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點心理”的妙用
楠子
德國心理學家霍爾曼在成功心理學中提出過非常著名的“凹點”心理。由于這條心理學定律來源于高爾夫,又被人稱作“高爾夫”特征心理。
高爾夫運動剛剛興起時,只是對球的重量、體積做了相關的規定。賽手們為了讓自己的球顯得美觀且與眾不同,設計了很多圖案印或刻在表面,比如五角星、圓點,甚至是自己名字的縮寫。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高爾夫球手都很喜歡用舊球,特別是有劃痕的球。一些賽手甚至在新球上特意弄出并不美觀的傷痕。原來,有傷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著更優秀的飛行能力。
于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科學家設計出了表面有凹點的高爾夫球。這些凹點,讓高爾夫球的平穩性和距離性比光滑的球更有優勢。從此,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一用球。
在成功心理學中,霍爾曼指出:“有閱歷的心靈,有著更持久的戰斗力,因此也更容易達到個體所制定的目標。而所謂閱歷,主要指經歷的失敗,以及這些失敗在心理上所留下的痕跡,如同高爾夫球表面的凹點。雖然不美觀,但的確有利于提高心理的承受力?!睋Q句話說,霍爾曼的意思是,成功更青睞受到挫折的心靈。
在生活中,心理上的“凹點”有很多種。求職有過屢試屢敗的經歷是凹點,但個體往往得到一份人人羨慕的職位;考研過程中,苦苦學習甚至感到巨大的壓力是“凹點”,但這樣的人往往是最后的勝利者;甚至愛情,被女孩一次次拒絕的男孩往往最后得到這份愛情。那些失敗、拒絕帶著些許絕望的味道,一次次給心理上的沖擊,帶來的除了傷痛,還留下疤痕和凹點。然而正是這些經歷風雨的心靈,有著超乎想象的持久力。它會讓你到達遙遠的目的地。
除了為自己得到這些“凹點”感到高興外,我們更應該注意在失敗襲來時,如何盡快地將自己從不快樂的漩渦中拔出來。和“凹點”心理配合的是爆發心理素質。
高爾夫球飛行的高度和距離,除了自身表面的凹點起到了作用外,也離不開擊球的那一瞬間。而要求這一瞬間的最主要因素是爆發力。爆發力越大,高爾夫球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
同理,我們經歷挫折的心靈也需要一種爆發力。而這種爆發心理,往往取決于你的個人態度。越是態度明朗的人,越容易獲得心理上的爆發力。
在我們面對失敗時,請先調整自己的心態。通過心理暗示,明確自我的目標。如果可能,請大聲地說出或者用筆列出這個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原因。這些都有利于自我確定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會很容易獲得心理上的爆發力。相信你會如同一顆有著凹點的高爾夫球一樣,飛向成功的文。
喝牛奶要拒絕五種搭配
常喝牛奶對健康大有裨益,不過,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留點神,有些食物是不能和牛奶一起服用的。
橘子與牛奶
在喝牛奶前后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在這個時間段里也不宜進食其他酸性水果。
果汁與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牛奶的酸堿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淀,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
牛奶與糖
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有害于人體。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涼些后再加糖不遲。
牛奶與巧克力
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而巧克力含有草酸,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極大影響鈣的吸收。甚至出現頭發干枯、腹瀉、生長緩慢等現象。
牛奶與藥
有人喜歡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其實,牛奶會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由于牛奶容易在藥物的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藥前后1小時也不要喝奶。