他說得非常流利。”王月驚訝了,“我不知道為什么,在中國,三名中國人卻要用英文交談。我覺得非常尷尬。”
王月的經歷其實并不罕見。2004年在上海舉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上,500多名黃皮膚黑頭發的學界精英出席大會。然而大會從論文匯編到會議網站,從演講到提問,甚至會場門口的指南,全是英文。
有位香港大學的博士很納悶:既然是華人物理學家大會,為何論文匯編沒有中文版本?甚至有學者申請用漢語作報告竟然沒有獲得大會主辦方的同意。只有諾貝爾獎得主美籍華人丁肇中教授堅持用漢語作了報告。
有專家認為,這與其說是英語文化的“入侵”,倒不如說是中國人的一種退縮和過度迎合的心態,自己看低了“母語”。
王月平日里還是復旦大學話劇社的骨干,時常會有留學生參加排練。
“如果我是導演,我就會要求大家說中文。事實上,這些外國人也非常樂意和我們講中文,因為他們很多人到中國就是為了學習中文。”
“我們應該可以使用英語交流,但不能迷失自己,要尊重我們自己的母語權。”王月說。
南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朱魯子或多或少稱得上是位瘋狂英語的批評者,他分析認為,在當今一些中國人中的英語熱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中國人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了自我,衰減了對祖國文化的自信。他說,由于中國教育資源稀缺,為了達到“公平”,只好采取考試的辦法來分配資源。英語于是被置于評價體系中,這有它有益的一面,也有它充當“攔路虎”角色的一面。考試制度社會化并在有關部門強制推行英語之后,一些社會力量便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夸大英語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了為考試而學英語的異化現象。”
朱魯子認為,若英語到了狂熱的程度,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李陽時代是否終結
李陽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有三方面:教輔材料,英語培訓,以及各地李陽瘋狂英語教學點的加盟費。2002年,李陽公司僅教輔材料的銷售額就達到5000萬-6000萬元人民幣。目前,這一數據維持在1000萬元到2000萬元之間,占李陽公司總利潤的80%左右。
面對一個競爭日漸充分的市場,當年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場面已不再。甚至那些激動人心的主義與宏圖也不那么讓人心動了。
李陽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曾杰副總經理坦言,李陽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不那么理想。
“2004年公司的銷售額在2000萬元到3000萬元之間,比2002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另外,公司教輔材料的積壓金額達1000萬元到2000萬元。如果公司運營到年底還沒有好轉,可能要考慮收縮。”
曾杰分析認為,英語培訓市場是贏家通吃,現在新東方的觸角伸到全國各地,已在全國英語培訓市場遙遙領先,把包括李陽公司在內的同行甩在后面。而且“目前,全國各地打著瘋狂英語旗號或學習李陽瘋狂英語模式的公司太多了”。
沈翠華現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傳播學博士,她對國內的英語培訓市場相當熟悉。
“在2000年前后時李陽瘋狂英語可能比較紅火,但現在的李陽我感覺是有點過氣了。”
沈翠華認為,李陽瘋狂英語并沒有很獨特的學習法,惟一可取之處在于讓生性內向的中國人勇敢地把英語說出來。
王霞老師199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讀書的時候,經歷了李陽成名的高峰期。“當時,我們英語專業的學生人手一本《瘋狂英語》。因為中國人比較害羞,而且當時強調開口大聲說的說法還比較新鮮。”“但后來我就發現,僅僅這樣并不夠。”
沈翠華分析認為,李陽瘋狂英語之所以流行,主要是符合了中國人的三個心理特點,一是中國人普遍認識到要想獲得更好的生活,必須學好英語;二是許多人有走捷徑的幻想,希望通過聽幾場講座和培訓就可以掌握學習英語的秘訣,而李陽正是這個“秘訣”的販賣者,三是許多中國人天朝大國的心理優勢仍然存在,所以李陽的民族主義煸情讓他們滿足了心理虛榮心。
目前的中國可謂云集了世界上最多的英語學習范式,各領風騷三五年。
“許國璋的時代過去了。”李陽頓了一下說,“李陽的時代也過去了。”9月10日,李陽的回答令在場的李陽公司工作人員表情錯愕。
但略顯疲憊的李陽仍充滿自信地較真了一句:“面對激烈的競爭,別人會被淘汰,李陽不會。因為我們有核心競爭力,有多年的品牌與成熟團隊。”
實際上,李陽的競爭者正在崛起。有一位叫武海云的人,創造了一種新式的英語教學法,她已經在北京開了四所學校,吸引了2000多名學生。與李陽面向中學生不一樣,她把目標鎖定在五到十歲的幼兒園學生和小學生。
武海云最重要的教學法,是拋開語法,教孩子們直接用英語思維。她的學校,也叫做“思維英語學校”。據北京媒體報道,武海云教的孩子,第一年確實說不出什么英語來。等到第二年,這些孩子可以比較流利地進行英語對話了。到了第三年,有的孩子基本都能看懂原版電影了。第四年,全部孩子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近似母語的狀態。并且,她教的孩子基本上都能通過公共英語考試,雖然,他們對為什么選某個答案,說不出理由。
采訪快結束時,記者再一次追問李陽:“你一方面在演講中大力宣揚愛國或是民族主義的東西,另一方面,卻靠英語這一外來物發家了,你覺得矛盾嗎?”
“你這個問題有些復雜,我都沒聽懂。我想不矛盾。英語只是個工具,我們利用它,可以更好地建設祖國。”
英語僅僅是一個工具嗎?在武海云那里,英語正在植入思維。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當英語熟練到了一定階段,一般的人會努力用它來思考問題,并對它所代表的文化,更加容易理解乃至接受。
李陽克立茲(CRAZY)的奮斗目標
1、在三年之內,向三億中國人傳播這套學習方法
2、在中國一千個城市舉行大規模“攻克英語,振興中華”巡回演講
3、在中國貧困地區捐建一百所李陽克立茲國際英語學校及學院
4、建立數個超級翻譯中心,把所有能為祖國服務的各類英文資料信息情報翻譯成中文
5、讓中國百萬人民解放軍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6、培養出一百萬超過李陽的優秀英語人才和各類英語教師
7、帶領志愿者從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邊境開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地普及英語
8、爭取企業贊助向中國邊遠貧困地區贈送英語書籍和教學設備,讓他們從小就能學到地道的英語并時刻把全球裝在腦海里
9、在亞洲國家和地區開設英語培訓中心,讓中國人帶動整個亞洲地區的英語學習
10、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進行中國文化和投資巡回演講
11、在世界著名城市和名牌大學開設國文和中國文化培訓中心
12、讓學習和研究燦爛中國文化成為21世紀新潮流
13、中國人、中文老師、中國專家遍及全世界
14,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全面隆重推介中國飲食文化
15、將中國餐館開遍整個世界,豐富世界人民的生活
16、讓中國成為世界人民向往旅游和居住的樂園
17、克立茲——將世界聯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