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7歲的藤田女士現在一個人在美國生活。
60年前,廣島遭到轟炸的時候,電車的遮擋使她幸免子難。為了找尋丈夫,她曾獨自在街頭走了很長時間,在原子彈爆心的附近看到了分不清男女、面目全非的遺體,到處彌漫著難聞的氣味,悲慘的景象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從90歲開始,藤田在美國各地高中巡回演講遭受原子彈轟炸的體驗,到目前為止,一直有求必應。
她說,關于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美國的歷史課本不怎么寫,夏威夷高中使用的世界史課本約760頁,記述廣島長崎原子彈轟炸僅用1頁。不少美國學生在看到廣島和平紀念館的錄像《廣島母親們的心愿》后,認為那場戰爭從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是由日本挑起的,有的學生還認為原子彈有決定戰爭結束的作用。
藤田說,60年后重新回顧那段往事,有了更多認識災難與和平的視角。
哭泣,當人類變成碎片
8月2日至3日,長崎市開出了四趟特殊的“原子彈城鐵”。城鐵列車是1911年制造的“168號電車”,在目前尚能運行的城鐵中壽命最長。在車內貼有八張照片,展現了當年被原子彈轟炸后長崎街道的悲慘景象。車內乘坐的,是長崎市約100名小學生和家長。
2日上午,《隙望東方周刊》記者趕上了當天的第一趟列車,當年原子彈轟炸的受害者、73歲的吉田勝二正指著窗外為孩子們作講解。他的臉上有一道很深的疤痕,是原子彈留下的清晰印記。
他說,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母親四處向人哭訴說:“孩子臉燒成這樣,還不如死了好。”車上不少學生和家長聽到這里流下了眼淚。
其實,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之前,曾在日本28個地點投放了50多枚與原子彈同樣大小的普通炸彈進行演習,日本福島市就是投放地之一。
1945年7月20日,福島市一名14歲的男孩被投放演習奪去了生命。以這一歷史事實為基礎編成的音樂劇《人類的碎片》,7月20日在福島市上演。觀眾中包括當年被炸死的少年的弟弟,今年69歲的齋藤貞雄。
“為了死去的人,應該幸福地活著”
廣島和長崎的災難曾經讓日本長時間地籠罩在心靈陰影之中。
為了重溫讓整個民族重新站立起來的心靈力量,今年6月,全日本再次上演了1994年井上久創作的戲劇《假如和父親在一起》。8月,東京各影院還要上映根據戲劇改編的電影。
《假如和父親在一起》寫的是一個廣島姑娘,親眼目睹父親被原子彈轟炸奪去生命,親人也全部在那場浩劫中死去。無依無靠的她感到生活的殘酷,認為幸福從此與自己無緣,處于極端痛苦之中。終于有一天,她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感到了愛的激動。這時,父親的幻影浮現在她的眼前。父親和生前一樣跟她開玩笑,鼓勵她也批評她。在和父親進行了一番“交流”后,她的心情開朗起來,認識到自己為了死去的人應該幸福地活著。
據井上久說,這部戲寫的是遭原子彈轟炸后所有日本人的心情。
目前,這部戲已經被譯成法語、俄語、英語等六種語言,今年9月12日還將在美國紐約上演。
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7月30日,日本創價學會在廣島中央公園舉辦了世界青年和平音樂會。今年的主題是“廣島向世界傳送響亮的和平呼聲”,有兩萬多人參加。
演出精彩紛呈,有表現對戰爭的憤怒和對和平的渴望的大鼓表演,有祈禱和平的配樂詩朗誦《互相尊重廣島之心》,中國留學生弓曉寧還特別獻上了一曲古箏獨奏《漁舟唱晚》。
世界爵士樂大師赫比·漢考克率領樂隊友情演出。他對《嘹望東方周刊》說,鳥鳴、風聲、樹葉搖動聲,最小的蟲子到最大的動物發出的叫聲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音樂,一切生命都在演奏著自己的音樂,大自然的生物帶著和諧的節奏,和諧就是普遍意義上的音樂,人類必須唱響“和諧”之歌。
母親是原子彈轟炸受害者的廣島市民出岡由行向漢考克贈送了自己的裝飾畫。出岡的祖父背上有原子彈轟炸時留下的傷痕,母親當時只有兩歲,身體受到核輻射的影響,一生痛苦。因此出岡對戰爭的殘酷有深切的體會,他決心把繪畫藝術獻給和平,并舉辦了以消除核武器為主題的畫展。
7月30日,在東京和廣島分別舉行子集會和研討會,反對一些政黨和政治勢力企圖修改憲法第九條。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已故日本前首相三木武夫的夫人三木睦子等九人發起的“九條之會”,在東京有明舉行集會,參加者有9500人。作家小田實在會上說,“和平憲法可以贏得世界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的信賴,現在是我們對這一問題認真考慮的時候了。”
一位參加集會的人對記者說,現在修改和平憲法的勢力很強,形勢不容樂觀,但我們不能絕望,必須為保護和平憲法戰斗到底。
廣島市立大學廣島和平研究所以“廣島與和平憲法”為題舉行了國際研討會,日本、美國和巴基斯坦的學者在會上發言,要求日本汲取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教訓,捍衛和平憲法,反對修改憲法第九條。
在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工匠們修復了被右翼分子破壞的原子彈轟炸紀念碑碑文。
日本作為第一個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受害者們實在值得同情。但是,但凡有正義感的人也可以強烈感受到,在和平紀念公園里還應該有一些別的紀念設施,讓日本人在紀念自己受害的同時,還會想到,自己也同樣是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