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后方及淪陷區人民則以各種方式支援。一些有識之士寫出很多抗日救國內容的對聯,歌頌抗日英雄、痛斥漢奸賣國賊,對抗日軍民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
1941年,駐防河南商城的陸軍第84軍軍長黃樹杰將軍,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命令軍政治部編印大量的抗日聯語分發給廣大民眾,鼓勵人民破除陳腐的舊對聯內容,張貼抗日新春聯。廣大民眾紛紛響應。這年春節,各行各業都貼上了內容多樣、面目一新的愛國抗日春聯。例如:
理發店:報國獻身增光面目;復仇雪恥無愧須眉。
飯店:試味同嘗膽;驅倭等割雞。
酒樓:看箸餞杯傾,共祝殺敵從軍,怒驅胡馬;待凱旋歌唱,笑引清樽明月,痛飲黃龍。
茶館:徹底清醒,一碗香茶,猛記起國仇身恥;從頭覺悟,半甌暢話,好勸君殺敵除倭。
浴池:洗中華二百年含垢蒙污,還我自由真面目;滌漢族四億民奇羞深恥,都為解放獻身心。
紙筆店:文字促驅倭,筆桿當以槍桿用;宣傳能殲敵,紙彈原同炮彈看。
此外,還有服裝店、鞋帽店、鐵匠鋪以及平常居民家,都貼出了愛國抗日新春聯,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抗戰意志。
正當全國人民團結抗日之際,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汪精衛叛國投敵。他認賊作父,依靠日本軍國主義的扶植,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自任主席。在3月30日就職典禮上,一些奴才走狗紛紛獻聯祝賀。時任偽警察廳長的申省三,不學無術,卻也想附庸風雅。他在就職典禮前,央請靈谷寺一位“靈谷老人”為之撰聯,老人略一沉思,揮毫立就:“昔具蓋世之德;今有罕見之才?!?/p>
寫好后解釋說,汪先生早年加入同盟會,又曾冒死謀刺清朝攝政王,被捕后,視死如歸,并口占絕命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傳誦一時,豈不是蓋世之德嗎?如今又搞曲線救國,當上國府主席,不是罕見之才嗎?申省三樂得屁顛屁顛地將此聯送到典禮會場,張掛在顯目之處。不久,被人識破,受到世人恥笑。原來,是利用諧音痛罵汪精衛賣國求榮:“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蓖舻弥髳佬叱膳?,但因自己當漢奸不光彩,害怕“屎越揚越臭”,只得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這是文人寫的諧音聯。若是老百姓罵漢奸就直截了當多了。有一年春節,某地一居民在一個骯臟不堪的公共廁所門上貼了一副春聯:白費精力;有礙衛生。
橫批:一片汪洋。
表面看起來,這是說廁所未打掃干凈,屎尿橫流一片,其實這聯中嵌入“汪精衛”三個字,意思說汪投降變節,妄圖在日本人卵翼之下長期做“兒皇帝”的美夢是白費精力。其結局必將使自己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死后遺臭萬年影響衛生。此聯言簡意深,堪稱佳構。20世紀30年代末,武漢淪陷,蔣介石國民政府遷往四川重慶,當時有人以此地名串成一個上聯征對:“四川成都重慶新國府?!?/p>
由于人們對蔣政權長期消極抗日丟掉大片國土不滿,有人便以調侃的口氣,也用地名串成下聯為對:江蘇無錫宜興土茶壺。
上聯說四川境內是國都(當時重慶稱陪都)所在地,應重新慶祝新的國民政府;下聯則說江蘇沒有錫,適宜發展土茶壺(宜興陶壺)。以“土茶壺”對“新國府”,可見人們對蔣政權不屑一顧的心態。
在重慶,一家理發店貼出這樣一副春聯:
倭寇未除有何顏面;國仇不報負此頭顱。
鏗鏘激昂,引來人們一致贊揚。據說該店因此顧客盈門,生意紅火。
經過八年艱苦抗戰,終于迎來偉大的勝利。1945年8月10日日寇無條件投降。一位扶老攜幼顛沛流浪八年的老師,回到被日寇長期蹂躪的河北老家,沿途所見是千村薜荔、萬戶蕭疏的殘破景象,到處都是一片焦土,無力逃難留在家鄉的老弱鄉親幾乎死傷殆盡。這年年關,這位老師寫下一副傷心的對聯:
千古艱難唯一;八年掃蕩已三。
這是一副“縮腳體”聯,上聯用前人詠嘆息夫人詩句“千古艱難唯一死”;下聯痛斥日寇侵華期間實行搶光、燒光、殺光的“三光”政策,聯句為“八年掃蕩已三光”。上下聯各“縮”去最后一字,乃是“死光”。悲憤之情溢于聯外,令人不忍卒讀。而此時國民黨政府派出的各地“劫收”大員,卻乘機撈油水,大發國難財,再陷人民于苦難之中。常言道“失民心者失天下”,不久,三年解放戰爭開始爆發,蔣政權迅即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