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初到外地,人生地不熟,每天晚上,他都會去母校的水木清華BBS瀏覽、發帖子,訴說工作的苦悶與對母校的懷念。
不過,這一習慣不得不中止了。
近日,水木清華BBS的連線忽然斷了,再也連不上了。該BBS由開放性轉為校內型,將限制校外IP訪問,這意味著校外用戶將不能訪問。
進行調整的并非只是水木清華。近一段時間,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相當數量的高校BBS都程度不同地進行了調整,有的校外連接被停止,或者是停止注冊新用戶,開始實行“實名”注冊。在通告中,許多高校BBS給出的理由是“按照教育部‘高校校園網BBS是校內網絡用戶信息交流的平臺’的要求”。
記者在與各高校宣傳部們聯系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被告知“不清楚”、“不方便接受采訪”。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期高校BBS的調整是根據教育部、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網絡管理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做出的,文件的核心精神有兩條:1、要求高校BBS實行實名制;2、限制校外IP訪問。
“我女朋友是通過BBS認識的”
4月19日,復旦日月光華BBS即將迎來9歲生日。
自從4周年起,日月光華就開始舉行每年一次的站慶活動。今年正值復旦大學百年校慶,活動格外豐富,包括榮譽版主評選、站慶晚會、制作站慶紀念品、站慶杯體育比賽等。
截至目前,日月光華BBS注冊賬號已經接近9萬。9年來,這里的無數用戶已經習慣了BBS的存在,交友、聊天、看新聞、二手交易……每天上BBS已經成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許多新生一進校,師兄們告訴他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上BBS。
“日月光華是我幾年研究生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我在這里結識了無數朋友,包括我的女朋友。”一位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的老師如是說,“這里不僅是技術意義上的BBS,這里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小社會。”
在各大BBS上都具有一些對于上站的統計,并且根據注冊天數,上站時間、發帖次數等確定一些相應的等級。日月光華BBS用戶blueautumn提供了他的相關數據:
截至3月31日,他注冊天數954天,上站次數3725次,在站時間3886多個小時,發帖子3400多,這樣算下來,在幾年里,平均每天在BBS上要用約4個小時。
大約10年前,高校BBS開始出現。中國互聯網最早是在大學及科研院所發展起來的,在其發展的早期,BBS的建設總是其中項目之一,在許多大學,尤其是一些網絡條件比較好的大學,其BBS在校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據保守估計,這些BBS中的校外用戶大約占了總用戶的一半左右。
在水木清華,小百合等BBS調整之后,復旦BBS的在線人數猛增,接近了 1萬人的最高在線用戶限制,比平時這里的人數幾乎翻了一倍。
校內型BBS有利校方與學生的交流
“如果掌握得好,校內的BBS是校方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新聞辦主任諸葛輝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
諸葛輝曾經擔任過復旦大學北區學生園區管委會主任,為了與學生加強交流,諸葛輝曾經每周一次,利用周日晚上的時間在BBS上和學生進行直接交流,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
“雖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這里得到解決,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解決的只是一些點上的問題,但是,總比不解決好。”諸葛輝認為。
BBS的信息平臺作用不僅在于用戶之間的交流,還體現在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各高校BBS上,學校的主要部門都在BBS上有賬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會在上面預先發布,這是最快捷的發布方式,也是了解學生生活的快捷渠道。
2001年,某高校研究生在從舊宿舍搬遷到新建學生公寓的時候,許多學生對于新宿舍“三線未通”,剛剛裝修好是否適合居住等感到不滿意,于是在BBS上進行熱烈的討論。
校領導非常重視來自學生的聲音,該校副書記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學生開了座談會。事后學校組織學生檢查施工進度,并在新宿舍未完全建成之前,收費上進行了適當調整,每人每年減免200元。學校和學生大多數對最后的解決方案都覺得比較滿意。
“如果沒有BBS,或許這件事就不可能如此快地得到解決,甚至根本就不會解決。”參與了此事全過程的一位學生這樣感慨。
從民間自發管理到官方介入
一位曾擔任過某著名高校BBS站長的網友告訴《瞭望東方周刊》,BBS的勃興是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但是作為校方來說,一方面希望給大家一個可以交流的信息平臺,另一方面,一直也在擔心BBS可能引起的負面作用。
作為網絡空間,每一個用戶都是平等的,都擁有發表文章、評論文章的權利。而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過激的言侖,甚至誹謗的帖子。
“在我與學生通過BBS交流的時候,有的用戶會用非常尖刻乃至偏激的言辭來發帖子,盡管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仍然會感到積極性受到挫傷,”諸葛輝回憶說,“而且,發表言論的人有些并不是我們的學生,雖然這很難區別。”
大約10年前,當BBS紛紛在中國高校出現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民間自發管理的交流平臺。
隨著影響力日益增加,高校管理部門開始介入BBS的管理。目前高校BBS的管理大多數是由BBS的用戶自發組成,在學校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2004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廠校園網的管理思路,“要運用技術、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強校園網的管理,嚴防各種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插。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不過,一位多年從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認為,在政治思想教育上,高校BBS更多的是一種隱形話語的表達。
把握網絡利弊的平衡點
“限制了校外用戶的切問,我覺得網絡環境更加健康,安全系數也增加了。”王建國曾經在校園BBS的二手交易版上買過一個二手mp3,“所有聯系都是通過BBS進行的,包括談價錢、看貨物照片,后來送貨上來的時候,自己也沒有太仔細地去看。結果買回來,很快就出現了故障。”
“當我再聯系那個用戶的時候,他一直沒有回音,”王建國說,“如果我們釆用了實名制,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很少發生。”
然而,面對大規模的高校BBS調整,一些人建議通過別的手段來彌補它帶來的某些不方便。
“我在沒來學校之前,就已經通過 BBS了解了許多東西。”來自貴州一所高校的劉黔說,大學畢業后,他于2002年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BBS幫了我的大忙,”劉黔說,從導師的情況,學科的實力,她都是通過學校的BBS了解到的,該校的BBS資源非常豐富,在全國高校中人氣指數也位居前列。
“甚至于從火車站到學校怎么走,我都是在BBS上發帖子,有人很迅速地回復了我,而且非常詳細,告訴了好幾條路線,讓我可以自由選擇。”劉黔非常感激。
“BBS是一個網絡平臺,在這個虛擬的平臺里,可以留給人無數想像。每個帖子后面的人是什么樣子,”一位用戶說,“如果用了實名制,無疑,少了這份美妙的幻想。”
“在西方,BBS并不像在中國這樣火爆。”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祁林說,中國的網絡BBS實際上起到了一定的“宣泄”作用。
他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關于網絡利弊的平衡點目前還很難把握,“這還是目前大家都在尋找的事情”。但是,網絡的東西并不完全是虛幻的,只有一些現實的矛盾得到解決,網絡虛幻世界的一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