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中國女孩艾敏拍出了多部轟動美國社會的DV作品,她的鏡頭記錄了在美華裔奮斗的故事和成就,其中就包括首位華裔女高官、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艾敏憑借真實、敏銳的觸覺打動了美國,讓美國社會更加了解華裔和中國文化。她邊走邊拍,在別人的故事里,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困境中,精彩DV使她脫穎而出
艾敏出生在湖南省岳陽市,11歲那年,她隨經商的父母遷居到長沙。高中一畢業,艾敏就被父母送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富勒頓分校留學。在美國,從未離開過父母的艾敏備受思念和孤寂的煎熬。她用從家里帶去的掌中寶DV機,把自己的生活場景拍下來寄給父母,聊解鄉愁。
艾敏在高二時就開始接觸DV,對這種用影像紀錄生活的方式有著強烈的興趣。她經常把自己對社會生活的思考用DV表現出來。高三那年,父親的一位做電視的朋友看過她的作品后說,你女兒有著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感覺,她拍出來的東西與眾不同。
出于對DV的熱愛,在加州,艾敏課余時間都“泡”在拍攝上,富勒頓市的大街小巷留下了她手持DV的身影。有時,“中國同學會”外出活動,她就充當攝像師,記錄同學們的快樂旅程。
2003年11月的一天,艾敏和三位中國留學生去市郊的萊頓河邊游玩,大家在欣賞沿岸美麗風景時,艾敏發現兩個美國小女孩在河邊玩耍,充滿童稚的笑聲在河面上飄蕩,她把DV對準了小女孩。
拍得正歡時,鏡頭里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個小女孩突然一個趔趄滑下了水!笑聲戛然而止,另一個女孩驚呼起來。同行的兩個中國男生迅速跑向女孩落水的地方,一邊跑一邊甩掉衣服,他們同時跳進了冰冷的水里。焦急的艾敏冷靜下來,她握穩DV,對準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女孩被救起來了,岸上的其他人馬上給她換上衣服送往醫院。艾敏和同學悄悄地離開了現場。第二天,報紙上登出了“尋找中國留學生英雄”的報道,艾敏的同學卻不想聲張。
一個月后,富勒頓市電視臺舉辦“民間DV”作品大賽,同學動員艾敏參加。她把電腦里儲存的DV片段編輯了一下,把其中四件作品寄到了電視臺。艾敏當時抱著“好玩”的心態,寄出去后就淡忘了。
2004年1月21日,母親打來電話,哭著告訴她,家里的公司因為投資失誤破產了! “敏敏,你下學期的學費還沒有著落,怎么辦啊?”惶恐一下子攫住了艾敏的心,但她還是沉穩地說:“媽,我不讀了,我回家吧!”聽著電話那端母親的啜泣聲,那一刻,她忽然認識到,今后的路要靠自己走了。
幾天后,她帶著萬分的不甘心,收拾行裝準備離開加州回國。就在這時,幸運之神扇動著翅膀飛到她的面前。
富勒頓電視臺發來了“領獎通知函”,她寄去的四件DV作品,有一個獲得了惟一的金獎,還有一個獲得了三等獎,獎金共有12000美元!獲得金獎的,就是她拍攝的中國男生勇救落水美國女孩的DV片段。那段DV在電視臺播放后,艾敏和那兩位同學立刻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關注,一下子成了小名人。
艾敏帶著獎金回到長沙,她要與父母一起共渡難關。母親喜極而泣,女兒真的長大了!春節過后,在父母的勸說下,艾敏又飛赴加州,繼續留學之旅。
那天,坐在飛機上,艾敏拿出DV機,透過飛機舷窗拍攝著壯闊的云海。陽光給云層染上一層耀眼的金黃,那壯觀的景象深深震撼了艾敏,她心頭油然升起一股豪情。她想,小小的DV機改變了我的命運,使我能夠繼續留學,也許以后,我就要靠這部DV機闖蕩美國,實現自己的夢想!
兩部DV片引起轟動
艾敏返校后,買來許多國際上優秀的紀錄片和書籍,她知道,要想在這方面取得成功,光憑“靈氣”和“感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功底。
艾敏已經改變了以前隨心所欲的拍攝活動,把DV拍攝當作一樁事業來做。她在電腦里安裝了先進的影像編輯軟件,把業余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她的目標是成為一個集“制片人、導演、編劇、攝影、剪輯師、錄音師”于一身的DV專家。
2004年5月,艾敏決定制作兩部在美華人的記錄片,體現華人的智慧和奮斗精神。她把拍攝的對象鎖定硅谷的華人I T精英。拍攝前,艾敏認為,不能把片子拍成西方那些頹廢藝術家的意識流風格,也不能做成普通新聞訪談節目,按照這個主題,艾敏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前期準備工作。
誰知出師不利,當艾敏打電話聯系時,卻遭到拒絕。艾敏心想,看來他們把我當成“狗仔隊”了。美國本土的記者無孔不入,喜歡打探隱私,甚至制造假新聞損害華人形象,特別是媒體不負責任地報道所謂華人科學家“間諜”事件,更是傷害了大多數華人。
艾敏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拍出一部褒揚華人的片子。她只身來到硅谷,提著DV四處尋找拍攝對象,沒想到竟然被帶到警局!
那天,她在一家公司門前猶豫著要不要進去時,兩個壯漢擋住了她,并出示警官證,把她帶到警局!原來,這家公司最近因屢屢遭遇商業間諜而報案,所以警察懷疑到手持DV的艾敏。
艾敏最終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她選擇了在硅谷打拼多年的一位中年CEO、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還有一位在微軟任職的中國女孩作為拍攝對象。每天一大早,艾敏就守在拍攝對象的門外,從他們出門起到下班,艾敏就像一匹盯著“獵物”的敏銳的獵豹,全神貫注投入拍攝,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價值的細節。之后,艾敏又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這些華人精英的工作生活片段精心地剪輯制作,在片頭,她加入自己的解說詞:“沒有中國人,硅谷就不能稱其為硅谷;如果沒有華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今天的硅谷。”
隨后,艾敏聯系到加州華美中醫針灸學會的會長、中醫師梁葡生,她得知祖國的傳統醫療手段針灸作為一種有效的醫療手段已得到加州政府的承認,全州持有加州行醫執照的針灸醫師已超過7000人。艾敏深深感到自豪,帶著激情投入到拍攝中。在這部記錄片中,針對西方媒體報道的所謂“中藥毒性大”的錯誤觀點,艾敏找了幾位美國本土的中醫和針灸受惠者現身說法,糾正視聽。
2003年8月底,艾敏把她拍攝的兩部DV作品送到加州電視臺生活頻道,這種獨特的生活化的拍攝方式和一般“狗仔隊”難以獲得的“猛料”,立刻引起了電視臺的關注,負責人馬上決定購買兩部作品。節目播出后,在加州引起了強烈反響。艾敏再一次成為人們注目的對象。
2004年9月23日,在看過艾敏拍攝的所有DV作品后,加州電視臺破例與20歲的艾敏簽定了一份“DV合作計劃”意向書,支付給艾敏12萬美元作為拍攝費用,讓她拍自己想拍的任何東西,提供給電視臺《生活原生態》欄目播出。獲得這項便利和殊榮的,加州僅有5人,其中不乏藝術家和知名社會工作者,艾敏是惟一的中國女孩。
在別人的故事里,放飛自己的夢想
有了充裕的資金,艾敏終于可以放開手腳拍攝DV了。在同學眼里,她成了一個“DV狂人”,課業學習以外的時間,她都“泡”在拍攝和制作中。
生活中的美好需要發現,需要挖掘,艾敏就有著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同時也有著要把美好一面呈現出來的強烈意念。每逢假期,艾敏就活躍起來,她提著DV機行走在人群和風景里,把敏感的觸角伸向社會的各個角落,拍出了許多精致而感人的作品,幾乎每個星期,電視臺都會播放她的DV作品,電視臺專門在《生活原生態》欄目中為她開辟了一個子欄目“一個中國女孩眼中的美國”,因為她拍攝的獨特視角和強烈藝術感染力,這個節目在同類節目中收視率最高。
2004年12月19日,艾敏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DV工作室,招聘了兩位專業的后期制作人員,她決心把自己的DV事業做大做強。
為了使DV工作室一炮走紅,艾敏躍躍欲試想推出重磅題材,她決定拍攝著名華裔女士、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的日常生活。當腦子里蹦出這個想法時,她被自己嚇了一跳,那可是一位時刻受到特別保護的大人物!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艾敏一度被實行這個想法的難度所嚇退,同時又被這個念頭“折磨”得魂不守舍。她想,為什么不試一試,不試怎么知道能否成功呢?
艾敏給勞工部辦公室寄去了一份申請函,不久,得到了秘書的答復:“不接受拍攝”。不泄氣的艾敏連續發過去5封申請函,都被拒絕。不久艾敏通過朋友結識了勞工部的一位華人工作人員,通過他,艾敏獲得了趙小蘭部長的私人電子信箱,她用中文寫了一封充滿感情的信,講述了一個中國女孩的夢想。發出去后,她陷入了忐忑不安的等待中。
第三天,趙小蘭部長親自打來電話,邀請艾敏到她家做客!
面前的趙小蘭1.6米的個頭,真人看起來比照片更清麗、明亮,也更年輕。在艾敏眼中,她是一位精力充沛、開朗大方的女主人,而不是地位顯赫的美國政府要員。趙小蘭和她聊了一會,便說:“你不是要拍我嗎?可以開始了!”艾敏心如撞鹿,她拿出DV機,手有些發抖,幾乎把持不住。趙小蘭微笑著安慰她:“別著急,慢慢來。”然后到廚房去榨果汁給艾敏喝,艾敏連忙把趙小蘭優雅的一舉一動拍攝下來。這次拍了大約10分鐘,對艾敏來說,這是多么寶貴的10分鐘啊。
不久,趙小蘭在審看DV片段后,允許艾敏把她的生活錄像公開播映,這是媒體第一次播出作為家庭婦女角色的趙小蘭的生活錄像,在此之前,她曾婉拒過數家電視臺的申請。艾敏再一次用能力證明了一個中國女孩的超級魅力……
學校放寒假后,艾敏飛回長沙,她要拍攝家鄉湖南最秀美的地方,把它的美麗展示給美國人看,她選擇了不染俗世塵埃的湘西鳳凰古城。
整個春節,艾敏都是在那座仙境般的小城度過的,那段日子,她用一顆敏感而纖細的心捕捉著那些動人的風景,感覺恍若夢中。
拍完美景,艾敏又深入到鳳凰大山里面。因為此行她還有一個任務,受“SEED 硅谷華人扶貧教育基金”委員會之托,她要用鏡頭記錄那些因為貧窮而讀不起書的山民孩子。把這些畫面給加州硅谷的華人精英看,在硅谷掀起捐贈中國貧困教育的熱潮!
2005年3月底,艾敏飛赴美國,完成“扶貧教育推廣活動”后,她的DV機對準的下一個目標是籃球英雄姚明。姚明的成功向世人顯示,勤奮努力能夠為每個人帶來成功,這也是很多在美華人的美國夢。他一直是艾敏心中的偶像。目前,姚明已經同意了她的拍攝計劃,她將拍下姚明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我們預祝艾敏的DV再次引起轟動。
DV已經成為艾敏的主要生活方式。她說,她將一直走下去,邊走邊拍,在別人的故事里,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